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带着洪荒开发大宇宙 分节阅读 71(1 / 2)

加入书签

d,效仿当年九州鼎,镇压国运”

王胜一挥衣袖,话筒精准落入相关人员手里,而他则踏剑飞向天安大广场。

在大广场,玉石原石五光十色,晶莹剔透,黄金方方闪烁金芒,在阳光下灿烂生辉。

这些,本是王胜要铸造的启蒙图腾柱材料。

可除了它们,还有一些奇怪的东西放在一角。

一方长城砖瓦,一杯天津湖河水,一柄青城青玄剑,一副先贤遗骨,孔孟之书,西湖杨柳,朱元璋印,山歌普,蜀州大佛石

三十四样,整整齐齐。

每一样都是一省之最,每一物都有这悠久的文化历史。

它们,也是华夏每一省会的气运代表。

王胜看着,百感交集。

时间回到昨晚,刚刚镇压完全国的他随着首长进入长江黄河的一方交界处。

这里,住着九户人家,四周都是荒野,说不出的贫困。

九户人家也很奇怪,大部分都是极其稀有的姓氏,甚至还有未收录网络的姓氏。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他们以单字为姓,为名。

首长到了这里,一改以往的威严,处处小心翼翼,好像生怕惊动到谁似得。

看这些破败茅草屋子,恐怕是很久都没有翻修了。

“你跟我来。”

首长带着他,轻轻扣开冀的房屋。

“你是”

冀打开门,从门缝里露出半张脸,以及警惕的眼神。

“我是当代青天。”

首长说道这里的时候,从怀中掏出一方木雕,木雕虽然古老,已经包浆严重,但它很巧妙,刻画的是一个人,栩栩如生。

“这是帝禹信物”

门内,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猛地拉开门,高喊:

“帝禹信物来了”

“嘭嘭嘭嘭嘭嘭嘭嘭”

一连八声爆响,茅草屋甚至被打裂,王胜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到八位中年男子来到他们四周。

以他筑基三层的实力都看不清楚,这些,是什么人

“参见帝禹”

他们跪下,虔诚朝着首长手里的木雕扣首,跪拜。

“快快请起”

首长一个接一个拉起他们,这才道明来意。

“如今华夏风雨飘摇,气运似灭似熄,我治国无方,特来求一铸造技术。”

“手持帝禹信物,你就是帝禹,可惜我们不能离开,不能前去帮助。”

九人面色坚定,各自又有些许叹息。

“帝禹所求,是那九鼎技术吧”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神色皆有些黯然。

“恕我们直言,这技术哪怕是我们想给,帝禹要拿到,也是难有期望。”

“为什么我手持帝禹信物,你们为何不给我”

首长眉头皱起,难带上一代主席跟自己说的有错

“禹王当初铸造九鼎镇压国运,后世王朝如何不效仿”

九人哀叹:

“实在是九鼎技术太难,我们这些铸匠后人都没有学会,怎么给帝禹啊”

“帝禹请看”

他们引王胜和首长进屋,指着墙上一块青铜板,上面是歪歪扭扭的阵纹,还有手法图画。

九人解释:

“要筑国运之器,必须取每一洲象征信物,用以沟通气运,随后在一国气运之聚集点铸器,用这些手法,阵纹,方可炼成。”

第一百四十六章 镇国运

“可惜,我们资质愚钝,无法破译手法,阵纹,不能传授给帝禹。”

他们哀叹,神色间尽是羞愧与自责。

“难道,没办法吗”

首长神色阴晴不定,墙上的东西,他是一个字也不认识。

“首长,不要着急,我可以试试。”王胜向前两步,那阵纹,他可以勾画出来。

九方茅草芦,九方阵纹,极其复杂精妙。

那九个传人勾画不出来,很正常。

因为它们与穿梭平行位面的阵纹极其相似,没有几百年的灵力控制练习,根本不可能勾画出来。

而要修炼到这个程度的灵力,又是要几百年,谁能活这么久

在这个末法时代,活个四五百年就顶天了。

王胜那是天赋异禀,修炼速度极快,质量极高,这才能达到现在的地步。

“王少将,你可以吗”

首长心中顿时欣喜,这个少将,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放心,放心。”

王胜微笑,开始尝试用灵力勾勒。

“卡擦”

第一笔划开,叫冀的男子额头猛地裂开了一条缝。

他恍若未闻,勾画出第二笔。

“咔”

男子脸上垂直裂开,里面居然是褐黄色一片的陶土。

勾勒第三笔,第四笔,王胜渐入佳境,豁然发现了一点精妙。

这枚阵纹与之前的沟通平行空间阵纹有奇异的联系,或许可以从中破解无法持久开启通道的问题。

当勾勒完最后一笔,忽然,身边传来一声瓷器碎裂。

他转头看去,姓冀的男子嘴角带着解脱的微笑,块块碎裂,居然是一尊瓷器。

“哈哈,终于能解脱了。”

徐姓男子猛然大笑,拉着王胜走到他的茅屋,怅然跪下:

“还请将军助我解脱。”

“这”

他这是碰上了灵异事件了吗

王胜把求助的目光看向首长。

“去吧。”

首长欣慰不已,能看到九尊鼎灵后人解脱也算是一件好事。

既然首长肯定,王胜也不再留手,不久,其余八人化为瓷器碎裂。

哗啦一声,周围场景天旋地转。

再一看,他们正站在一条大马路上,旁边是黄河与长江支流,哪里还有刚才的茅屋瓷器

“空间”

王胜心中了然,刚才怕是进入了一个秘境里面。

乾坤环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提到。

“小胜啊”

首长由衷拍着他肩膀感谢:“国家幸亏了有你,否则,我华夏半万载基业就要彻底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了。”

“作为华夏一员,这些,都是我应该的。”

他有些感觉心亏:“况且,首长给我的,值得我去付出。”

全国人民,都在观看这堪称历史的铸器。

“嘣”

王胜一步从天上跃下,背后黄光一闪,包裹十几方大黄金,功德之力猛地一炼。

它化为一根光洁溜溜的黄金柱,十米高大,牢牢焊在天安大广场的地面。

几乎是刹那,围观群众发现周围有些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