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1 / 2)

加入书签

奈何佳人仍旧不理不睬, 宫玉头枕着膝,平躺的仰视着代如颜。

这位置选的甚好,正巧在代如颜同书的空隙间,索性殿内无人, 那便由着宫玉胡来。

只是那热切的目光太过明显,代如颜只得与宫玉对视,掌心轻覆盖上那明亮的眼眸低声道:又不想练了?

对啊,反正练字还不如看美人有趣。宫玉伸手捧着代如颜遮盖住脸颊的手,弯着眼眉笑道:阿颜我说的对吗?

你呀,这般练字就算花上十年,也练不好的。

代如颜并未收回手,只是低头望着躺在怀里的宫玉,指腹轻按住那上仰的嘴角。

宫玉握住代如颜的手,轻啄了几下手背应着: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哪一日我便无师自通了呢。

这般异想天开的话,也就只有她能说的出来,代如颜并不反驳只是轻声道:听闻梅园里的梅花来得正盛,待会一同去看看?

阿颜不是喜欢梨花的吗?

梨花虽美,可腊梅也别有一番风情不是?

宫玉便坐了起来应着:好,反正眼下无事,现在便去吧。

代如颜微微一愣问:现在?

对啊,反正眼下无聊的很,阿颜也只知道看书,都不知道理我。宫玉夹杂些许哀怨地念叨着。

我何曾不理你?

就有!

通常这般无理取闹,那只能证明她应是真觉得无趣乏味的很,所以才会这般胡乱扯着话。

待整理着衣袍时,代如颜总是会下意识给她挑些颜色靓丽的衣袍,虽然她偶尔也会故意调皮地问:阿颜这么喜欢我穿这亮色的衣袍吗?

代如颜常耐着性子应道:嗯,我喜欢。

每每到这时,她那白皙的小脸总是会红了起来,甚至连那澄清明亮的眼眸也会莫名染上几分娇羞。

不过代如颜多半都不会说出来,省的她又忙于正经的掩饰。

外头的大雪好似停了下来,只是风仍旧刮的厉害,她的鼻头都被冻红了,可仍旧是紧握住代如颜的手,偶尔会主动说些她觉得有趣的小发现。

大抵多半是怕自己无聊吧,代如颜这般想着,便很是配合的听着。

梅园内的梅花同白雪相衬很是惊艳,就算是她也不禁怔怔地看呆了。

代如颜侧头凝视着,也不出声打扰,只是指尖轻弹下那落在她袖袍上的雪,便见她那满是惊叹道:真美啊!

话音未落时,代如颜微停了停手,怔怔地望着那明眸里的绚烂光彩,好似也跟着呆了一般低声念着:

嗯,大抵世间再美不过如此了。

虽然时常听到她毫不避讳的夸赞自己的容貌,却显少提及她自己。

白皙如雪来形容她的肤色也不为过,偏生她的眼眸里又干净的透彻,代如颜从不曾这般详细过打量他人,可目光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探向她。

阿颜在我眼里可比这还要美呢。她眼眸明亮地望向这方,明明干净的很,却总是这般说出一些让代如颜不知如何反应的话来。

代如颜脸颊微微发烫,抿紧的唇瓣轻声道:这般话可都是那些花花公子哥常话。

那阿颜不喜欢听吗?她整个人挨近着轻吻了下代如颜侧脸,那细密的睫毛随着眨眼间而越发明显。

后面可还跟着宫人呢?代如颜轻缓着心境,转移了话题。

好似随着她越发大了,五官便越发出众,尽管代如颜看了这么多年,可还是会偶尔间晃神。

她拽着代如颜的手像是有些不满,紧追不舍地问着:阿颜你真不喜欢听吗?

代如颜目视前方,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应道:不如折几支梅带回殿内用以观赏如何?

虽然她仍旧未曾死心,不过还是听话,踏入梅林深处。

虽然掌心没了温暖,可至少还是让她先放弃追问才是。

因着给她挑选的衣袍也是鲜艳夺目的红,深处于梅林之中,反倒有些看不清何处是她,何处是梅。

只是待她侧身向这旁看来时,忽地一阵大风吹来,那堆积在枝头上的白雪在她身旁悄然飞舞。

一刹那,代如颜好似听见砰砰地心跳声在耳旁响起,连带她先前问得话语不停的在耳旁回荡。

喜欢么?

当然是喜欢的。

代如颜莞尔一笑,大风刮得枝条上的雪花纷纷掉落,连同那开的正鲜艳的梅花也被吹落了不少,她被吓得忙护住那刚折下来的梅花纸条,胆小又可爱的紧。

直至那人停至面前,衣袍上还散落着不少的雪,捧着梅花问:这些可够了?

嗯,外边冷,我们回宫吧。

代如颜伸手接过这梅花交于一旁的宫人,忙捂住她那微凉的手。

不知为何她突地笑了,靠近着时身上还满是梅香,一下便窜入代如颜鼻间。

她轻凑近在耳旁细声道:我肚子有些饿了。

可离用膳也不过一个时辰而已,代如颜脸颊微红地看向满是清纯模样的她,不禁无奈地应道:此时尚早,你莫胡思乱想了。

唉!左右也无事,为什么不行?她毫不掩饰地在耳旁碎碎念叨着。

代如颜有时候真真是拿她没有半点办法。

辗转至二三月时,积雪初融,日子格外的冷,宫玉哈欠连连却又不得不要去上早朝。

一旁正帮忙整理衣袍的代如颜细心的很,宫玉懒散地赖着代如颜道:我宁愿上晚朝,也不要去上早朝。

代如颜停了停手应着:别乱想了,自古就没有什么晚朝。

苦不堪言的宫玉已经在心底默默吐槽自己这劳碌命。

早朝时,大臣们一如既往的热衷于各自找麻烦,这原因自然是因着新一轮的科举马上就要来了。

新任太傅赵廷不遗余力想要担任科举的主考官,然而荣升代丞相官职的代朗自然是不愿意。

文官的选拔关乎于朝堂的政局变动,自然这党羽之争是避免不了的。

宫玉唯一要做的左耳进右耳出,反正这科举主考官一职怎么也不能交给这两派人物才是。

与之相比武将的选拔那就要光明磊落的多,刀剑见真章,毕竟随时都要上战场的多,世家大族也不轻易往里头安排人脉。

而顾卿几番立军功,加上军令严苛,更是在武将中颇有些份量,反倒是朝堂中隐约凝成一股新党派的趋势。

在早朝结束时,顾卿为军饷而上折子时,宫玉留顾卿一人在大殿。

两人都不曾说话,宫玉看了看这折子问:这银两树木单单用于军饷,数目有些过于庞大了。

顾卿立在大殿内唤道:陛下,难道忘记当初为陛下对战桑椤国的战士了吗?

这浑厚的声音在大殿内尤为响亮,甚至宫玉能感觉到这话里满满的压迫。

宫玉与顾卿对视应着:朕并未忘记为护宫国疆土而浴血奋战的将士,只是如今满朝野都在禁奢靡之风,军中却开支如此之大,实在有些不妥。

陛下难道以为当初的战乱,将士门只是为了守护宫国疆土吗?顾卿质疑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宫玉紧握着手中的奏折,神情严肃的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