阅读历史 |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90(1 / 2)

加入书签

d名字要起的响亮,讨个好彩头”

“希望这两座城就像钉子一样,锁死宇文护北上支援的路”

高延宗眼角跳了跳,当了半天木头人,终于忍不住问道:“大都督,我们接下来该去宜阳增援了吧”

段韶闻言一顿,扭头用奇怪的眼神注视着他,“老夫为何要去救宜阳有更好的地方等着老夫去抢呢”

“可是宜阳可是左相和王兄好不容易保住的要是就这么丢了”

“那是斛律明月和高长恭的事,不关老夫的事,当初他们若是彻底清楚宜阳周围的钉子,宜阳至于像现在这样岌岌可危吗”段韶面无表情,语气温和却冷的像一块石头:“宜阳有八成可能保不住老夫还是那句话,老夫绝不会去做没有多大用处的事”

他背过身去,对高延宗道:“与其纠结宜阳的去留,不如将目光看远一点舍弃了宜阳,拿下了整个汾南汾北,也是很好的选择嘛”

“延宗呀能做大生意,你为何要去算那些小账呢这可不是大将气度”

“传老夫军令,留下四千人以为宜阳声援,其余人马,全部随老夫北上呵呵,希望你哥哥他还撑得住”

段韶挑开帘子,帐外是无数披着铁甲整装待发的猛士,凶悍的戾气扑面而来,让高延宗的呼吸都是为之一滞,而那个干瘦的老人走在这样一群凶兽之间却好似闲庭信步一般,无数道目光投射在他们二人身上,高延宗的手死死的攥住剑柄,脚步轻缓而坚定的踏了出去,紧跟在段韶身后。

段韶说:“既然傅伏是陛下选拔与万军之中,那必然可当大任我们要对人家有信心,宇文纯又如何田弘又如何我们没有舍弃宜阳,总有一日就会再夺回来我们要饮马汾水,把整个汾南汾北作为大齐的牧马之地多年以来,伪周压制大齐,我等要让这局势,从这里、从今天开始逆转”

段韶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怒喝苍天:“诸将士听命,我们回师与周军,决一死战”

“谨遵大都督将令”、“谨遵大都督将令”全军参拜,这一日,山崩海啸一般的声浪震天动地,让正在围攻宜阳的宇文纯和田弘的攻击都滞涩了一瞬,全盘收兵,警惕的望着对面。

顶盔贯甲的傅伏出现在城头,良久,嘴角牵起了坚定的笑容,对着邺城方向深深一拜,“臣,必定死守宜阳”

段韶率军五万,以雷霆万钧的气势回师汾北,直扑周军齐国公宇文宪的后背

第一百三十三章平陇之战

段韶回师,没有让大部队直扑宇文宪的后背,反而是派了高延宗率领千余前军打头阵,与被困在沁源以西的高长恭里应外合夹击周军。

高延宗对此十分不解,跟在段韶屁股后面追问道:“大都督大都督,多给一点人呀,这点兵马,我怎么啃宇文宪呀”段韶不想解释,打了几个哈哈转身抬脚就要走,但是高延宗阴魂不散。

高延宗这个人看着脾气暴躁、五大三粗的,但是遇事特别执着,一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就跟在后面追问到底,硬要段韶给出一个交代。段韶终于被惹得炸毛了,回头一脚就揣在高延宗身上,丝毫没有儒将风度的破口大骂:“让你去你就去,问东问西的,你不烦老子都烦了”

“你要那么多人干什么宇文宪早就准备好了退路,他要跑,路多的很,你拦得住吗”

“您的意思是宇文宪要跑”高延宗问道。段韶翻了个白眼,道:“不仅要跑,我估计他这回已经跑了,你现在追去,也只能啃到宇文宪屁股上的毛”他的手指一下一下的戳在高延宗的胸膛上,高大的高延宗居然被矮小的段韶给压的连连后退,而段韶那张嘴就如同连珠箭一般,喋喋不休,“他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被两面围杀的准备,要不然他前些时日那么大费周章的夺取城池干什么,就是在提防老夫来呢”

“多弄些城池可以作为缓冲的地带,挡不住的时候还可以当作挡箭牌方便他跑。他以为他真的傻呀,待在那里不动让你打这个时候,我估计宇文宪都已经撤干净了”

高延宗顿时脸黑如锅底,道:“那你让我带人攻击宇文宪是在逗我的闷子喽”没人了他打个屁。段韶翻了个白眼,道:“我直接跟你说你会信老夫吗老夫是不是又得花半天时间和你解释”

他头疼的抚住额头,连连叹气,道:“老夫这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会摊上你,你不是要立功吗,我估计周军还没有撤干净,你去吧,抢一些杂鱼也是好的,要不然你就真是空着手来空着手走了”

高延宗大怒,道:“我高延宗是那样的人吗这些杂鱼,放在老子面前老子都不要你看不起我”最后几个字,高延宗几乎是咬牙切齿。“这些杂鱼不用我去,我四哥自己就可以搞定”

段韶背着手睇着他,最后一笑,道:“少说也有七八千人呢,你要能全都收服了,至少在功劳簿上也是大功一件,你当真不去”高延宗心都在滴血,最后咬牙道:“我对这种小功劳根本就不屑一顾四哥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了,不需要我再去多此一举。”

段韶满意的点点头,拍拍高延宗的肩膀道:“这就对了,放心,宇文宪他跑不了,早晚让他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段韶散发出的强大自信让高延宗也是一滞。“宇文宪就这么跑了他不要这一大片地盘了”

段韶眼底闪过狐狸般的狡黠,问道:“沁源与玉璧,孰轻孰重他拿不下高长恭,势必会去解韦孝宽的围,我们去助斛律明月一臂之力。”

段韶所料一点也没错,高长恭在发现宇文宪撤军之后为时已晚,周军已经大规模撤离了,其余周军面对高长恭的大反攻,开始有秩序的撤退,退守到各军寨之后。攻守关系忽然转变,却丝毫不显得突兀,高长恭也陷入了和前些日子宇文宪一样的窘境,他得要一颗颗将钉子拔掉,才有可能率军离开,转战汾北腹地。但是这些密密麻麻的钉子将他拖入了泥潭。

宇文宪布局深远,战略眼光极佳,虽是敌营,但段韶也对宇文宪这个青年才俊表示了足够的欣赏和重视:“这个宇文宪用兵之能不下于高小子,呵呵,就是想的还不够周全,气魄是够了,可是碰到从来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兰陵王,心性上到底是差了一筹稍加磨砺,周国当可得一帅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