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主后宫 第336节(1 / 2)

加入书签

太后用极其讽刺的语调说出许贵妃三个字来,又道:“她拖延时间就是个败笔!让宫女去教宫规?她不明白连饭都吃不饱,冬天连银丝碳都烧不起的人内心有多么的坚决。”

太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想了好一阵子,这才又睁开眼睛,道:“齐王府那边怎么样了?”

宋妈妈眼中闪过一丝不安,听见湘君道:“已经联络上了,齐王府里有两个宫女是原先跟奴婢一起进宫的,原先娘娘也见过的,她们能派去齐王府跟着一起出宫,也是娘娘的恩典。”

“六斤带了原先靖王府旧人走,其中一个就被派到两个孩子身边伺候了。只是日子还浅,不好贸然询问。”

太后摇了摇头,“所以……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是自己的主意……还是有人指使的?”

宋妈妈进言道:“这些日子都没动静,想必六斤没问出什么来。”

太后冷笑一声,“我到是期望他问出点什么来。靖王府旧人都是魏贵太妃挑的,哀家又不曾动手,若是真有主使,那只能是魏贵太妃了,到时候我看她怎么收场!”

下头两人想了想就明白太后是什么意思了。

只是太后说完这句,表情又有些犹豫,“哀家不敢肯定六斤是不是在里头遮掩了什么。他忠心耿耿的……可是先帝死了,爱屋及乌也会分到魏氏跟那两个孩子身上。”

“可究竟分到多少呢?”太后思索片刻,道:“还是要去问清楚。”

到了下午,皇帝回到长乐宫,就看见他的许贵妃一个人坐在里屋,身边一个下人都没有,面色严肃的看着他。

“陛下。”许元姝起身行礼,道:“我想叫六斤来问话。”

皇帝稍微犹豫了一下,不是因为她想叫司礼监的太监,而是这个举动不同寻常。

她前些日子叫过六斤的,为了齐王府那摊子破事儿,毫不犹豫甚至在白天他还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就把六斤叫了过来吩咐事情。

可现在……这是要当着自己面说话的意思,是想告诉自己什么?

皇帝扬声便是,“叫六斤来。”

外头立即有人应声,转瞬便是脚步声远去。

“他一会儿就来了。”皇帝坐了下来,问道:“有什么事儿。”

许元姝面上有些为难,她到现在还有点犹豫,她不想叫那两个新罗女子进宫。

一方面她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正如魏贵太妃所言,这两个新罗女子掀不起什么风浪。大魏朝每位皇帝登基,新罗都会进献王女,一般都是两三个。

她们算是异族,纵然能身居高位,但是儿子不可能能登基,所以算是宫里最与世无争的角色,就她们本身而言,的确是不成气候的。

虽然进来就是嫔,生个一儿半女,或者多活几年混个资历,一般都能封妃。

还能占着位置。

就跟原先她一直劝皇帝封赏恩敬容娟两个的理由一样。

可是她现在是真的不愿意了。

为了后宫清净,为了自己生孩子,为了不叫她们被太后利用,她不愿意。

“我今儿去了魏贵太妃哪儿,我……”许元姝言语里有点犹豫,不过解释得很是清楚,“我原是想问问这两个新罗来的王女该怎么办,只是去了忽然想起来先帝宫里没有新罗女子。”

“我又问了康平帝的后宫,魏贵太妃说新罗来的女子性子倒是挺软的,一般也不与人起争执,只是初来乍到的水土不服,身子可能不太好……”

许元姝说了一大堆的理由,最后又总结道:“我让宫女先去教她们宫规了,等适应了咱们这边的生活再说吧。”

皇帝觉得她前头那一大堆都是掩饰,她平常利利索索的性子,今天却说了这么多……

皇帝还在想,忽然看见许元姝小心的看了他一眼,皇帝捕捉到了这个略带着犹豫和试探的眼神,语气又放缓了,道:“她们两个——”

才说了四个字儿,皇帝忽然觉得这么说不太好,怕是要叫人误会,便又严厉了起来,道:“纵然是以前当王爷的时候,也没有谁的女儿都能塞到王府的!”

“更别说我现在当了皇帝了,都是施忠福的事儿!叫他去办!”

许元姝笑了一声,皇帝觉得她这笑容有点假装,并不如原先那样的真情实意。

“施忠福是公公呢。”

皇帝心中微微一叹,觉得有点心疼,道:“也不是人人宫里都有新罗的女子的。”

话音落下,许元姝忽然坐直了身子,半低着头,“陛下……我觉得——”她抿了抿嘴,显得有点紧张,“那两个女子怕是给先帝准备的。”

这一句说完,她的语气忽然变得很快,“一个十五,一个十七……先帝登基的时候这嫡女才十三,路上也不好走……庶女年纪虽然合适了,不过只送一个庶女来怕是不合适,若是一个个送来也有点兴师动众了,不如等年纪够了——”

她还没说完,外头忽然又有了声音,“陛下,六斤公公到了。”

皇帝余光看见许元姝,她的唇紧紧抿着,“叫进。”皇帝发话道。

六斤进来行了礼,头还没抬起来,就听见皇帝道:“前年先帝登基,新罗王的贺表是怎么写的?”

这话问出来就是为难人了,纵然是六斤记性好,又是先帝的心腹,先帝什么事儿都不会避着他,他也是记不太清楚的。

可皇帝也不是会平白为难人的性子。

六斤微微皱着眉头,他明白皇帝想问的究竟是什么,可是又不能明白的太早,况且他要说的话也不能跟贺表有太大出入。

“回陛下。”六斤道:“去岁新罗王的贺表大概是二月左右来的,奴婢记得迎春花还没开……”

“上头写了贺词……”

六斤慢慢地说,甚至还背诵了两句出来,皇帝道:“可曾写了要进献王女?”

六斤摇了摇头,道:“不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