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71(1 / 2)

加入书签

d看,下官的诊断,可妥当否”

余文仪再是刑部尚书,英廉却也是兼管刑部的协办大学士。平素刑部朝房办公,满、汉两位尚书分列左右次间办公,人家大学士才是居中明间而坐。故此管部的大学士们,统叫“中堂”,也即是说尚书们的部务,是要经大学士批准的。

英廉沉吟了一下子,目光在余文仪面上打了个转,“若依着余大人的本意,余大人此番离了内廷,又想如何做”

余文仪昂然抬眸,“若依下官的主张,自然立即前去面圣,将惇妃娘娘并无喜之事直言禀告,并将这一番悬丝诊脉、又有官女子从中阻碍之事,全都禀明皇上圣裁即是”

英廉无声叹息一回。

他也不意外,这个余文仪果然是方正之人,尤其如今年纪大了,都有了些执拗之相。

英廉左右看了看,拉着余文仪回到值房,“余大人,余大人您先别急,来先进内坐坐,将之前之事,详细与我讲说讲说。”

两人落座,余文仪将此前之事讲与了英廉。

英廉便是笑笑,“悬丝诊脉一事,余大人是外官,极少入内,见了才这样震动;不瞒余大人,我啊因是内务府的出身,这些年都在担着内务府大臣的差事,故此对着悬丝诊脉一事,早就已经见惯不怪了。”

“余大人说得对,这悬丝诊脉之法不可信,可是这是后宫啊,咱们太医都是成年男子,难不成要将他们一个个地都净身了不成那太不人道了不是,若想不那么着,便都得从中寻个两厢妥协的法子不是”

“这悬丝诊脉啊,便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其实就如余大人所说的,它就是个样子,是个障眼法儿罢了,太医尽了为主位们诊脉的职责去,可是真正要做诊断,还得是望闻问切四法皆用才行,不能单靠诊脉一途。”

余文仪点头,“所以下官说,症结不在太医身上,都在官女子身上”

英廉眼珠儿一转,拍着余文仪的手臂慷慨激昂道:“余大人在刑部为官多年,自是能明察秋毫,我当然相信余大人所说,此事的症结一不是出在惇妃娘娘身上,二也不是太医误诊,而必定是出在中间环节上”

英廉说到这儿顿了顿,语气一转,“可是余大人啊,你不了解后宫,故此这内里也有余大人不清楚之事依我看,这中间环节,也并非唯有官女子、太监们,其实还可能有旁人呢。”

“而且这旁人啊,身份更要紧,更是咱们这些身为臣子的,不能随便妄断的啊。余大人若是直接将这话回明皇上,说不定到时候反倒是余大人您自己个儿吃亏了。”

余文仪一眯眼,“下官倒不明白,冯大人所说的这如此身份的中间人,又是指谁”

后宫秘辛,自有争斗,余文仪自然想到其他内廷主位身上去了。

比如说,方才英廉去见的两位贵人

可是那两位贵人都是入宫多年,且直到如今依旧只是贵人位分,如何能影响到惇妃身上去

见余文仪神色之中颇不认同,英廉便叹了口气,“余大人请随我来,一看便知。”

英廉带着余文仪出了惇妃的寝宫,到了水畔。

惇妃这会子也已经早到了水边儿,就坐在水榭之上,拿了鱼食在喂水中红鱼。

“额娘”

这时一个清甜的嗓音远远传来,余文仪转眸去看,正是十公主玩儿得高兴了,从远处飞奔而来。

惇妃忙转过身去伸出手臂,却也叮嘱,“别急,慢慢儿来”

此时的十公主刚虚龄三岁大,粉雕玉琢,娇憨可爱。

十公主一直奔到惇妃身前去,一把抱住惇妃,“我捉住额娘了,我也抱住弟弟了”

英廉无声地转眸,幽幽盯住余文仪。

水光荡漾,笼罩住那一对身份尊贵的母女。水光也折射到了余文仪眼底来,叫余文仪自己也分不清,这光是来自水上,还是那对母女的尊贵身份。

余文仪深吸一口气,凝注英廉,“冯大人的意思是”

英廉叹了口气,“去年六月,顺妃娘娘传遇喜。内廷主位们之间的争斗,余大人想必也听说过,故此惇妃娘娘便也心心念念,求佛念经,想要也再怀上皇嗣。”

“彼时十公主尚在惇妃娘娘身边抚养,镇日见惇妃娘娘祈求心愿得偿,彼时刚过一周岁的十公主也不懂别的,只知道想帮额娘完成心愿。故此每次见到惇妃娘娘,必定说惇妃娘娘肚子里已经有弟弟了”

“惇妃娘娘心愿成了执念,她自然是希望也心愿达成的。偏十公主每次都这样说,余大人也知道,民间都说小孩儿的眼睛净,能看得见大人看不见的东西。也恰好惇妃娘娘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十公主又每日都说看见了弟弟,故此惇妃便一日一日的越发坚信她自己是怀上了皇嗣,而且是皇子”

余文仪倏然眯起眼来,“这是惇妃娘娘自己说与冯大人您的”

英廉摇头,“自然不是。是我这几个月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断定”

第2665章十卷34、该当何罪5

英廉的话,余文仪自不至于听不懂。

余文仪便笑了,垂下眼帘去,“冯大人,您是想说,惇妃娘娘本没有胎,却是叫十公主给硬生生说出来胎不成这样大的事,怎么能都推到小小公主身上去”

英廉略作思忖,“又或者惇妃娘娘原本是有胎的,不然你瞧惇妃娘娘怎么会有喜形,且太医们众口一词都说有喜呢,对不”

“我呢是不懂医,比不得余大人您与太医们,但是我好歹也七十岁的人了,倒是懂些人之常情惇妃娘娘的脉案中载明,惇妃娘娘是从上个月、到这个月,方荣分行后,外形不显,内形觉微小不动的。若以人之常情来推断,惇妃娘娘的胎若当真是没了,那也是在这时候的前后。”

“那不也就是上个月到这个月的事儿么,余大人,惇妃娘娘必定是不愿相信孩子带了这么大,即将临盆了却没了;更何况十公主年岁小,不懂什么胎儿突然没了的道理,这便每日还都过来跟额娘肚子里的弟弟说话儿那惇妃娘娘自然更认定了胎儿还在,只是不长个头儿了而已,余大人您说,对么”

余文仪也有些皱眉。

“冯大人,您说的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下官还是认为,惇妃娘娘身边儿的官女子两边欺瞒的可能更大。”

英廉笑了笑,“余大人啊,余大人是外官,且是汉臣,不了解宫内的规矩。余大人且听我说几句:宫内的官女子,首先都是内三旗下的出身,她们当日满了十三岁挑选的时候儿,首先是我们这些当内务府大臣的初看,继而内廷主子们还要复看,甚至就连皇上都要亲自再复看”

“余大人啊,但凡能选进宫来的官女子,你看看,中间便也牵连着这样多的人呢。就更何况说,每个女子送进宫来挑选的时候儿,她们各自母家所在的佐领,官员们都要具结作保,以示此女子人品端正这若是官女子当真在宫中获罪,那就绝不只是那官女子自己一人,或者她自己母家的罪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