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007(1 / 2)

加入书签

d上。她愿意用自己的衣裳,将女儿颊上的泪,全都擦干。

小七随着白果去了,婉兮抽了抽鼻子,依偎进皇帝怀中,将脸埋在皇帝的礼服里,无声地哽咽了一会子,这便打起精神来,与皇帝再一同过问接下来小七跟随拉旺回超勇亲王府的仪仗等。

内务府早在皇子福晋暨近支王福晋、贝勒、贝子夫人内,八字相合无忌者,钦命送亲。

送亲之后便是合卺。又以大员命妇,陪送以内管领妻及随从妇女来抽,同样都是选用年命相合无忌者。

而这一路导从及各执事,用内务府官四人、内管领二人、护军参领二人、护军校二人、护军二十人,均由内务府拣委。其合卺设宴,用羊九、酒九瓶,宴席以夫妇偕老之内管领办理。

婉兮亲自料理好这些,终是亲自目送女儿登上喜轿而去。

就在小七送行的仪仗煊赫隆重朝超勇亲王府邸而去时,京师城门,正有一骑飞驰而来。

马上正是已经几个昼夜没有合过眼,一路上只换马而未曾换过人的福康安。

他是为父亲之死,从西南折返,疾驰而归;却还是赶在小七出宫之时,奔入京城来

这一生,也只剩下还能这样远远目送她远行。

这一生幸而还能来得及最后目送她远行。

是阿玛溘逝而去,却也正是因为阿玛的溘逝,才叫他能从西南疾驰而归,才能还来得及远远望一眼她大红喜轿的背影去啊。

七月二十七日,皇帝回到紫禁城,又在保和殿再度因小七下嫁,赐宴拉旺父亲、亲族,以及大学士、尚书等重臣。

这次因是在紫禁城筵宴,且是在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故此一切仪轨更为严谨。

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保和殿檐下,设丹陛乐于中和殿后檐下,俱北向。入宴之宗室王公、内大臣、侍卫及执事官员,俱穿带补服的蟒袍;其执事之拜唐阿人等,俱穿蟒袍。

张黄幕、设反坫于中和殿后阶下正中,台盏壶卮皆具。尚膳总领内管领,设御筵于宝座前正中稍远,内大臣、内务府大臣、礼部、光禄寺堂官共视豫设各席,陈肉于盘。

是日,鸿肪寺官引额驸拉旺,并拉旺族中人员俱朝服,先诣皇太后宫慈宁门前,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引至保和殿丹陛上立,入宴之王大、臣侍卫各就班次立。

届时,礼部堂官奏设宴齐备,皇帝具龙袍衮服,御保和殿。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皇帝升宝座,乐止,鸿胪寺鸣赞官赞排班,鸿胪寺官引额驸并族中人员排班,鸣赞官赞行三跪九叩礼,丹陛乐作,奏“治平之章”。

礼毕,乐止,鸿胪寺官引拉旺并拉旺族中人员入班次,与众俱行一叩头礼,坐。

护军参领膳房总领移御筵就近,丹陛清乐作,奏“海宇升平日之章”,尚茶官进茶。皇帝用茶时,众俱于坐次跪,行一叩头礼。茶毕,侍卫进前散茶。众俱于坐次行一叩头礼。饮毕,复行一叩头礼,坐。

乐止,展席幕,掌仪司官就反坫取捧台盏壶卮,由中路进,丹陛清乐作,奏“玉殿云开之章”。众皆起立,进爵大臣出,释补服,于殿门槛外西旁东向立,掌仪司官上殿阶,在槛外东旁西向立,鸿胪寺堂官引额驸并伊族中人员出,至阶下两旁排立,掌仪司官酌酒,进爵大臣进前跪,额驸并伊族中人员在殿阶下两旁跪,众俱于各坐次跪,掌仪司官跪举爵,授进爵大臣毕,起退,进爵大臣接爵起,由中阶升,由西边进御座侧,跪进爵。

皇帝受爵,进爵大臣起,由西阶下,复至原跪处跪。皇帝用酒时,进爵大臣行一叩头礼,众皆行一叩头礼,进爵大臣起,仍由西阶升,跪接爵,由中阶下至原跪处跪。掌仪司官进,跪接爵,退。众先起立,掌仪司官以金卮酌酒进,立赐进爵大臣酒,进爵大臣跪接,行一叩头礼。饮毕,掌仪司官立接卮退,进爵大臣行一叩头礼。起加补服归班次。鸿胪寺官于赐进爵大臣酒时,即引额驸并伊族中人员行一叩头礼。乐止,众皆行一叩头礼,坐。

皇帝用馔,中和清乐响起,奏“万象清宁之章”。恩赐食品于两边毕,尚膳官进肉馔,分赐众毕,进反坫,乐止,御前侍卫奉酒置御前桌上,领侍卫内大臣监看侍卫授酒,众接酒叩头。饮毕,复行一叩头礼。

接下来则因拉旺是蒙古人,殿中再奏起蒙古乐歌。奏蒙古乐歌毕,反坫,御筵俱撤掉。

众皆起立,鸿胪寺官引额驸并族中人员至原行礼处,听赞谢恩,行一跪三叩头礼。

这一次隆重的保和殿赐宴才告礼成。

保和殿赐宴是男人们的筵宴,在后宫里也有另外一场给女眷们的赐宴。

这场赐宴就在婉兮的寝宫储秀宫举行,另外还有给拉旺祖母辈老人家们在慈宁宫,与皇太后共同的一场欢宴。

皇太后、皇帝、皇贵妃这三宫,这便是每个宫里都设一场筵宴去了。

因为小七下嫁的喜气儿,终于将七月十三日和亲王弘昼与九爷傅恒两人同日薨逝的悲伤冲淡了些去。

带着这样的喜气儿,八月来临,皇帝终于可以松下一口气来,拂开那些悲伤,好好准备自己的六十岁万寿庆典了。

八月,鄂对等回部年班伯克十七人进京入觐,还有霍罕的使者一并进京,恭祝皇帝六十岁万寿。

皇帝高兴,在同乐园赐宴。

由此,皇帝的六十岁万寿庆典终于正式拉开了大幕。

鄂对伯克又能进京来,虽说这一次没有热依木夫人同行,婉兮也自是高兴的,亲赐下许多物品,请鄂对伯克离京回乡时,带回给热依木夫人去。

在这一片喜庆的气氛里,婉兮却还是看得出,皇上今年并不能如往年那般的由衷欢喜。

除了平定缅甸的失利,以及和亲王与九爷的薨逝之外,婉兮担心还另有缘故。

这日皇帝奉皇太后也到同乐园看戏,婉兮侍奉在畔,趁着这股子欢喜劲儿,婉兮便在歇晌的时候儿,委婉向皇帝询问。

皇帝还是想隐瞒,可是瞧着婉兮那双澄澈的眼,便还是叹了口气,从实道来:“今年小金川亦有动静。”

婉兮的心下也是咯噔一声。

这前朝的事儿啊,一向是如锁链一般相连,一环套一环。朝廷在缅甸一事上用兵失利,这便果然还是引发了连环的反响,叫小金川也以为朝廷可欺,这便再度动了反逆之心了。

若此,便也怪不得皇上在这万寿之月,在之前都已经将阿桂父子重罚之后,皇上忽然又下旨,再惩阿桂去:“将阿桂所有领侍卫内大臣、礼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职,均著革去。著以内大臣革职留任,办副将军事,令其自效。”

皇上这么对阿桂,真是有些狠了去。

婉兮知道阿桂心有委屈,可是此时九爷已经溘逝,另外那位副将阿里衮也为国捐躯了皇上不拿阿桂是问,又待如何呢

可是婉兮也更明白,皇上如此对阿桂,也还是因为九爷的溘逝,与金川之乱的叠加袭来。

当年的大金川之战,与今时的平定缅甸之战,何尝不是如出一辙去都是久而不决,皇上连斩数人,最后不得不用到九爷

当年的九爷赢下了大金川之战,为朝廷、为皇上立下了这份功业,也维护了朝廷和皇上的颜面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