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主后宫 第36节(1 / 2)

加入书签

不能再往前了,可是她方才已经出言反驳过赵典簿了,若是再次开口,就算是没当着人,赵典簿心里肯定也要起了芥蒂。

许元姝紧张极了,好在赵典簿又走了两步便停了下来。

这一片几乎没什么人,不过不管是道路还是宫殿依旧打扫的干干净净。

赵典簿站在一处十字路口的中间,许元姝也停了下来。

赵典簿上前一步,帮着许元姝理了理白纸做的护领,道:“你识字,听她们说你这半个月学得很是不错,这一批宫女里头没有比你再好的了。再过半个月,你至少也能得一枚银镶金的纽扣。”

“多谢赵典簿。”许元姝飞快的道谢,可是心里却越发的担忧了。

这是暗示,先给她一个甜头,下头就要她办事儿了。

不过赵典簿却依旧说着护领,完全没有展开新话题。

“等有了纽扣扣上,这白纸做的护领才不会乱动,才能服服帖帖的待在你的领子上。”

这是……许元姝皱了皱眉头,这是暗示她要听话?

“奴婢谨记宫中各项规矩,绝不敢越雷池一步。”

赵典簿轻笑出声,显然是满意极了她的反应,道:“你这样伶俐……当年你祖母出宫的时候只是个宫女,你知道女官的归宿是什么吗?”

许元姝知道的女官也就只有赵嬷嬷一个人,她老老实实的回答,“奴婢不知。”

“我姑母,出宫之后去了教坊司。她现在住的屋子是宫里的赏赐,赵府——”

许元姝一震,赵典簿又道:“我大伯得了个锦衣卫总旗的官职,若不是我祖母去的早,多半能等百户。”

这里头信息量太大了,首先就是赵嬷嬷的确如她所料,不曾嫁人。

其次……赵典簿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是告诉她女官当的好了,就可以自立门户?或者……还能给志哥儿求个出身?

赵典簿却没给她什么仔细思量的机会,抬脚又往前缓缓走着,许元姝一脑门子的不解,急忙跟了上去。

“宫女若是死在宫里,先送到北安门外的安乐堂里,之后去阜成门外的静乐堂火化,最后的归宿就是塔井。女官就不一样了,有专门的墓地,若是得主子器重,那是可以随葬皇陵永享祭祀的。”

许元姝连生的事儿都没想好,死的事情她更是从来都不想,这一段话过后,她稍稍理清了头绪。

赵典簿找她肯定是有事儿的,而且这个时间点找她……她还要再待半个月才能出来,所以八成是——李尚宫!

教她们规矩的,不是女史就是宫女,连掌字辈的女官也没几个,她们的官位都比赵典簿低,就是有什么不痛快,也可以直来直去的办了,只有李尚宫……

赵典簿比她低了两级,明面上是没有胜算的,只能背后用计了。而且李尚宫出宫已成定局,得罪的还是皇后,这时候落井下石,不会有什么后果。

许元姝才理清这个,赵典簿又开口了,“尚宫局的上一任尚宫,出宫之后被靖安王爷请回家中做了个供奉,靖安王爷给她养老送钟,死的时候靖安王府整个披麻戴孝三天。”

“宫正司的苗宫正,被南边一个盐商请去家里教导女儿,姜嫔就是她教的,十六殿下的母亲。”

这一句说完,赵典簿就不说话了,她转头看着许元姝,像是在等她的反应。

既不能说的太明白,又要叫她知道自己的决心,许元姝福了福身子,道:“奴婢一定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

许元姝皱了皱眉头,她忽然明白为什么祖母说宫里人说话都不会说得清清楚楚,喜欢叫人猜了。

就像她说的这一句,听起来像是什么都答应了,可是仔细想起来,却又是句废话,用在哪里都可以的废话。

不过赵典簿显然是已经很适应这种说话方式了,她伸手在许元姝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像是警告,又像是给她拂去肩膀上的灰尘。

“方才说的那些事情都太远了,我跟你说说近的。”

“七公主跟九公主都已经及笄了,皇帝赏了封号定了驸马,七公主明年春天出嫁,九公主明年秋天出嫁,这也是两个不错的去处。”

“留在宫里要从女史做起,前进一步也不是那么容易,我今年三十有六,李尚宫已经年近六十,当上尚宫还不到三年。”

“若是去了公主府,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又有了公主器重,里外都是你操持,虽不及女官有品级,也不如待在宫里听起来尊贵,不过却比宫里自在许多。”

“尤其是宫女不得出宫,这么些年也有只沈尚仪曾出宫还乡,还是替皇后娘娘去宗祠祭拜。若是在公主府就不一样了,虽然只能在京城,不过你也是京城人士,回家去看看也是可以的。稍稍帮衬一二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许元姝恭敬的垂首,脑子里转的飞快,赵典簿说了这么多……有哪一条是隐秘吗?

没有。

先是宫女或者女官的归宿,这个等她出去当差了,跟老宫人们闲聊,肯定是能知道的。

至于公主要出嫁……宫外的人不知道,但是宫里的人肯定是人人都知道的。

赵典簿用两个她只要出去当差就能知道的消息……想让她做什么呢?

这两个消息只能唬住她半个月,那赵典簿的目标只能是在这新近宫女学规矩的地方,除了李尚宫难道还有别人?

赵典簿停下来等她的回应,许元姝斟酌片刻,道:“典簿大人对奴婢的教导,奴婢时刻铭记在心,就是出去当差了,也绝不会忘。”

赵典簿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七公主虽然年长,不过性子懦弱,耳根子又软,陛下给她定了西宁侯的次子,钱妃怕她被管家嬷嬷挟制,要给她找几个厉害的宫女陪嫁。”

“九公主性格活泼开朗,杨嫔的意思,是找几个稳重的宫女陪嫁。”

赵典簿说完,别有深意道:“现如今宫规已经学完了,你们这些新近的宫女们也都熟悉了不少,该是渐渐流露出本性的时候了,你是想留在宫里还是想去公主府,现在就得开始谋划了。”

“这……”许元姝微微皱着眉头,她只能用这个法子来拖延时间了。

赵典簿究竟要她干什么?她又该怎么拒绝?

“你也不用太着急,回去慢慢想。”赵典簿略带笑意鼓励着她,“你要知道,宫里读过书的人并不多。太监读了书能去司礼监做个内相,宫女也不承让。只要能抄会写,至少是个女史,熟读宫规——”

她嘴角微微一翘,“宫里六局二十五司,最好的地方是尚宫局跟宫正司,你可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