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491(1 / 2)

加入书签

d

皇帝又在圆明园中过完了八月十五这一天不仅是中秋,也更是七公主的“大满月”。

按着宫里的规矩,皇帝和皇太后已经在小满月赏赐完毕,大满月便不再赏赐了。可是后宫嫔妃们,上自皇后那拉氏,下至常在、答应们,还是按时送来了贺礼。

这一次那拉氏赐下的是:金镯四个、银镀金铃铛一份、兜肚两个、鞋袜四双。

这一天,七公主也正式第一次剃头。

按着满人的规矩,便是皇女也是要剃头的,额前的胎发剃去,待到要出嫁之前才正式留头。

守月姥姥王氏和徐氏,亲自动手替七公主“篦了头”,便是将七公主额前的胎发全部剃了去。瞧着额头光光的闺女,婉兮这颗心下,当真是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儿了。

婉兮虽说也是内府旗人,可终究是汉姓人。便是从小也按着旗人的规矩梳头,可是额头好歹没都剃了,还留着刘海儿。可是自己的闺女却是大清的皇女,便自然得按着传统满人的法子来办,婉兮心下便止不住有些伤感了去。

忻嫔也来送贺礼,瞧见了婉兮的黯然,便笑着上前挽住婉兮的手臂,眨眼道,“七公主终究是令姐姐的闺女,眉眼上倒更像个汉人。这样汉人的眉眼啊,当真还是应该按着汉人的发饰模样来梳头才好看瞧瞧这会子,其实当真有些不适合七公主。”

忻嫔瞟着婉兮,“令姐姐心下难受了吧那令姐姐何不向皇上求个恩典,便叫七公主以后也按着汉人的头发来梳,便如庆嫔、怡嫔在宫里那般似的可别再叫七公主遭罪,何苦也这样剃头了去呢”

婉兮深吸一口气,抬眸静静凝注忻嫔。

从表面上来听,忻嫔的话仿佛还有些道理。终究忻嫔才是正儿八经的镶黄旗满洲的出身,六公主便是剃了头,看着也并不扎眼;而小七当真是眉眼清秀灵动了些,更像汉家女孩儿。

可是这话若往深里想,婉兮便不能多防备一层了。

婉兮心下平静下来,便是扬眸微笑,“忻嫔想多了。七公主是我的闺女,可更是皇上的皇女。小七便如六公主一般,是皇家公主,将来旗份上也自然是镶黄旗满洲第一参领下。”

“同为我大清皇女,若有人非要怂恿着梳什么汉人发饰倒不知道这人是不将皇女的身份放在眼里,还是不将皇上的血统放在心上啊”

忻嫔一怔,旋即便也一笑。

“令姐姐的话说得好重,小妹当真承当不住呢小妹哪儿想那么多呢,只是为七公主着想罢了。小妹就是觉着,七公主还是梳汉家的头发才更好看;可是这会子剃发之后瞧着呀,啧啧,不是连令姐姐自己也不忍心看了么”

婉兮却响亮一笑,“在一个本生额娘的眼里,自己的孩儿哪里有不好看的时候儿去我可半点没觉着我的小七有哪里不好看了去。”

婉兮说着勾起唇角,含一抹讥诮的笑,凝注忻嫔,“莫非忻嫔是觉着,唯有满洲的格格在小前儿才是剃发的,而汉人的女孩儿就都是从小就留头的”

忻嫔一眯眼,“难道不是么我知道你们汉人总说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伤也”。

婉兮瞟一眼玉蕤。

玉蕤心领神会,这便去书房取了一卷画回来。

玉蕤在案上将那画卷展开,一众嫔妃便都围拢过来看。

纯贵妃不愧出身江南官宦门第,一眼便认出来,“这不是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么”

婉兮朝纯贵妃含笑点头,“纯姐姐好眼力。这幅图在内务府藏有摹本,因画满了小孩儿,热闹,故此小妹便跟皇上求了这幅图来多瞧几眼,也好利于孩子下生。”

婉兮瞟一眼忻嫔,“忻嫔不妨看看这图里,明朝的皇子皇女,都梳着什么头发呐”

第1984章 247、八月之别六千字毕

语琴便会意,拍掌轻笑。

“瞧,这大明的皇女,也是个个儿剃秃了额头和头顶的发丝,唯在头颅两侧各自留一个抓髻罢了。这模样,分明与咱们七公主没什么两样儿。”

语琴凝着忻嫔笑,“是谁说汉人的皇女就是从小不剃发的分明是不分满汉,宫里的皇女本来早就有都剃发的规矩。”

“若有人想用剃发一事,就想在皇女里头也要分一分什么满汉的,那当真是白打了主意”

婉嫔也含笑上前道,“忻嫔怕也是无心的。终究忻嫔年岁小,这眼界和阅历终究有限。她看能从来就没看过这幅画,更不知道汉人的规矩,所以并不知道这些。”

婉嫔甚至故意含笑拍了拍忻嫔的手,“无知并非有罪,忻嫔从此多看些书,好好儿了解汉人的文化才好。”

“若经此事,从此便也领会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叫忻嫔从此也能如皇上一般醉心汉学,那此事倒是忻嫔的一场造化了,也是好事。”

婉嫔说着拉住婉兮的手,凝眸一笑,“这便是你令姐姐,又在人生这一课上,又教了你一回。”

婉兮含笑只对着婉嫔的眼,并不看忻嫔去。

忻嫔的尴尬,当着这样多人的面儿,已是溢于言表。

舒妃远远瞟着忻嫔,唇角自然上扬。

“她是想强调七公主有一半汉人的血,而她的六公主才是纯正的镶黄旗满洲血统,以此来区分两位小公主的满汉之别。若以血统论,自然该是她的六公主尊贵。”舒妃歪头与身边的朱栏道。

“从七公主下生,她的六公主的风头便彻底被盖了过去,她一直都想在众人面前挽回颜面来。她便是不为自己争,也得想为她的六公主争。终究两个小公主只差一岁,将来又要涉及到指婚等种种大事去。”

“她这个想头自然没错,法子也不算错,她只是啊,低估了令妃这么多年在宫里的经营令妃是辛者库的出身、汉姓人,这是她的劣势;可是她从进宫起,就存心积累人脉,如今这婉嫔、庆嫔、颖嫔都站在她一边儿,纯贵妃与她交好,当年与怡嫔也能化解干戈。如今她在宫里已然广有根基。”

而忻嫔,出身高本就遭人嫉妒,又仗着自己年轻、心眼儿多,进宫来便没费心与人交好过。这便凭着单打独斗,便是出身再高,又如何是人家令妃一伙人的对手”

舒妃这一席话,何尝不是自己的经验之谈。看着今日的忻嫔,便如同看见了当年的自己。那样的年轻、矜傲,自以为凭着高贵的家世、皇太后的喜爱,便自然能获得皇上的恩宠,在后宫里生子、晋位。

而如今一切都化为泡影,便当再看见一个如同当年的自己一般的忻嫔,心下非但没有同情,除了一点悲哀之外,也只剩下奚落了。

朱栏也道,“她若是个懂事的,自进宫以来便该主动与主子交好。凭主子这些年在宫里的所经所见,便足够给她指点迷津了。“

“可惜她看不透,便当主子主动给她机会,她竟然也还不识抬举”

凉月也道,“可不便说她这一年来一直想着与康哥儿结亲之事,她怎么总是忘了咱们主子可是康哥儿至亲的姨娘呢若有咱们主子的帮衬,她那个心愿说不定早就达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