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乡野种田小扎 第59节(1 / 2)

加入书签

况且,同样是西瓜,还有拿去做酱汁果汁的,其中添加一些其他成分以降低整体的大众市场,走量销售又有什么不对?同样是赚钱,他们盯住了市场更为广阔的普通人而已,未必就不比他们亭台楼榭赚的少!”

刘东呵呵的笑,直到把盘子里的西瓜吃完,才收手,跟林敬松解释:“他们这店开业的时候,给羊城各家送了一对儿西瓜,就是你那十八块钱一斤的,他们空手直接送人,听说直接送了半车厢。他们肯下本钱宣传,这不就在圈子里成名了么?”

好吧……

果然是资本家,肯下本钱做宣传,现在卖这个价钱算是把前面的成本收回来了。

一会儿,正餐就上来了,林敬松吃着果真感觉跟平常街头小巷的小饭店不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反正出来看账单一千多的价钱,林敬松竟然头一次没觉得贵。

刘东正要掏钱呢,周成急急走了出来,连连推,道:“算是我请你们客,这次着实是我那边有长辈庆生走不开,招待不周见谅啊,这次记我账上,下次来了我喊上言希,咱们一起聚聚。”

“行!”刘东答应的果断,钱夹一收,率先走出大厅。

“你……这人!”周成把目光从林敬松身上移开,转到刘东背影上,大声说:“咱俩就不说下次了,晚上吧,咱们凑一块把你上次在电话里说的,给我讲明白。”

刘东颇为潇洒,没转身、没回头,只高举胳膊比了个“ok”的手势。

林敬松跟着出来,刘东姿势立马就帅不起来了——他裤袋里的手机响了,得接电话。

“喂!我回来跟周成说事儿呢……今晚就商量下亭台楼榭的事儿!你慌个什么?羊城有必要弄那么多些这玩意儿……”

刘东还在打电话,他登上车,随意的转着方向盘,脚下油门踩得嗡嗡响。

“我下午还得跑个文件,你先去啊,等回头我这儿忙完了就去找你!”刘东伸着脖子往外冲林敬松大喊一声,也不用林敬松回应他,他自己跟着就说:“要是真有人联系你,先什么都别答应,下来给我打个电话!”

说着头就伸回去,跟着就是他的虎头奔嚣张的气焰直冲向外,过后路面上留下两道墨色的汽车轮胎痕迹。

这小子漂进去,刚又是漂出来的!

虎头奔换车轱辘不要钱吗?

第78章

刘东一走,林敬松也顿时感觉无味,他这次来羊城走得着急,倒是忘了带着东西给城里的朋友们送些。

这下空着手来,总不好在超市里现买水果吧?

于是林敬松干脆谁都没说,闷头跑去了花鸟市场。

这次他可不是去买花,而是花鸟市场后面有一条种子街,里面每家都是卖种子的。

以前这里是卖花草种子的,但亏于z国劳动人们深刻入骨子当中的种田基因,现在不少楼房住户也在阳台种植起来。

不限于花草,现在在阳台种些小型水果蔬菜渐渐成了一种风尚。

林敬松猜测,这源头肯定是前几年从乡镇搬到城市的大妈们带起来的,后面才发展到年轻一代。

不管城市阳台种植到底起源何方,反正现在种子一条街当中还兼卖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种子,不止是传统的、还有现代培育的、或者是国外进口的、甚至于航天培育的,只要你出得起钱,多珍稀的种子都能找来。

就算是当时店里没有现货,他们种子一界关系网四通八达,只要出个运费,三天之内肯定给你寻到!

林敬松这厢前来,就是为了这里花样叠出的各式种子。

乡镇种子站的品种到底是有些少了,林敬松只能买到最常见、或者说是农民经济效益最好的一两种,但实际上每种种子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性。

就拿粥店现在大火的西红柿蛋花汤的最重要原材料西红柿来讲,林敬松现在是搞明白,为什么自家西红柿这么受欢迎了。

因为现在市面上的西红柿就是不好吃啊!

林敬松还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的西红柿多好吃啊,捏起来软软的,稍微用力一点儿就能把皮给捏皱了,要是稍微不注意,薄薄的皮衣就要被划破。

要是外皮一破,里面跟着就是多么丰盈的汁水啊,就像是洪水冲堤似的,拦都拦不住,只能张嘴去接,嘴里立马就是满满的酸甜,就好像是吃果酱一般浓厚的味道。

仔细想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红柿变成了“西坚强”,不论是怎么碰,甚至于不小心掉地上都没见一个坑洼,更别说储存期了,放在冰箱更保鲜半月之久,甚至还有过新闻,说是放在冰箱两三个月还是跟新鲜的一样。

那名家庭妇女把事情捅到了电视台,但是记者调查发现,西红柿表面竟然并没有任何防腐剂,因为它原本就这么耐存放的!

之前在羊城上班时,林敬松也没少做菜吃西红柿,还真是耐储,至少一周以后吃还是一个味道,完全没有一点儿腐烂的迹象。

而吃起来口感则是一般,就好像被注水了似的,就好像是在就着生水吃西红柿,滋味查了老远。要是得做个味道稍微浓郁些的,就必使上西红柿酱才行。

为什么导致童年的西红柿跟现在的西红柿味道相差天地?并不是记忆滤镜作怪,而是现在吃得西红柿还真就不好吃!

而究其原因,就是品种。

现在市面上采用的西红柿种子通常为宝石系列,这个型号的种子种出来的西红柿的好处就是坚硬如石头,要是趁着西红柿还是青色的采摘,简直放在振动带上连续振个几分钟都不会出现一个破损果

子。

这是林敬松在看到,米国那边的农业研究者发来的规模化农业种植的视频被惊到的,他们自家的西红柿娇娇嫩嫩,采的时候就好像是面对小宝贝一样,那边的西红柿则是妥妥的养鸡场鸡崽子,对待粗暴得很。

接着,林敬松搜了国内的视频,发现国内现在也是这样,虽说没有米国那边的全自动机械化,但国内很多专门种植西红柿的农场也是差不多,把整株西红柿连根拔起,晾干一两天直接拎着根部在机器上砸,用砸的方式使果子脱落下来。

而即便是这样,果子仍然可以保持外观完好无损!

即便是宝石系列的西红柿果子多么耐存储、产量多么的惊人、运输起来多么的方便,但只有一点——不好吃!

作为人类的食物,全然追求高效率,市场却一直忽略了人们追求的口感问题。也许也存在着跟林敬松一样,种植着这种非常娇贵的果子,也收取着高昂的价格,但绝对不是多数。

林敬松想,放弃对产量的追求而转而提高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才是接下来的市场赚钱之路。

毕竟现在国家强大,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脱离为吃喝而发愁的地步了,那么在温饱之余,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势必会越来越高。

但是最让林敬松想不通的是,他当初买的可是种子站的宝石系列!而且据那几位远洋的农学研究者一致总结,一般来说种子很难达到口感和效益上的平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