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45(1 / 2)

加入书签

d如今赵彦深为文臣之首,斛律光为武勋之首,本已功名显赫,但是陛下又任命斛律光为枢密使,赵彦深为内阁首辅,如此,无疑将他们的威权进一步加深

或许现在他们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可谁能担保以后呢

若任由其发展,恐有王莽之患草民建议内阁与枢密院都按设立任职时长,一人不得独掌内阁、枢密院逾五年”

祖珽感觉得到高纬目露欣赏之色,胆子大了起来,主动说下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鲜卑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不能再拖下去了,鲜卑人将欺压汉民当成是天经地义之事,常常有命案发生。

臣建议陛下应该使用强制性手段逼迫鲜卑人守纪杀一儆百

将鲜卑欺压汉人的风气镇压下去,如此,国家方能稳定,朝廷也就能得到更多汉民的支持

我大齐的国力必将大大增强”

高纬扬起了下巴,看向他,问道:“就这样”

祖珽激动的神色一滞,“草民,草民还有一些谏言”

高纬摆摆手,道:“不必了,你方才说鲜卑与汉之间难以相处,朕问你,你可有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刚才他之所以避重就轻,在这个问题上不做过多的纠缠,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麻烦,而且牵扯太广,谁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可以解决

故此祖珽只是抛出了这个问题,并且给了一个靠谱可行的建议而已,其他的,他可不敢担保。

高纬依旧看着他,面色平淡如水,等着听祖珽如何回答,假如祖珽答不出,或者还是向刚才那样,那么这个人对于高纬来说,意义也就那样了,留着也没意思

祖珽噎住了,顿了半天,咬咬牙道:“草民有办法”

高纬言简意赅,“说。”

祖珽回答道:“鲜卑与汉民矛盾,其根源在于鲜卑不认可汉人文化,两族相互看轻,相互仇视

要想让鲜卑人学会规矩,不仅要加以德,更要凌以威

朝廷要大力惩治不法鲜卑,整顿法治,使天下人都遵守齐律”

祖珽额头见汗,这绝不是杀几个鲜卑人就可以做到的,到时候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朝野将会动荡

“还有呢”高纬面无表情,仿佛根本没有将这样做的后果放在心上。

祖珽继续道:“草民请陛下推行汉化让鲜卑人也和汉人穿一样的服饰,摒弃草原蛮人的流俗,鼓励鲜卑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与汉人一样从事生产命令在幽州、并州一代的鲜卑、高车部落内迁”

高纬点头道:“朕早就想要做到这一点,但首先,朕要把泰山、江淮的灾情给安排好,这样朕才能够有力量,其次将汉人也编入军伍,左相还没有取得大胜,朕暂时并没有这么大的威权做到后面几点,不过朕可以保证在大齐,无人敢明目张胆的违反法律”

祖珽忍不住提醒道:“可是陛下,如果真的按照草民说得去做,那么必将引起鲜卑勋臣的大反弹朝廷都会有倾覆的危险陛下三思呀”

当初高欢都没敢做到这一步,这是最凶最险的一招

可是如果不解决这件事,那么北齐依旧会衰弱下去,即使高纬再如何改革吏治,但根本上的问题却无法解决

高纬眼中闪过一抹狠色,道:“难办,难办难不成就不办了吗这些年,因为这个问题,我大齐已经是危如累卵、病入膏肓了,如果不痛下决心刮骨疗毒,那么,我大齐早晚会垮,绝不可能长久”

高纬平静下来,“况且,朕想做,但是朕并不是失去了理智,如果贸贸然便推行汉化,势必导致勋臣那边的暴动。

所以朕在做之前还是要求稳为主,一步步积累大势。等左相在前线打了胜仗,山东、江淮灾情解决,朕就有了足够的威权去引导这件事。这个不能着急一口吃太饱会撑死人,这个道理朕懂”

高纬看向祖珽,面色冷峻,道:“祖珽,你这个人虽然德行不好,但确实肚子里有货朕赦免你了。

而且朕让你官复原职,拜秘书监,加御史大夫,仪同三司你先去看眼睛,明日一早,去内阁报道吧”

祖珽激动的泪流满面,跪在地上哽咽不能言语,“臣谢主隆恩”

高纬下了龙椅,临走的时候对锦衣甲士吩咐道:“送一壶御酒给东安郡王,朕要你们亲眼看着他喝下去”

正感动不已、嚎啕大哭的祖珽狠狠的打了一个哆嗦。

武平元年一月,皇帝高纬扫平叛逆,下诏命斛律光率四万铁骑驰援洛阳,同月,下诏考举,河北士子云集邺城。

月底,高纬录取士子五十名,开考举之先河。

同日,东安郡王娄睿暴毙家中,齐主准许娄睿以亲王之礼下葬。

内阁又迎来了一个新成员,祖珽官复原职,任秘书监、御史大夫、仪同三司,正式进入内阁。

斛律光率四万大军逼近洛阳,此时洛阳已经坚守三月有余。

第七十五章独孤永业

天灰蒙蒙的,下起了细小的冷雨,雷光在云层之后闪动。

洛阳的城楼上,是一片残败的景象,两个时辰前,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

阴风从城垛上吹过,盖过了墙根下隐约的痛苦低语。

独孤永业身披重甲从城楼上巡视而过,跨过满地散落的兵刃和死尸。

雨点滴落在他那张阴郁的吓人的脸上。

在城垛之下,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或坐或躺,眼神呆滞,头盔已经摘了下来,散乱的头发覆盖住了半张脸,身上的衣甲残破,沾染了斑斑点点的血渍。

三个月,北周便进攻了两个月,他们已经整整在城楼上坚守了两个月。打退了周军数十次大规模进攻,可是城下的周军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反而有越聚越多的趋势。至于洛阳之前的河阴、河南二郡,早就被周军切断了联系,有没有陷入敌手还是两说之事。

现在他们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洛阳城被攻下,要么等待到朝廷派遣大军救援。

士卒们听见铁甲碰撞的声音,立刻抓起武器要站起来,这两个月来面对周军的不断侵扰,听见异动便暴起成为了他们的本能反应。

“莫要慌,是老夫”独孤永业一只手按在士卒的肩上,拍了拍,让他们坐下。

独孤永业继续向前走,拍着城垛,看向城外旷野,周军大营如同铁桶一般,里三层外三层将城池围绕的水泄不通。

独孤永业收回目光,问站在身后的副将:“估计一下,周军何时会再次攻城”

副将恭敬的回答:“回刺史,末将估计不会太远,大概明日就会再次攻城。刺史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独孤永业叹了一口气,道:“我也这么觉得,城中粮草还剩几何”

“回禀刺史,城中粮草还可以支撑四个月”

“还有四个月”独孤永业沉吟一会儿,抬头道:“足够了,四个月足够我们守住洛阳”

“刺史,您真的这么确定朝廷会有援兵到来吗”副将迟疑了一会儿,问道。

独孤永业奇怪的看向他,略有些不满的皱起了眉,道:“你这是什么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