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23(1 / 2)

加入书签

d帝身边推,这便当皇帝起身更衣,皇太后忙道,“凌之啊,你跟着你万岁爷去,好好儿伺候。”

至偏殿,自有为魏珠和如意他们上前来伺候,皇帝叫惇嫔在外间等候。

隔着落地花罩,惇嫔倚帘而立,吞吞吐吐道,“妾身心中倒窝着一件事,想要启奏皇上,却还有顾虑这便一直隐忍至今。”

皇帝轻哼一声,“此时此地,倒没外人,你说就是。”

惇嫔又犹豫了下道,“皇太后都说妾身就是个有嘴无心的”

皇帝笑了,在内道,“皇额娘说的自然没错。凌之,朕也知道你是个爽朗的性子。朕就喜欢你快人快语,倒不拘泥。”

皇上竟然夸她

惇嫔激动之下,这便冲口而出,“九月的月食过后,妾身曾经听见顺嫔与兰贵人说起,月食对应中宫,是皇贵妃娘娘失德”

“她们还说,这回是上天示警,月食之亏那么大,说不定便预兆着皇贵妃娘娘九月里那场病是熬不过来了她们还说,若皇贵妃不在了,那她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落地花罩内,皇帝听完惇嫔的话,无声地勾起了唇角。

他没说错,他是真的挺喜欢惇嫔的“有口无心”的。

这样的话,顺嫔和兰贵人不会到他面前来说;那两个钮祜禄家的格格,便是想说这样的话,她们也会选择到皇太后面前去说。

这便在顺嫔和惇嫔之间,他宁愿选惇嫔来当他的“心上人”。

“是么顺嫔若敢如此说,那她当真是大逆不道”皇帝散着领口走出来,一双眼紧紧盯着惇嫔,“朕要治她”

惇嫔一见皇帝散着领口就出来了,可见之前是听了她的话就急了。

惇嫔下意识上前,想要向皇帝的领口伸出手去却终究没敢,两只手悬在半空里,十分的尴尬。

皇帝唇角轻勾,“过来,替朕将领口系上。”

惇嫔激动得手都颤了,小心翼翼上前,帮皇帝扣好了领子。

皇帝一双黑眸紧紧凝视着惇嫔,“朕需要人证。若朕要你当面将这话再说一遍,叫顺嫔无法抵赖,凌之啊,你可愿意”

惇嫔是当真吓了一大跳。

虽说皇上就在眼前,皇上主动叫她帮着扣领子的亲昵,叫她心内腾起一把热火,险些就要答应了。

可是她回头再一想自己的处境,心还是冷静了下来。

她深蹲在地,“回皇上,不是妾身不愿奉旨,而是,而是妾身怕皇太后她动怒。”

皇帝长眉陡然跳起。

惇嫔一个冷战,膝头一软,已是跪在地上。

“还望皇上体恤顺嫔出自钮祜禄氏,与皇太后同宗同祖又皇太后宫内人都说,顺嫔的相貌像极了皇太后年轻时候的模样故此皇太后对顺嫔一向爱怜有加”

“妾身也是在皇太后跟前伺候的,妾身深知皇太后对顺嫔的爱护之情”

皇帝轻哼一声,点点头,“你这些话,朕也不意外。况且,顺嫔晋位为嫔在先,你则也是在顺嫔的心意之下,才能复位贵人,以至于才有后来的进封嫔位。”

“凌之啊,你这算知恩图报,朕能体谅。”

皇帝难得如此慈祥温煦,倒叫惇嫔心下庆幸,眼圈儿便也跟着红了。

“妾身谢皇上。”

皇帝却冷不丁话锋一转,“其实朕也不是想要难为你,非要你在顺嫔面前去对证朕也有朕的不得已。朕也没想到,你和顺嫔两人,竟然在朕面前说了几乎相同的话去只不过针对的,正好相反。”

惇嫔一个激灵,高高仰头,“妾身愚钝还请皇上明示。”

皇帝不慌不忙坐下来,将惇嫔系好的领口又解开了。

“朕是说,你方才在朕面前说顺嫔的那番话,实则顺嫔也在朕的面前说过,不过她说是你对皇贵妃有不敬之意。”

惇嫔一个寒颤,已是泪珠儿滚下,“皇上,妾身冤枉啊妾身与皇贵妃娘娘同为汉姓包衣的出身,皇贵妃娘娘的母家,与妾身的母家,老家也都是盛京,然后追随主子从龙入关的呀”

“在这后宫里,汉姓包衣女的生存原本不易,妾身心里将皇贵妃娘娘当做倚仗和榜样尚且不及,怎么会诅咒皇贵妃娘娘去”

皇帝认真地点头,“你说得有理朕也这样想。”

“不过呢,顺嫔也说了,你叔叔满斗是马栏镇总管,管的就是东陵的地界儿。故此今年孝贤皇后陵、纯惠皇贵妃园寝破败之事,也有可能是你授意了你叔叔做的手脚就为了应和月食之说,坐实了皇贵妃失德的传言去。”

皇帝拢了拢袖口,“你们两个都是年轻的嫔位,都是朕的新宠,也都是皇太后亲自教出来的朕自不能厚此薄彼,偏听偏信。”

“朕便想着,不如将你们两个都叫到一起来,在朕的面前来当面对质一番。到时候谁真谁假,又或者是这当中你们二人彼此有什么误会去,倒可都说个明白。”

皇帝说罢朝惇嫔眨了眨眼,带着一点孩子气,“朕也不瞒你,顺嫔一听就答应了哟,她已经做好准备了,就等你了。”

惇嫔便又是一个激灵去。

她不是怕顺嫔,她也对自己的辩才颇有信心她真正怕的,是顺嫔背后的皇太后。

她若当真与顺嫔当面对质,那皇太后就会知道她并非真心实意支持顺嫔,就也等于她没将皇太后当初的警告放在心里去过这对质一起,她怕她自己就彻底失去皇太后的心了。

皇帝眯眼俯视着惇嫔,关切地问,“凌之啊,你这是怎么了,很冷么”

皇帝说着蹲下来,用自己温热的大掌覆在惇嫔肩头,“别怕,一切都有朕呢。”

“就算顺嫔有皇太后护着,你也还有朕呢。朕会护着你去”

第2600章九卷63、越发紧锣密鼓起来

皇太后圣寿前几日,皇帝罕见地下了一道谕旨。

谕旨中明言,从前皇帝祭天行礼之时,都是在祭坛之外就下御辇,然后步行到寰丘祭坛前的拜位上的。

可是从这一年起,皇帝打算自己给自己改了规矩去,不再步行那么远。

皇帝解释这原因是“今自念春秋已越六旬,其于动容周旋,差不能及前”。

一向身子强健,从不显苍老之态的皇帝,却在这一年忽然公开承认自己老了这道旨意下得,别说前朝后宫都是惊讶,便连婉兮也觉意外。

此时的婉兮都还不知道,便如这一年年初君臣联句用了耕织图为主题一样,皇帝此时自己服老,已是在悄然为明年立储之事做铺垫了

唯有皇帝服老,立储之事才迫在眉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