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400(1 / 2)

加入书签

d说继续留你们家在内管领下,显得朕都有些不近人情了。朕早应该给你家抬旗,乾隆六年那会子,你女儿初封贵人不到一个月就晋位为嫔的时候儿,朕就该给你们家抬旗了。”

“同样在嫔位的怡嫔,就是在乾隆六年那会子入的内务府包衣佐领,朕本可以将你们家一并抬入正黄旗包衣佐领就是了。可是朕却按着没抬。”

“待得你女儿晋位为妃的时候,实则朕再不给抬旗都有些说不过去了。乾隆四年纯妃入旗,那已是正白旗的正身了,你们家便怎么都该比照这个例子。这会子早就应该把你们家也都抬为正黄旗的正身了。”

“朕将你们家抬旗的事儿,从乾隆六年,一直拖到这乾隆十六年来,一拖就是十年。再不抬旗,朕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才特地叫你们家进宫来见见,将这事儿说说。”

皇上这话说得,叫清泰心下这个没底。他跟儿子德馨对了个眼神儿,谁也不管摸得准皇上的意思。父子俩只能一起叩头,说“不敢”罢了。

皇帝又跟桂林扔了个枣儿,桂林个小娃娃也不懂事,将枣儿接住之后又给皇帝抛回来,玩儿得那叫一个热闹。

皇帝一边扔枣儿,一边不慌不忙又说,“你女儿生就柔嘉之质,在宫中最是乖巧懂事,所以这些事她自己是从来不在朕面前提半个字的。可是朕想,就算不与她说,也总得与你们讲说讲说。没的你们在家里再瞎寻思,以为朕不宠爱你女儿呢。”

清泰心里还是一个劲儿打鼓,德馨却笑了,向上叩头道,“杭州绮罗,古来为越王勾践送予西施的倾国之聘。奴才亲眼看见妹妹随便裁成帕子,还赐给官女子们用,奴才都觉肉疼可惜奴才那亲妹子不认得好东西,怕是皇上也没告诉她,反倒由着她糟践。”

皇帝这才忍俊不住,“扑哧儿”一声笑出来,“不愧是她哥哥,一眼就瞧出来了”

“不过谁说朕不心疼了朕瞧见她拿好东西不当好物件儿,那么糟践,朕可心疼了好几回想掐她,不过看见她那样有好东西跟人分享的开心劲儿,便想反正也是赐给她了,反正也是叫她高兴的。她总归高兴了,就算不是因为知道那是好东西才高兴的,不过乐了就行。”

江南的事儿,清泰无从知晓,这会子听着已是张大了嘴巴。

第1703章 352、真没给恩典10更

皇帝逗桂林玩儿得差不多了,将那扔得满炕桌都是的金丝枣儿一个一个捡起来,放回盘子里,都推到桂林面前去,“不许糟践了,你都带回去吃了。”

桂林年纪虽小,却跪在炕沿上就会磕头,“谢姑父。”

德馨吓得连忙磕头,“奴才小犬实在不懂事,主子万万饶了他。”

皇帝却是大笑,“谁说不懂事儿这辈分不是还分得挺明白的么”

皇帝自己一扭身,从炕上放下腿来,踩着紫檀脚踏,眯眼盯着德馨:“你教他哒”

德馨心上如压巨石。那都是在家里说话的时候,跟孩子说起妹子,才说起姑父是皇上的话来。总归小孩儿也不懂什么是皇上,只能分得清什么是姑父。

哪儿成想这小子今天张嘴就给说出来了呢

德馨只能一个劲儿磕头。

皇帝倒笑了,“别磕了,回头再把孩子给吓着。又不是小鸡啄米呢。”

还是李玉懂事儿,进来将桂林给抱起来,哄着道,“林哥儿,咱们外头吃枣儿去啊这枣儿可好啦,叫金丝小枣,是咱们皇上到沧州行围的时候儿瞧见了,说沧州自古草泽之地,然金丝小枣风味殊佳,如是者鲜矣这才定为贡品的。林哥儿今儿能尝着,可该好好儿品品。”

桂林出去了,皇帝这才正襟而坐。

“笑话说完了,朕说正事儿。令妃在宫里的一应吃穿用度,虽然都是宫里操持。但是宫里不过是最后一道工序,御膳房做出来的饭菜,都得先是内管领送进来的;她自己穿的衣裳、用的荷包,也都是自己位下内管领的针线妇人承应的。”

“朕会竭力确保宫内这些程序的安稳,只是宫外内管领这一处,依旧需要人用心。”

按着宫规,妃位之下专派内管领一员承应差务,听差苏拉七名。婉兮素日里的吃穿用度,除了宫分里固定有的;其余要采买、要派人做针线之类的,都要由宫外的内管领和这些听差苏拉去承应。

清泰心下便是激灵一跳,不由得转眸望向儿子德馨。

还是德馨年轻,立时便听懂了,一个劲儿朝清泰点头。

清泰这便心头呼啦一亮,向皇帝叩首,“令主子位下该有内管领来承应奴才求皇上恩典,奴才还想继续伺候令主子”

皇帝轻哼一声,“若你还想伺候令妃,还想当这个内管领那可叫朕为难了。还怎么给你家抬旗出内管领,还怎么好给你擢升官职呢”

清泰已是欢喜得几乎含泪,使劲叩首道,“奴才不用抬旗,更不必擢升官职只求皇上开恩,能叫奴才专一伺候永寿宫,伺候令主子就好”

永寿宫里,说到此处,清泰都不由得停下来,悄然看着女儿。

婉兮低低垂首,眼中已满是欢喜的泪花。

原来如此皇上用心,阿玛也这样用心。

杨氏一起听着,也眼中含了泪,攥住女儿的手去,满心的欣慰。

“不过皇上说,便是不给奴才抬旗,不给奴才升职,可是好歹正式带领引见了,若什么变化都没有,皇上自己都说不过去。”

清泰深吸口气,“所以皇上说,便叫你哥哥回来吧。”

第1704章 353、心里平衡了1更

因婉兮母亲杨氏跟随丈夫、儿子进宫,却不便去养心殿面圣,便按着规矩先到皇后宫行礼。

故此那拉氏倒是比婉兮更早知道了他们一家带领引见之后的结果。

杨氏告退之后,那拉氏坐在炕上便乐,“没抬旗,也没给清泰擢升真是有趣儿,令妃娘家这是白折腾了一趟。也就能落个本生父母进宫见上一面罢了。”

塔娜瞧出主子暗暗松一口气,便也跟着凑趣儿道,“原来皇上在抬旗一事上,果然对任何人都谨慎。”

言外之意,皇上便是给令妃抬旗都这样费劲,那自家主子身为正宫皇后,却只给抬进正黄旗,而没有入镶黄旗,便也是可以接受的了。

那拉氏轻哼一声,“这会子宫里若论旗份,我与舒妃都是正黄旗。这东西六宫倒没出自镶黄旗的了,那倒也不扎眼。”

塔娜点头道,“可不从前也就孝贤皇后总宣扬自己是出身镶黄旗,身份高贵,非六宫可比这会子奴才方知晓,原来他们家不过也是蓝旗的出身。”

那拉氏抚抚腕上的金镯。这赤金镶宝的手镯是皇上赐给的,配得上她皇后的身份。真可惜但凡皇上赐给的首饰,嫔妃不可擅自处置,不能赏人、送人,也不能给本家,更不能变卖了;便是死了,这些首饰还得收回内务府否则就这一个手镯,她都能换多少银子回来

“孝贤的曾祖本是贝勒德格类的哨兵,跟随德格类在镶蓝旗,后提为侍卫。你道为何因为他们家出自沙济富察氏,德格类的母亲、太祖皇帝的富察大福晋衮代也是出自沙济富察氏,与他们一家同祖。孝贤家这才依靠着德格类,一点点往上爬,一点点建功立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