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732(1 / 2)

加入书签

d在了他身上,从此一生追随,从未有半点后悔。

这陷入情网的人啊,尤其是情窦初开的男孩儿、女孩儿们来说,最可贵的何尝不是那一股子执迷不悔的心意啊

婉兮想到这儿,心已然全都硬不起来了。

她轻叹一声儿,“傻孩子,我的话你听懂了么我虽骂过你了,却从未说过不帮着你们。既然这会子时机不对,那你该好好儿地成婚行礼,便去办你该办的事儿去。我这会子不准你见翠鬟,也不是说永远不叫你见了。”

“便叫接下来的一段光景,也作为你们两个彼此之间的一个考验吧。看看你一段时光之后,是否恋慕她如初也叫她沉下心来想明白,是否愿意委屈她自己,在你成婚之后,还愿意到你所里只当一个使女去。”

“我也得需要这光景,来寻时机委婉地劝你皇阿玛指婚不是”

婉兮目光慈祥。

“若有情,岂在朝暮若长情,终成眷属。”

第2381章七卷66、终于耐不住了寂寞八千字毕

皇八子永璇,这一日在“天地一家春”中,与心上的人儿咫尺天涯,泪洒当场。

临去,他还是郑重将自己亲手抄录的

“这本石头记,又名红楼梦,便是儿子与翠鬟私相授受的信物儿子原本藏了个小心眼儿,想借这书里的故事,委婉表达儿子对她的心迹。”

“便是想着一来担心她年纪还小,或许情窦尚且未开,待得她看完了这本书,便也必定懂了情为何物;二来,这书写得当真勾人心魂,儿子便想着,借着它来引得翠鬟不时朝儿子那边去”

“可是今日,令额娘的话如当头棒喝,又如醍醐灌顶,叫儿子明白了此时的莽撞;更是完全每层顾及到她的感受,险些强行将自己的情愫塞给了她去,却要将她推入未来那般不可测的境地去”

“是儿子错了,儿子对不起翠鬟,也对不起这本书。”

永璇说着,一时之间更是双泪长流。

“儿子明白令额娘的心意,儿子遵从令额娘的教诲便从今日起,不再来求见翠鬟,不再为难于她。儿子便要从今日起,又好长一段日子见不到她;儿子又如何舍得,再叫她惦着这话本子接下来的故事,那么长久去“

“故此,儿子这便将这

这本书尹继善曾送给他一套,他也从明义那边儿又得来另外一个修改的版本,归拢在一处,他自己看过就罢了,却还没想过要亲自动笔去抄录。直到遇见了翠鬟,直到那一份情愫击中了他的心,叫他找到了与红楼梦中契合的心境,他这才动笔亲自抄录。

一百二十回,一笔一笔抄来,对一个日常功课十分紧的皇子来说,实属不易。他当日给了翠鬟那些之后,后头的那些原本还没动笔抄写。

是这回翠鬟从二月间找过他一次之后,他说好了十日之后再见,却再没见她芳踪;他心急如焚,却也知道九公主种痘,此时不宜他上门造次的这几十天里,为抗拒相思,他方将那后面的一百多回一字一字抄完。

那时候,他才更加明白了曹雪芹写作这本书之时,那字字泣血、笔笔含泪的心痛。

如今却要将这满纸的心酸,一次性都交付出来,却尚且不知这番交付终究能不能得来伊人的回响这一刻的心下既有壮士断腕的悲壮,又有孤注一掷的坚决,更有太多太多的憧憬和期盼,以及,仿佛心都被一下子掏空了一般的彻骨的渴念。

其实不过是这么一本话本子,再沉重又有多少页呢可是他一个皇子,却只觉两只手都举不动,这一刻他全身都如难以负荷一般,簌簌轻颤。

他害怕尽管不想承认,他却也知道,那是害怕。怕这份情缘,在这一次性缴付的时刻,便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没有了下文。

婉兮也是心酸,叹口气接过来,“你放心,我自当会转交给她。”

这一百二十回的话本子,从之前的零揪,到此时的

婉兮亲自送永璇出来。

这一路虽是三进的院子,可是其实路途却算不得有多长。可是这一段不长的路,永璇却走得艰难。

他几乎是一步三回首,每一次回首便都是极力想将目光放长、放远,恨不得能穿的透这宫墙、窗棂,看一眼他心心念念的人儿。

婉兮心下明白永璇的缘故,却也总不想叫宫里众人都看见了他的失态。

婉兮这便刻意问些话题,岔开他的心绪。

婉兮道,“我也不瞒你,这本红楼梦我也看了。同样觉着好看。说来机缘巧合,伦珠也认出了上头有傅二爷家明义的题诗这话本子,该不会是明义写的吧”

永璇这才不得不回神,忙躬身道,“令额娘误会了,这书不是明义写的。上头之所以有明义的诗,是因为儿子手里得着的抄本,有一份儿就是从明义手里来的。明义是孝贤皇后的侄儿,如今又是宫里的侍卫,与儿子们交往甚密,故此明义有什么好东西,也都没忘了跟儿子们分享。那些诗是是明义看书的时候儿,看到了高兴处,自己动笔题写在书页之上的。他甚为这些诗文得意,还汇总成了题红楼梦二十首。儿子见其中有些诗文尚好,便也在抄写的时候儿,一并抄录了下来。”

“哦,”婉兮点点头,“那我便忍不住好奇,这话本子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从那书里的气派来看,不是王孙公子,也应该是出自世家名门。”

婉兮眸光轻转,“且他的话本子都能送进明义手里去,甚至还能转入你这位皇子的手里来,那这个人的身份,就更注定是你们身边儿的人。”

婉兮如此敏锐,永璇已不敢相瞒,忙躬身低声答,“是织造曹家的公子。儿子等都尊称一声曹子雪芹。”

婉兮微微扬眉,“哦江宁织造的那位曹家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佐领的那个曹家他是曹寅的孙儿辈”

曹寅的母亲曾为康熙爷的保母,曹寅便也自幼就与康熙爷情分深厚,堪称“奶兄弟”。提到这个曹寅,提到曹家在江南数十年的煊赫去,便自然会关联到康熙爷去。

“正是。”永璇恭恭敬敬答。

婉兮便也轻舒了口气,先是点头,含笑赞道,“怨不得能写出这般的气度来,原来是曹家的儿郎。他们曹家在江南经营数十年,当年康熙爷宫里头用的江南贡品,哪一件不是他们家亲自经手拣选了送进宫来的故此啊,宫里能见的,他们家里早见过了;还有些即便是宫里头都没有的,他们家怕是也早都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