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主后宫 第178节(1 / 2)

加入书签

因为陛下几乎不理事了,几位大学士几乎是从早到晚都坐在内阁里,负责分票草拟的戴公公也是一样,一整天都在司礼监的班房里不带动的。

靖王爷带了陛下的意思,在里头跟大学士说话,六斤站在外头等着他,因为在皇宫,又是内阁这样重要的地方,六斤越发的不能抬头,只能屏息静气像个柱子一样站着。

又是一天过去了……

“六斤。”

听见有人叫他,六斤抬起了头。

戴公公就站在他面前,身后跟着两个太监,捧着一会要带去乾清宫的折子。

“戴公公。”六斤急忙行礼。

戴恩手一抬,他身后那两个太监就后退了几步,留出空间来叫总管大人跟六斤说话。

“你是康平二十三年四月进的靖王府,不过两三个月就在靖王府站稳了脚跟,成为靖王爷身边最近的太监。”

“净事房没你的记录,你是自己动手净的身。一般净身至少要三个月才能养好,加上你找亲戚的时间,你该是二十二年秋冬来的京城,咱家说得可对?”

六斤笑眯眯的行了礼,道:“戴公公圣明。”

“你胡扯!”戴公公眉头皱在了一起,压低了声音,“从岭南到京城,这一路的客栈都没有你住店的记录!你究竟是哪里来的?”

“奴婢是岭南人。”这一句是用土话说的,“想必戴公公也该知道,若是商队上路,用的就是东家的传验了,找不到奴婢的,也不足为奇。”

“你真的是来京城投亲的,你真的举目无亲?”戴公公一边问,一边注视着六斤的眼睛,可惜一点破绽都看不出来。

“奴婢……”六斤深吸了一口气,“奴婢也希望这世上还有亲人,父母双忙举目无亲,戴公公,这滋味儿可不好受。”

屋里已经有了靖王爷说话的声音,而且越来越近。

戴公公不想与靖王爷过多纠缠,哼了一声抬脚就走。

六斤说了一声“恭送戴公公”就弯下腰来行礼,等到戴公公走远,他这才直起腰来,看着戴公公的背影,又来了一句。

戴公公一路走好。

第202章 宴会

靖王爷很快出来, 看见六斤低着头弯着腰冲着远处行礼,眉头不由得一皱, 六斤也算是他的心腹了, 宫里敢叫他这样行礼的人可不多,“碰见谁了?”

六斤转身又行了个礼, 道:“戴公公刚来了,跟奴婢说了两句话, 听见王爷的声音就走了。”

靖王爷冷哼一声, “他也就这几天好日子过了。”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东华门, 上了马车等马跑了起来, 就算是前头的车夫也听不见了,六斤这才开口, “戴公公查了奴婢身份, 说奴婢的身份有假。”

“宫里人惯会栽赃嫁祸的,尤其是戴公公。”靖王爷微微皱了眉头,“这两日小心些, 别叫他咬住了。”

六斤应了一声, 欲言又止道:“还有一件事儿……”

靖王爷瞪他一眼, “你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奴婢怀疑王爷身边还有戴恩的内应。”六斤说完这个头就低了下去。

半晌靖王爷才出声, “这倒是不奇怪……他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所有的太监都该是他管的。”

靖王爷深吸了一口气道:“与其等着他暗算咱们,不如先出手——”

六斤听见那个“咱们”, 眼神一闪, 又抬起头来, “奴婢倒是有个主意,查起居注——”

靖王爷眉头一皱,没等六斤说完就打断了,“这东西连父皇都不能看,全在翰林院手里捏着,况且起居注记得是前朝之事,后宫诸事一概全无——倒不是看不到,只是风险太大。”

靖王爷是越发的急躁了,六斤故意放慢了语速。

“起居注没什么可看的,要看的是记录起居注的人,有没有升迁不一般的,尤其是暴毙的。这就能确定陛下有没有哪一段时间是反常的,同样也能查一查宫里的太监宫女,若是有一阵子死的特别多,至少能确定一个范围。”

靖王爷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一边回忆一边道。

“父皇一登基就去御驾亲征了,回来没多久戴恩就去他身边伺候,应该是永和三年或者永和四年。”

“我母妃是永和七年进宫的,我生于永和九年,前头的事儿能问一问她,再往前有皇后,吴贵妃日夜伴驾,看来是要找个机会——”

靖王爷忽然停住了,他急促的吸了两口气,“我记得我小时候,父皇很喜欢出宫,可是后来——”

“是永和十六年!父皇换了年号康平,之后就再也没出去过了,这一年一定发生了什么!”

六斤坐在那里行了个礼,道:“恭喜王爷。”

靖王爷面色泛红,道:“锦衣卫的指挥使也看不惯戴恩,原本锦衣卫才是皇帝心腹,是皇帝手中刀剑,现在被个太监骑在头上,还得看太监的脸色行事——戴恩啊戴恩,我看这回你怎么死。”

许修志还不到十岁,这个年纪还没接触到更加高深的比如立身之类的书籍,他现在读的都是真·圣贤书。

讲解了一晚上圣贤书的鲁王爷虽然没什么别的想法了,不过依旧选择歇在会宁馆。

从小在皇宫长大,争宠这种事情都是无师自通的,他若是真这么走了,明天府里就要传出来许侧妃失宠的消息了。

这么一想,鲁王爷又觉得今天王妃前头管家不叫到处乱逛,不叫二门外跟二门里的人随便接触,其实也挺好的。

可是再往下一想,就不那么愉快了,鲁王爷第一次被人这样扫面子,内心升起前所未有的烦躁。

“睡吧。”许元姝轻轻一声,把鲁王爷从烦躁里拉了出来,找件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心情好了许多。

“他这个年纪,这样的学问,的确是不错了。”鲁王爷跟他的许侧妃两个从前头厢房出来,想起自己的弟弟们,鲁王爷不由得点了点头。

“懂事沉稳,不像是才十岁——”鲁王爷赞了一句,心中却越发的肯定许侧妃前头说她母亲的死因有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