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领袖兰宫 分节阅读 15(1 / 2)

加入书签

d57、太后

少时膳桌摆上来,皇后亲自执箸,左手端盘,在地上绕着膳桌走动,看太后的眼色替太后夹菜。

给太后的早膳,多有软糯的粥和饽饽,太后也喜欢吃这些。皇后便转到饽饽处,偏一眼就瞧见了桂花糖新栗子面儿的饽饽。

她略一犹豫,金镶银的筷子便从那饽饽上擦过去,并未进给太后。

太后胃口浅,不多时已是用妥了。太后满意地笑笑:“便不必撤下,皇后便坐下用吧。”

皇后这才放下盘箸,蹲身谢恩:“儿臣谢皇额娘赏克食。”

往常太后若叫皇后留下用膳,为免让皇后拘礼,太后一般会避到另室去。可是今儿,太后却端坐未动。

太后要了一袋水烟。精致的纯金嵌八宝的水烟袋捧在掌心,烟嘴是满翠的翡翠,金与碧翠相映,格外生动好看。

皇后知道太后的性子,既用翡翠烟嘴的,那烟袋里盛的水必是薄荷甘草叶泡出的,吸过后可清热降躁。

太后缓缓吸了一口:“你用你的,咱们娘俩儿就在这说说话。”

太后既这样说,太后身边的老宫女安寿点完了烟,便也含笑向皇后福了福身,退出去,将门带上。

皇后便知道太后有要紧的事说,自然也没了用膳的胃口。

“儿臣伏聆皇额娘教诲。”

太后又吸了口烟才说:“听闻这回内务府选秀,出了不少的动静。”

皇后忙起身:“此次内务府选秀,儿臣独撑大局,难免力有难逮。不似有皇额娘和皇上同镇大局”

太后便也笑了:“你不必如此自谦。我是想着,这次不过是内务府的选秀,没什么要紧的,便不去了;皇帝也是国务缠身,不去也是有的。”

皇后柔顺笑答:“实则倒没什么大事,不过是有个秀女在顺贞门的门槛上绊倒了”

太后倒淡淡垂眸:“那也是有的。那帮孩子大半夜的就等在神武门外头,天亮了才进顺贞门选看,空着肚子又束手束脚,顺贞门的门槛又那样高。”

皇后心下一动:“那皇额娘说的是”

太后搁下烟袋,抬起眼来:“我说的是那个汉女。”

皇后心下又一个翻涌,连忙俯身:“都是儿臣不孝,未曾事先禀明太后。”

皇后摇摇头:“我的儿,你不必什么都替皇帝兜着你是贤妇,我都知道,可是这件事又岂能是你所安排,那都是皇帝自己的心眼儿罢了。”

皇后只能深蹲于地,不敢随便回话。

太后深深叹一口气:“我啊,也想念我那早去的孙儿永琏了如果他还在,皇帝江山有继,我便懒得过问皇帝后宫的事。想要几个汉女,都凭皇帝去,我这当额娘的,难道还不想叫自己儿子高兴么”

“再说后宫里有汉女有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康熙爷宫里有,先帝宫里同样有;纯妃不就是先帝指进皇帝潜邸里的么,没什么大不了。”

太后说罢,眸光忽地一转:“可是现时,永琏已不在了,所有的情形便不得不另做计较。”

皇后小心提一口气。

太后道:“如今皇帝身边有三个阿哥。大阿哥永璜的额娘哲妃身份低微,潜邸时不过是个格格,又去得早;三阿哥永璋为纯妃所出,四阿哥永珹为嘉嫔所出大阿哥虽然出自满洲格格,可是额娘已不在,若论子以母贵,如何是三阿哥和四阿哥的对手。”

“可那两个生母一个原本是汉女,一个是高丽佐领的包衣啊,你看他们可承大统么”

皇后一惊。

“皇帝不想着皇嗣的事,没的又纳个汉女进来,这是想干什么”晨光终明,太后却脸色阴沉似水。

第58章58、旧怨

皇后忙双膝大跪:“皇额娘息怒,切莫气坏了身子皇额娘容禀,皇上也有皇上的安排,并未只因美色。那陆氏出自江南名门,皇上此举自有安抚江南仕宦、士大夫之意,还望皇额娘雅涵”

太后这才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明白皇帝也是以江山为重,我就是替皇嗣国祚悬心啊若将来皇上身边的皇子都是这些汉姓女、高丽女所出,又如何向列祖列宗交待”

皇后忙答:“皇上年未而立,皇额娘不必担忧。”

太后怆然笑笑:“是么可是照着这个势头下去,若得宠的都是这些汉姓女、包衣女,将来的事又有谁敢说得准”

皇后心下惴惴:“儿臣定会尽力向皇上进言,宫中毕竟还有这么多出自满洲的主位。”

太后面上这才和霁了些:“别只顾着替人家着想,你也该顾着你自己。星阑啊,我第一期盼的还是你能再为咱们大清诞育一个嫡子啊。”

皇后努力而笑:“儿臣谢皇额娘体恤。儿臣也定会着意调养身子,尽力服侍皇上。”

太后垂下眼帘:“后宫里咱们满洲的主位,位分最高的除了你,就是娴妃了。先帝亲赐她进皇帝潜邸为侧室福晋,转眼也快十年了,她竟还并无所出,这便不好了。若她也有了皇子,自然比纯妃和嘉嫔的皇子身份更加贵重,也能叫我放心。”

皇后不由得轻轻闭了闭眼,然后却柔顺答道:“儿臣一定会设法在皇上面前,替娴妃美言。”

太后这才长叹了口气:“说了这一大会子话,我也累了。你也回去歇着吧。记着我的话,好好调理身子,我还等着再抱抱嫡孙呢。”

皇后走后,安寿进来收走太后的烟袋,温煦地道:“太后今儿也累了,不如奴才扶太后去躺着太后颐养天年,皇上可是最怕太后劳神的。”

太后便笑了:“你提醒的,我都懂。他是我自己的儿子,我岂是不懂他的心思的”

“这天下的皇帝啊,都一个模样,不管是我自己的夫君,还是亲生的儿子,统统登上帝位之后,就都不喜欢后宫干政。这后宫二字说的可不只是那些乾清宫的主位,还包括我这寿康宫的一干主位。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我这个额娘。”

安寿便也笑了:“奴才这其实都是多嘴,太后这里哪里用奴才说这些。”

太后拍了拍安寿的手,笑着叹息一声。

安寿是她陪嫁的母家家下女子,到了25岁该放出去的时候,她舍不得,就给留下了。安寿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出来,太后与她的情谊早就超越主仆,更像相依为命的老姐妹儿些。

“皇嗣的事儿虽然是国祚,不过却也是家事,我就在这事儿上多管管,想来皇帝也说不出什么。况且现在的形势越发朝那个方向去了,皇后贤淑,劝不住皇帝,你没看她刚刚还在替皇帝兜着么”

“这时候我若再不管,那这后宫就真的要被汉女和包衣的女子占满了将来真的非要扶一个汉女或者包衣的儿子继承大统,我将来地下又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

安寿便也忍下一声叹息,扶着太后向卧榻去。

她这些年陪着太后,是亲眼看见先帝雍正爷是如何盛宠包衣汉姓女出身的敦肃皇贵妃年氏的。年氏与现今的贵妃高云思一样,也是雍正登基就初封贵妃。彼时的太后在年氏面前,丝毫无法分得先帝的目光。

当年的太后,倒与今日娴妃的处境,颇有几分相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