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711(1 / 2)

加入书签

d有这样的主子顾着,翠鬟的眼泪都下来了。

她便更是心下愧疚,不想瞒着玉蕤,却又解说不清楚,只能落泪摇头,“主子您就信奴才吧。真的是没事儿,奴才什么事儿都没有。”

玉蕤叹了口气,“那你总归得给我个说法儿,才能叫我放心不是”

翠鬟实在是没辙了,又不忍叫主子再胡思乱想去,这便垂下头,红了脸儿道,“其实,其实是奴才得了一本书。哦不,是半本半本也不算,也就是个开头儿。”

“因正是要到精彩的地方儿,可是后头却没了,奴才这便有些茶不思饭不想,便连在主子跟前伺候,也有些神不守舍了。”

翠鬟说着急忙起身,就要给玉蕤下跪。

“奴才知错了,主子罚奴才吧。”

玉蕤听着也愣住,旋即便是抬手捂着嘴笑开了。

“我当是什么,原来是这个咳,就这么点事儿,你何至于要这样儿”

玉蕤不由得眯起眼来,“咱们永寿宫里啊,为了一本好书就茶不思饭不想的,你哪儿是头一宗呢当年啊,咱们令主子看那狐说先生的笔记,那也是等得抓心挠肝的。”

翠鬟给的理由叫玉蕤放下了心,玉蕤便反倒走神了,“对了,说起来啊,狐说先生的笔记好些日子都没见了。也好在咱们令主子此前是在养育着十五阿哥,也暂且没顾得上这事儿。如今都十二月了,那狐说先生又忙什么去了”

听自家主子已经说跑题儿了,翠鬟这才悄然松了一口气。

不过玉蕤旋即又收回了心思,对翠鬟道,“既然你手里有那么好的书你拿给我也瞧瞧”

“啊啊”翠鬟都给吓着了,抬眸盯着玉蕤,都说不出话来。

不因为旁的,就因为那书不是刊印本,而是抄本。八阿哥送给她看的抄本,一看那笔迹就是八阿哥亲笔抄写下来的。以八阿哥与自家主子和令主子的亲近,那书只要往眼前一摆,就什么都露馅儿了。

玉蕤诧异地盯着翠鬟,“哎哟你个小蹄子,还舍不得了是怎的还是说你那书,是不该咱们看的,嗯”

翠鬟登时满面通红,连忙摆手,“没有没有至少到奴才看的这一段儿,都是说神话故事,佛道仙人的,没有什么不该看的。”

翠鬟垂首使劲儿想理由,“只是内里有一段儿,一位小小姐在看灯的时候儿被坏人拐走了,忒叫人伤心了。奴才看完那一段儿,哭了半个晚上呢。奴才便舍不得给主子看,可不想叫主子在这大年下的也盯着两个哭红了的眼泡儿去,也省得旁人又要拿捏主子去。”

玉蕤听得都乐了,轻拍了翠鬟一巴掌,“说得像那么回事儿似的只是,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性子么你都说出那故事有多么动人了,我哪儿还放得下了”

玉蕤轻推了翠鬟一把,“赶紧去给我拿来去我这会子心下都痒痒了。”

翠鬟被吓疯了,不敢再违拗主子,又不敢叫主子发现实情,这便赶紧跑回自己的耳房。

跟做贼似的,将门急忙掩了;这便掏出石头记来,赶紧坐下抓住纸笔来,奋笔疾书她得自己先抄下来,才敢捧去给主子看。

可是主子要得急,她这么用手抄,这一时之间能抄得多少字儿去呢

可是又别无其它的法子,她便只能硬着头皮,也不管字迹好坏,只管囫囵地抄写下去罢了。

好容易抄完一章,这才得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捧了去给玉蕤。

殊不知,她去这“一会儿”都已是半个时辰了。

幸好玉蕤与她们的情分深,也没追究,只是坐在炕沿儿上含笑瞟着她,“小蹄子你有幺蛾子叫你立时取来,结果取了半个时辰。”

“知道的,是你取旁人写的书来;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自己躲起来现写的呢”

翠鬟心虚地直搓手,想将手指缝儿里沾着的一点墨迹赶紧给搓掉了。

“哪儿能啊主子法眼,那里头可是个男人的少爷的故事。奴才是女子,可写不来那男人的口吻,足见那写书的人是个爷们儿才是。”

玉蕤这便垂首去看那书。这一垂下头去,便再没抬起头来,神儿都被那书给吸过去了,也顾不上再盘问翠鬟了。

翠鬟觑了个机会,赶紧给翠衿使了个眼色,她自己先溜了。

没旁的,赶紧回去继续抄写接下来的几章才是。

承乾宫里,永琪来请安。

愉妃与儿子说话,自然话题离不开皇太后圣寿那天,皇后与令贵妃、舒妃之间的那一场争执去。

不过后宫的争斗已经不是焦点,真正的焦点,自然是在那一场争斗所代表的皇子们之间的争斗去。

终究,皇上都已经五十岁了。这宫里往后的岁月,已是属于皇子们的时代了。

“那永璂仗着是嫡子,在上书房里早闹出不少的动静来,我也听见过不少。只不过上书房那帮师傅、谙达们,都忌惮着皇后和永璂嫡子的身份,不敢报给皇上知罢了。”

“便是皇上拨冗去上书房看皇子们的功课,那些师傅、谙达们也自然都拣好的说,将个永璂夸成一朵花儿一般。就算皇上要亲自考问功课,那些师傅们也都在旁冲皇子们对口型呢。”

永琪轻哼一声,“可不是便是在箭亭练习骑射,永璂但凡射不中,或者落在永瑆他们下头,便必定要发脾气,整治谙达的。教习骑射的谙达们无奈,只得悄然将他的箭在靶上给挪到靶心去。每次与永瑆竞射,谙达们都判永璂赢。”

愉妃也是冷笑,“怨不得永瑆那孩子,那么大的怨气也是,这才九岁大的孩子,谁不是心高气傲的时候儿,竟能被永璂欺负成那个样儿。”

愉妃垂首顿了顿,“若此说来,便也难怪舒妃竟然能放下当年的恩怨,回头又去找令贵妃,联起手来了。”

永琪眸光如静静的水波,“那一场争斗虽然与儿子无干,可是儿子倒也从中汲取教训。儿子这会子已经在勤于修习回部语言。相信过年的时候儿,皇上召见回部伯克,儿子便可在回部伯克们面前,小小展示一番了。”

愉妃不由得惊讶,“你已在悄然学回语”

永琪含笑凝望母亲,“是,儿子倒是听出了令娘娘的心意所在今年若说什么旗下话最该学,那自然是回语。”

“如今回部平定,可是朝廷与回部之间,最头疼的便是语言与习俗的不通。便是内务府下编入了回人佐领,可统共人数也不多,选不出多少通译官来。这会子朝廷最需要的,就是多一些精通回语之人。”

“额娘忘了,其实皇子学回语的规矩,是在康熙爷爷的时候儿就定下的课程。皇阿玛他都是从小习学。那儿子自然要紧紧跟从皇阿玛和皇老爷爷的教诲,将这回部的话全都学通了,也便于协助皇阿玛处理回人事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