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北齐帝业 分节阅读 43(1 / 2)

加入书签

d才”

“此等美文,想被埋没也难呀”郎茂也是啧啧赞叹,虽然他对朝政革新之类的并不擅长,可也能够看出这个文章的价值。就算是以纯美文的角度上来看,他也挑不出一丝毛病

“真是惊世之才”一个阁臣喃喃自语,显然也还在震撼之中,他提议:“我们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吧,得要恭贺圣上得到了一个大贤辅佐,不料考举竟然真的可以见到如此文华惊世的文章”

“对,拆开看看,老夫已经迫不及待了”

他们有拆封考卷的权力。在众人的注视下,考卷被拆开。他们小心翼翼的撕开封,盯住卷面上那个名字,都是瞪大了眼睛,“居然是他”

昭阳殿内,高纬刚刚用完晚膳,正在等待内阁将优秀的卷子遴选出来。

在这之前高纬便在位置上翻看史书,时间久了不免疑惑:内阁为何还没有将考卷遴选出来

刚想让小路子去催一催,便听到外面内侍传报,说赵彦深来了。

高纬问赵彦深:“卷子遴选完毕没有”

赵彦深答道:“启禀陛下,考卷已经遴选完毕。”

“可有发现大才”

赵彦深顿了一下,答道:“也有”

能被赵彦深承认,自然是有些水准的,高纬很是高兴,问道:“何人”

高纬此时的注意力在新鲜出炉的贤才上面,并没有注意到赵彦深的表情很奇怪。

只见赵彦深脸色不自然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这人是祖珽,祖孝征”

高纬顿了一下,“你说谁”

第七十一章奇葩祖珽

这世上总有人就是这么神奇,堪称矛盾集合体。祖珽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才却道德败坏,反贪但自己就是大贪,家世显赫却盗窃上瘾。

这些矛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怎么看怎么矛盾,这在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但祖珽,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祖珽,字孝征,范阳遒人,和祖冲之同宗。他出身书香世家,天性放纵,聪明过人,天资过人,无愧于天才的称号,号称什么都精通什么都会。

在文学、音乐、语言、占卜、医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首先他文学素养高,写一手好文章,文辞华丽,举世闻名曾经为芒山寺、定国寺书写碑文,时人称绝。诗文写的很好,连大文学家魏收也自愧不如。

而且祖珽音乐水平也很高,搁在今天可以称为音乐大家。

祖珽抱琵琶奏乐,和士开跳胡舞,成为高湛宴乐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他有语言天赋,天南地北的语言都难不倒他,鲜卑语说的贼溜。

他通阴阳占卜,善于相人,当初通过骨相看出高湛是一支潜力股,于是拼命巴结,取得了不少政治地位。

他还有一个爱好是给人看病,没事翻翻医书,给人扎上两针,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名医。

而且他还会一项技能,那就是炼丹

除了德,其余的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样样通样样精的才子,却有如此多不堪入目的一面。

贪财好色,贪污受贿,风流放纵,道德败坏。简直就是坏的头顶长疮脚底流脓

他口味独特,与一个老寡妇通奸,人前人后的公然肉麻地叫“娘子”。要是换成你,估计是早就受不了,想都不敢想那画面,但是祖珽爱得死去活来。

祖珽平常所乘老马,起名也很拉风,称作“骝驹”。

为此,时人凑成一联绝对:“老马十岁,犹号骝驹一妻耳顺,尚称娘子。”祖珽“美名”满邺城皆知。

他留恋舞榭歌台,妓门娼馆,为了女人,常常不惜一掷千金。而且一肚子坏水。参军元景献的妻子出身高贵,他能有办法去让她给大家做三陪。

他的名言是“丈夫一生不负身。”什么意思呢大丈夫活在世上就是要快意人生

他还有个爱好是当小偷,喜欢偷名人的东西,可惜技艺不行,不是正宗的空空门,他偷东西基本没有成功过。

据说他曾至参加胶州刺史司马世云家的宴会,看中了人家的铜迭,就顺手牵了两面揣到怀里,刺史大人着急上火了,全然不顾宾客们的颜面,让手下对客人们挨个进行了搜身,结果从祖先生怀里取了出来。

这样的事不止一次,还有一次高欢宴请僚属,饮酒用的金叵罗丢了,高欢的东西也敢偷,真是活腻了为了找出这个人,将军窦泰直接下令让所有人都把帽子摘下来,结果那个东东就好端端的在祖珽的发髻上插着。

后来,祖珽又利用提拨令史的机会,收受了十几个人的贿赂。事情败露后,被双规了。

祖珽这个人的才华还是很高的,很多时候他做出出格的事情都是别人看在他确实有才的份上放过他。

比方说高洋吧,高洋从来不把别人的命放在心上,但祖珽是个例外,尽管他屡次做出这些令人不齿的事情挑战高洋的极限,高洋还是放过了他,事实上倘若这些事要放别人身上,早就被大卸八块了要知道高洋可是有大锯活人的爱好。

不久,高洋再一次启用祖珽,而且安排的是起草诏书的工作,这个活一般只有皇帝的亲信才有福气做。

高洋也爱开玩笑,看见祖珽就“亲切”的招呼“贼来了”。

祖珽的确爱当小偷,可是祖珽也有自尊心呀,被高洋当众这么说,祖珽心里也很不舒服。

小人惹不起,因为他们会记仇。最终,祖珽报了仇。

高洋作为北齐的开国君主,最初几年文治武功,打柔然,破突厥,打的北周和陈朝老惦记着要迁都,但几年后开始骄傲了,嗜酒如命,杀人如麻,奸淫宗室,荒唐不堪。

祖珽知道高洋这个样子是不会长久的,于是开始在高洋十几个弟兄中中物色下一任的主子,他选择了长广王高湛。应该说这是个聪明的选择。高湛有点艺术品味,祖珽发明的绘画技法很合他口味。于是祖珽就这么搭上了高湛那边的关系。

高洋死后,高洋的儿子高殷即位,没多久孝昭帝高演篡位,又过了两年,高演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按照高演、高湛哥俩的协定,高湛接了班。

高湛没忘了祖珽,祖珽迎来了宦海生涯的又一次高潮,觉得自己引来了人生新的巅峰总要干出一番大事来才对。

不久他就做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两件大事,那就是改文宣谥号和传位东宫。

高洋统治时期,对这些弟弟们非打即骂,说杀就杀,给心灵脆弱的高湛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高洋死后谥号为文宣,祖珽就引经据典地按照谥号的含义对高湛说:“文宣帝性情粗暴,怎么能称文又没有开创基业,怎么能称祖”。

祖珽的话简直说到了高湛的心坎里,不久高洋就变成了威宗景烈皇帝。

平心而论,对高洋而言,谥号景烈是恰当的。作为开国皇帝,称祖却并无不当。

当时太子是高纬,而高俨更加强势,眼看高纬太子地位不保。祖珽一看,他的机会又来了,一个靠山那里够扶持好这一个主子,巴结好下一个主子才可以放心享受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