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559(1 / 2)

加入书签

d皇后的嫡子已经进学;终究当年皇上早就说过想立嫡子继承大统

她不敢想自己的儿子若继承大统,这朝堂和天下,又将会沸沸扬扬成了什么模样去

看她哭成这样儿,皇帝又是笑,又是心疼,只得将她抱过来小心哄慰。

“哭什么呢,嗯孩子还小,时间还长,便是有什么,万事也都还有爷呢。”

皇帝轻抚婉兮的肚子,“再说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哭了这么半天,孩子也都得跟着上火不是”

婉兮伏在皇帝怀里,忍不住扬起粉拳,轻轻砸皇帝的肩头,“爷怎么能安这么个念头呢奴才本想叫小十四当个荒唐王爷就罢了。故此他想吃什么,奴才都容得他,叫他吃得欢喜就是了。”

“可是爷给了他这么个名儿,我如何还敢叫他逮着什么吃什么了去再说这名儿若是明晃晃地露出来,这叫前朝后宫怕不都猜到皇上的用意了去”

皇帝无奈摇头,忍不住啐了一声儿,“呃,怪不得小十四没长牙都啃鸡腿了,还是你私底下纵容了”

婉兮还是落泪,“虽说皇上已经言明,皇上是整个中国的皇上,是满人的皇上,也是汉人的皇上,可是终究祖宗家法都悬在头顶,不可撼动。”

“便如当年孝庄文皇后严令:汉女入宫者斩。虽说奴才是旗下人,不是民籍汉人,可是血统上仍旧是汉人的血;”

“况且,皇上忘了,奴才家是如何从汉军掉到辛者库的么奴才祖上跟从三大藩王之一的耿藩仲明身为三大藩王,耿王爷却还是因为部下私自容留逃人,触犯了逃人法,故此堂堂藩王都自缢身亡。奴才家祖上,也因为相同的罪名,被治罪,没入辛者库的呀。”

那时因为大清刚刚入关,俘获汉人充为旗下家奴。可是汉人反抗,故此逃人不断。

又因为三大藩王都为汉人,所以逃亡的汉人多投奔三大藩王麾下。

清初的逃人法之严厉,折射初清初满汉之间对立来。到乾隆朝,虽已过百年,康熙爷、皇帝都设法尽力弥合满汉隔阂,但是终究旧日的痛,依旧还在。

满人对汉人的心理优势,也依然还横亘在前朝后宫。

第2248章 262、担得起2更

婉兮说的这些,可不是儿戏。

倘若当真是她的儿子登上皇位,宗室王爷、满朝的满人贵胄们,一定会沸反盈天除非,皇上再没旁的儿子了,一个都没了。

皇帝听了,却是淡淡一笑。

“爷既然想到了给永璐取这个名儿,那这个名儿能带来的前情后果,爷心下自然都是想周全了。”

皇帝伸手轻抚婉兮发顶,“总归,你放心都是。万事还都有爷呢。”

皇帝拥着婉兮,目光放远,“便是将来有爷百年那一天,爷也不会单单只扔下一个空空的皇位给咱们的孩子去,叫他独自承受前朝后宫的非议和压力去。爷会陪着他,亲眼看着他羽翼渐丰,亲眼看着他便是离开了爷也能有本事镇抚住所有人,爷才撒手。”

“总归,咱们的孩子得到的什么,都是爷自己愿意给的。谁不服,谁不满意,都尽管来找爷说”

皇帝垂首,轻轻亲了亲婉兮额头。

“爷知道你担心。可是,你这会子已经不是小丫头了,你三十已过,爷也快五十了。到了这个年岁,凡事便不能不往将来多看几步了。便是担心和害怕,到了这个年岁,也不能再怕了。”

皇帝说着也是轻叹了一声。

“皇祖父寿终六十八岁,皇考更是在五十八岁上便已升天而去爷马上就五十了。九儿,爷不知道自己将来天寿能有多少年,可是到了这个年岁,便不能不为将来,提前做些考量了。”

婉兮的泪,一点点地停了。

皇上的话,刻在她心尖儿上,有点疼。

大清入关以来,历代先帝的寿数都不算高,顺治爷就不说了,康熙爷也才活到六十多岁,雍正爷更是还没到六十岁若以祖父和父亲的寿数来推算皇上的天命,自然也就在这两个数字仿佛的模样。

那么皇上这会子快五十了,是当真要为将来预备了。

婉兮霍地坐起来,举袖狠劲将面上的泪痕都擦掉。

“奴才不哭了,奴才也不怕了爷说得对,便是再担心害怕,可是都到了这个年岁,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奴才再哭,那就丢人了。”

“奴才得坚定下来,奴才得帮皇上,为咱们的孩子撑起头顶那一片天来。”

既然四爷决心已下,那四爷要交给她儿子的,便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重担这副重担,要挑起整个大清江山啊

故此她能请辞荣耀,却不能推诿责任。

她的爷,既然倾向她的儿子,而此时儿子年纪还小,那她作为母亲,就得先替儿子将这副担子一点点儿抬起来。

皇帝这才笑了,“做好准备了那好,爷明儿就将永璐这名儿交给宗人府去,在玉牒里注册。”

给皇子取名,这么大的事儿,终究是要事先知会给皇后的。

次日到翊坤宫里请安,婉兮虽说早得了那拉氏的话儿,不必每日都到;可是她心下知道今儿必定要议论此事,她放不下心,这便还是来了。

“永璐”那拉氏望着众人笑,“璐,自然又是美玉。还做旁的什么解呢,我汉学不好,到要听你们都来帮我解解。”

第2249章 263、小鹿儿3更

众人的目光便都朝纯贵妃、婉嫔、语琴等汉女出身的主位身上泼去。

纯贵妃位分仅次于那拉氏,她不说话,旁人自是也不便说话。

纯贵妃抬眸望了望众人,便是淡淡一笑,“皇上给皇子取名,都是玉字边,便个个儿都是君子如玉的意思了。”

“我啊,还真是对咱们皇上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进宫之前,是怎么都不知道,这世上原来有这么多代表美玉的字儿去。如今宫里的皇阿哥这就十几个了,除了皇阿哥之外,外头还有多少近支宗室家里这一辈的孩子,也都用这样的字儿去啊。”

“不说远的,便如和亲王家里的几位阿哥:永瑛、永璧、永瑸这便跟皇阿哥们一样儿,个个儿都用这样玉字边儿的字儿呢可是这么多的孩子里啊,竟然没有一个用重了的”

“这还得不算上,日后咱们宫里、宗室家里还要陆续诞生的这一辈其他的孩子去呢”

纯贵妃说了这么些,最后叹了口气,“皇上这才学,我便是出身江南汉大臣家,却也难望项背啊。便如这个璐字,看着倒是简单,可是搜肠刮肚地回想起来,这个字儿却是生僻,便是古书之中,见到的机会也少,这一时之间倒除了是美玉之外,想不到旁的用意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