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万岁君王 分节阅读 53(1 / 2)

加入书签

d的壮志早晚会实现的”嬴朕走上前,拉下红布,“医阁”两个耀眼的大篆再次重见天日。

那一刻,九层医阁好似找回了灵魂。

“若不是九爷沉睡,我心灰意冷决意回咸池,恳求秦皇将这栋人去楼空的医阁移回来,或许他也会葬身在偌大的咸阳城。”

姚訞望着两个斗大的篆字,不自觉的呢喃,双眼湿润。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医道双璧

九层医阁,藏医书万卷,浩如烟海。

医阁初立,因得到秦皇鼎力支持,天下间好医之人无比趋之若鹜,以其为医家圣地,名留史册的淳于意、夏无且,以及女义姁等皆是阁中之人。

那是自四更起,阁中便灯火通明,挤满了求学若渴的医家才子,甚至阁外的小道上都是人影,三五成群,互相讨论,相互映证心中所学。

“那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嬴朕望着眼前熟悉的楼阁,心中感慨万千,那时虽然不允许黔首过多的议论朝中大事,不得非议君王和三公九卿等重要宰执,但是那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他记得沉睡前,诸子学说大行其道,尤其是法家学说,大有比肩儒墨显学的趋势,在秦帝国的支持下,超过他们是早晚之事。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仅法家学说,阴阳家、医家也开始发力,成为了当世不可或缺的学说流派,一个因为秦皇采用了其五德终始说,一个因为秦皇九子兴建了医阁。

秦帝国时期虽然又有三家兴起,但是其他诸子的学说也没有受到打压,儒墨显学依旧是显学,儒家的有七十博士供职在咸阳宫内,成为秦皇的智囊团队,时常为他出谋划策,虽然他不一定采用,但是无人敢忽略轻视,不仅秦皇如此,连实际上的秦帝国储后公子扶苏也是儒家学说的忠实践行者,更是在咸阳城内建立了聚贤馆。

至于墨家学派,他们的待遇更不低,无论是秦帝国修建骊山帝陵、驰道,或是长城、灵渠,乃至都江堰等一系列工事都不能缺少墨家才子的主持。

而法家更是有贤相、后族族长李斯、赵高,以及秦皇宠信的十八子胡亥的支持,天下学子也必须学习该派学说,就是儒墨学子也不例外,不求精通,但必须了解。

“夏无且如今可有消息”义姁四处游历,淳于意被寒朝所钳制,为他们服务,嬴朕在竹楼中醒来,获得归来魂光所携带的记忆里,他记得淳于族的一位女医淳于衍乃是寒宣帝时期的宫廷女医,受胁迫参与毒杀了皇后许平君。此后淳于一族的逐渐衰落,彻底退出医道,乃至历史的舞台。

义姁、淳于意皆有消息,唯有夏无且他无论如何都没有丁点消息。

寒朝史官将他记录在册,只因为在他们杜撰的故事中,其解救了时为秦王的嬴政,其实只要是医阁的医家学子都清楚,夏无且不仅有胆有谋,更是医道上不可多得的天才。

甚至医阁阁主扁雀评论其乃是医家百年内的扛鼎之人。

听到夏无且的名字,姚訞何尝不是感慨万千,心中莫名的一暖,可以说那是医阁内,除了扁雀、嬴朕,他最为熟悉的一人。

当时他们二人以医道天赋并称,世人谓之医道双璧

夏无且和姚訞在医道上并称双璧,但是他们的名声的鼎盛却完全是两个极端,夏无且是以医道天赋过人,医家手段熟练著称,而姚訞则是以懒惰威名,世人提到夏无且皆竖起大拇指称赞连连,说他博学勤勉,而姚訞只有惋惜,感叹他的懒散,荒废了医学天赋。

因为姚訞在医阁少有朋友,但是夏无且却经常和他来往,甚至将自己的医学感悟,毫不防备的告诉他,遇到不懂的医学难题,也会找他一起探讨,他有如今的医术,能够在咸池建立秦医馆,除了扁雀的教导,离不开夏无且的帮助。

夏无且和姚訞的关系,嬴朕是最清楚的,所以要是寻找夏无且的行踪,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询问他。

“老夏的行踪我也百年没有听闻了,昔年你昏睡之后,他就在这天地,凭空蒸发,后来我咨询过秦皇陛下,他老人家说他心灰意冷走了,我也就没有在追寻了,进入咸池后,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夏无且的性格,嬴朕和姚訞是最清楚的,既然他不告而别,就是不想要别人知晓他的行踪。

“父皇既然这样说了,看来老夏因为自己的沉睡,他救不了自己而深受打击,隐退了”嬴朕清楚,夏无且要么从此一蹶不振,沦为凡人,要么归隐于某一处不为人知的山谷,醉心钻研医术。

夏无且当时和扁雀等医家才子,一起攻克十皇子嬴冲的天谴之症,而他们在自己的全力支持下,不仅毫无起色,更是在自己沉睡进入假死状态后,毫无办法,这对于忠诚、信仰医学的夏无且来说,无疑是动摇道心的心魔。

“小訞子,我如今已经是嬴族族长,接下来我决定重组医阁,之前你说的话还算数吗”得不到夏无且的行踪,嬴朕只好暂时搁置,看来想要找到他只有等找到扁雀后,询问他。

扁雀乃是姚訞和夏无且的恩师,他知晓其行踪的可能性很大。

“算,当然算,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医阁的那段岁月,后悔没和老夏一般醉心医学。现在我想弥补这段遗憾,就是你不让我加入,我都要来,你说吧,需要我做什么,但有所咐,绝不推辞”姚訞昔年看到夏无且那暗淡失落的眼神,以及他最后来找自己交流时的失望和无奈,他就懊恼,如果那时他有夏无且一般的医术,说不定他们联手便能够唤醒那时的嬴朕。

“好,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嬴朕笑道:“我会尽快找回扁雀,现在你将医阁的第一层给我打开,挑选出医道天赋卓绝的嬴族子弟,然后你和霍骠骑配合,在嬴州之内挖掘医道天才,通过忠心考验的,我会给你一个地址,到时候你将他们汇聚到那里教导。”

医阁的重组,嬴朕规划了许久,心中早有想法。

他有自信,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建出百年前最辉煌的医阁。

“族内的选拔到无事,可嬴州之上,有大寒王朝的暗谍亭卫,恐怕会有难度”姚訞思虑道。

大寒亭卫的威名,他自是知道,医馆是最好的消息流通之地。

“这个你放心,嬴州之上,还是我嬴姓之人的天下,在这里他们的生死,不过在翻覆之间,你大可放心施为”

嬴朕道。

目光淡然,好像那只是吃饭般的平常。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期盼百年的命令

慵懒够了的人,会耽迷于勤奋所带来的乐趣。

姚訞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秦朝医阁时期,他终日足不出户,甚至连吃饭都需要下人喂他,若不是有性命攸关的事情,他绝不会挪动身子半寸。

如果没有嬴朕、夏无且两个朋友,相信他早就饿死在外,正是因为他的懒惰,惹怒了其族长父亲,将他逐出姚族,言“生死无论,姚姓子弟共唾之”

记得有一次,因为其室内的竹节熏炉被狂风吹倒,其中的熏香倒在丝绸帘子上,大火将瞬间吞噬了半个房间,夏无且及时赶到才救了他。

据夏无且说,他闯入火海的时候,大火离姚訞躺着的竹床仅有一步之遥,其躺尸竹床上,眼睁睁的看着火势席卷而来。

事后,夏无且询问他,为何不逃命,他说,火海尚远,不足以危及生命,等火烧至竹床,再逃跑不迟。

这件事之后,姚訞慵懒的名声响彻医阁,甚至整个咸阳城的百姓都知晓了他的大名,有时候父母教训子女都会说,真是懒惰如姚訞、你小子敢如姚訞般懒,老子活生生的掐死你,更是有人会以他来形容人懒惰,譬如:你这个人真姚訞

一百年的沧海桑田,世事轮转,姚訞也懊恼万分,尤其是嬴朕的沉睡,夏无且的心灰意冷,归隐田园,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那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为在意的两个人,在自己最低谷的时候,是他们陪在身边,而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无能为力

百年的时间,慢慢累计的悔意让他幡然醒悟,姚訞强迫自己一点点的改正,现如今的他五更起来读医书,至日落西山后,仍要秉烛读书两个时辰才会洗漱入睡,现已经坚持了三十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