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84(1 / 2)

加入书签

d为吐鲁番领队大臣。”

当年也曾在乌什任职,如今伊江阿也赴西域去了,算是一场子承父业。可是内里谁不明白,伊江阿此时真正的“老子”不再是永贵,而是他和珅

带着这样大仇得报、扬眉吐气的得意,再加上十公主今年下嫁,和珅自是觉着如今的自己是不管什么事儿,料得就不可能有不中的。

福长安也觉有理,“可不,这个嘉字可真是半点儿跟大位挨不上边儿啊,怎么论都找不到关联。还是成亲王的封号简单直观,看来皇上的心意已经可以明白了。”

福长安也是可怜,明明凭他是九爷傅恒的儿子,又是福隆安、福康安的弟弟,他身在军机处原本可以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便是军机处中所掌握的对整个天下不宣之秘,他原本都是有渠道能得到的皇帝谕旨里说得明白,乾隆三十八年立储之事,便是不对天下宣,可是军机大臣们心下是有数的。

凭九爷傅恒二十年在军机处为首揆,接下来福隆安又多年身在军机处的资历,福长安只需与父兄的情分亲厚那么一点子,不难窥知。可惜这个庶子偏偏与父亲,与福隆安和福康安这两位兄长,情谊都是不睦。

甚至,就在四个月前,七月间和珅的弟弟和琳参劾参奏湖北按察使李天培,用湖广粮船私运木材一事,并由此由此讯得福康安捎信索购,将福康安给牵连了出来。

李天培供:“上年福康安曾带信与我,以汉口一带向为木植会集之区,嘱为代买。并令扎办运送进京。我因福康安是旧上司,心欲见好,自己又可影射多带。若扎簰送京,需用脚价甚大,莫如交粮船带运,可以减省脚费。是我贪图小利,混交洒带”李天培并将福康安原书呈出。

皇帝大怒,令福康安自劾。

福康安“接奉谕旨,战悚恐惧,无地自容。恳将公爵、红宝石帽顶、双眼花翎、四团龙褂、黄带、紫缰、全行彻回。并将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两广总督、概行革去,从重治罪。仍请罚缴总督养廉。”

皇帝念及福康安刚刚平定台湾,下旨:“福康安著罚总督养廉三年,仍加罚公俸十年,并带革职留任。”

此时朝中年轻的满大臣里,风头能在和珅之上的,也就是福康安了。和琳偏偏赶在福康安刚刚平定台湾,正是声誉如日中天之时,偏从福康安老部下的案子里,将福康安给牵连进来,叫福康安吃了这样大一个亏,其用心可想而知。

偏作为福康安的亲弟弟,同在军机处,又与和珅私交莫逆的福长安,却连那伊江阿都不如,竟半点风声都不叫福康安知晓。

可怜福康安刚带兵平定台湾,此时身在两广总督任上监督安南,京中竟无一人为他通风报信。

他宁肯选择与和珅沆瀣一气,都不肯与自己的父兄一家齐心。故此也是活该他对皇帝立储之事依旧蒙在鼓里,听着和珅这样分析,他只觉真是有理,一力附和。

有福长安如此,和珅就更相信自己的分析有理。

说来也是可惜,和珅是乾隆四十一年进军机处,距离乾隆三十八年立储,就迟了那么短短的三年,便错过了这天下最大的秘密去。

而且如果他不是自视太高,不是与军机处一群老人儿闹得水火不容,若他肯将自己那点子逢迎皇帝的本事也匀出来一点儿,用来与军机大臣们交往的话,他也并非没有机会探知他进军机处三年前的事儿了。只可惜,他全部的心力都用来媚上,没心情处理与同僚们的关系。

所以一个明明身在中枢要地,一个自诩为皇帝近臣的、聪明绝顶之人,竟然就守在天下最大的秘密旁边儿,数十年自以为是、浑然不觉。

说到底,皇上对他的“宠”与“辱”,不过一线之隔。

第2693章十卷62、好歹也扛着宠妃的名头

十公主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下嫁,皇帝在两个月后的十二月就赐十额驸丰绅殷德紫禁城骑马。

这是殊荣,从前一般都是将此殊荣赐给年岁大的老臣。

也有年轻的获此恩赐,譬如九爷傅恒是乾隆十二年获赐紫禁城骑马的。但是那一年的傅恒已经年近三十,且第二年就已经出征大金川;反观丰绅殷德这才虚龄十五岁。

和珅如今是天子近臣,也是年轻而得志,难免被与当年的傅恒相提并论。

和珅自己是比不上傅恒,甚至也比不上傅恒的儿子福隆安和福康安,这便用自己的儿子固伦额驸丰绅殷德来比。

一则丰绅殷德是固伦额驸,超过四额驸福隆安的和硕额驸品级去;二来,儿子十五岁就紫禁城墙骑马了,比傅恒都早了十年去。

这一切的一切,自都被前朝后宫给记在了十公主的头上。

就是因为皇上对十公主这个幼女宠爱啊,才会如此爱屋及乌,叫十五岁的小额驸就已经紫禁城骑马了。

只是这话传到十公主本生额娘惇妃的耳朵里,表面上自是高兴,可是关起门来咂摸咂摸嘴,心下却是莫名苦涩的。

若说因为十公主的缘故而爱屋及乌,她这个当本生额娘的,才应该是被皇恩第一个惠及的人。可是皇上给十公主身边的人加了一圈儿的恩,无论是额驸丰绅殷德,还是和珅,甚至连带着给和珅的弟弟和琳的儿子,都可以因为赐名给丰绅殷德的关系,都可以用“丰绅”二字,定名为“丰绅宜绵”了。

原本“丰绅”二字,皇上可是只赐给与公主有关的阿哥,比如四公主之子丰绅济伦、四额驸福隆安之子丰绅果尔敏;再加上此时的十额驸丰绅殷德这些都是与公主直接相关的。倒是这个丰绅宜绵,可是已经拐了个弯儿了,却也可用这两个御赐的字去了。

就连惇妃她自己的叔叔满斗,虽说这些年也是过错不断,又是挖断东陵的风水墙,被皇上判过“斩监侯”的,也在十公主下嫁吉礼之前的一个月,看在十公主大婚的面儿上,因满斗满了九十岁,皇上还赏给她叔叔一个内务府大臣的职衔。

虽说这只是个恩衔,是个虚的,并未实授,但是至少听起来也好听啊。

可是她自己呢,她自己却也只是自从乾隆四十五年因十公主指婚而在乾隆四十四年底给复位为妃罢了。

她以为她从复位为妃那一日,终是否极泰来;尤其是在十公主下嫁吉礼的前后,她在后宫里的风头必定是头一份儿的。

可是,皇上却分明没想给她这个尊荣。她这个十公主本生额娘的风头,都被抚养十公主的容妃给抢去了

先是乾隆五十年,她四十岁的生辰。按着宫里的规矩,内廷主位从四十岁开始给过整寿。过整寿时,皇上的恩赐自要比之平常年岁的生辰赏赐要多,除了素常的赏银之外,还加恩赏的物品。

这些恩赏的物品,宫中也都有定例,一般是以九件为一单位,凑足一九、二九,乃至九九,凑齐所谓的“九九寿礼”。按照内廷主位品级的不同,所得到的恩赏物品“九数”也是不同。最高者如皇太后六十岁圣寿大庆之事,皇帝是每日呈上九九八十一件贺礼,连送五天,合计四百零五件;而皇太后八十圣寿之时,皇帝更是每天送九九寿礼,连送十一天,合计近九百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