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灾后小当家 分节阅读 13(2 / 2)

加入书签

古小研看到这熟悉的一幕,自觉把脸转开。烦不烦啊,天天发狗粮又吃不了,真的很不地道的。

古小研把脸转开了,去见到元珀睁着圆嘟嘟的大眼睛不停地盯着自己身后那三位没羞没臊的爸爸看。

看什么这么小就看会得针眼的。

元珀突然把脸转过来看向他,甜滋滋地冲他笑了起来,两个小酒窝一下就把古小研给迷住了。

一个上午,古镜家就在做饼子。十七斤的新米和十二斤多的稻糠全都被他们做成了饼子,放了满满两个盆子。

中午饭,古镜吃了个米饼,又给孩子们煮了米饼粥,古小研吃不下全都给了元拍吃,吃的元珀脸上那胖嘟嘟的肉肉颤哪颤的从头到尾都带着甜甜的笑容。

古镜给自家留了三个米饼和三个糠饼后,便把剩下的用袋子装起来,放在背包里,准备出门去换东西了。

这次无论欧雷怎么请求,古镜都没有带他出门,“在家里好好带孩子们,我和二爸很快就回来。”

古小研原本也打算跟去的,但见大爸都没机会了,自己就更不可能有机会,于是只能老实地陪着元珀一块儿坐在大木盆里,看着对方抱着快儿破木头玩儿。

古镜和卓君尧带着他们最大的财富去了中央广场。当然是走着去的。这时候根本没有通车,路上能跑的汽车都是专区政府,或者政府官员的家属的。哪怕有车和油可以跑起来,也没人舍得花自己的口粮去付车资。

好在古镜和卓君尧的腿脚都挺快,走过去也只花了一个半小时。

到了那地方已经是下午了,广场上的热闹似乎才刚刚开始。

因为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也是走着来的,除非住在这广场周围的人来的早些,不然,大多

数赶来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下午时分。

白天中央广场的集市比晚上还要大。放眼望去,古镜又一次感受到了人多是什么样的感觉。只是,毕竟末日大灾难减少了世界那么多的人口,现在,哪怕再多的人,也没有当初随随便便一个节日人山人海的那种感觉了。

作者闲话:

求收藏,求橄榄枝

第四十八章集市上的烧烤摊

第四十八章集市上的烧烤摊

古镜和卓君尧先是沿着外围转了一圈,看看都有卖什么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他们还是太低估人类的能力了。这一次的集市上,竟然又多了不少以前没见过的东西。

这其中,最神奇的是,他们竟然看到了一个卖烧烤的摊位。

闻着那阵阵肉香,古镜的口水不停地在泛滥,他拉着卓君尧直接走了过去,拼命地挤开那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钻到了摊位的最里面。

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烧烤摊的自然是像古镜一样多年未曾吃过肉的人们,大家伙儿直勾勾盯着那烤架上摆着的一条条小鱼,个个面前的口水都能汇聚成小水潭,还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肚子咕嘟咕嘟叫唤的声音。

古镜的肚子也跟着止不住地叫唤了起来。他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眼睛从烤架上挪开,看向那位摆摊的摊主。

对方是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男人,皮肤也是苍白色的,整个人看上去除了眼睛大点儿外毫无精神,但是他翻动烤架上那几串烤鱼的时,眼神里就会透出些别样的光彩来。那也是一种饥饿的光彩。古镜一眼就能看出来。

烤架上总共只有十几串烤鱼的样子,有两串是烤熟了的,剩下的一部分烤的半熟,另外一部分还是生的,看样子这摊主打算现卖现烤。

不这样做不行啊别看他这摊位周围人多,可,这些都是来蹭香的,根本没人买啊。

“镜镜,你想吃吧想吃咱们买一个。”卓君尧凑到古镜的耳边,小声地对他道。

古镜的视线往烤架下方移动片刻,看到那上面写着的价格,一块米饼一条鱼。

鱼只有食指那么长,调料也只不过是盐和半碗水油混合物而已。就这么短小的一条鱼,就要一块米饼,一般人都会觉得划不来。

古镜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一块米饼换成慷饼,现在可以换五块小点儿的麦糠饼,省着点能吃吃四五天。一条小鱼,往嘴巴里一塞,啥都没了。

“咱们换一条吧,给你打打牙祭。”卓君尧深知自家老婆心里在想什么。不由分说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米饼,“换一条。”

古镜忙去阻止他,那位摆摊老板却是不由得他们反悔一般赶紧把米饼拿过去,顺手将烤的焦黄的小鱼一条送到了卓君尧的手上。

“给镜镜”卓君尧笑着讨好老婆。

古镜看了看那位买烤鱼的老板,又看了看自家男人,接过了那条小鱼,“败家子哎”“嘿嘿卓君尧故意装傻地笑。

古镜拿着那条小鱼,正准备喂进自己嘴里时,周围咕嘟咕嘟的叫唤声响得更大了。

古镜停下动作来看了一眼周围那些人,那些人的眼睛盯着他手里的食物都快发绿了。

古镜狠狠心一口把鱼吞进嘴巴里,焦香味伴随着稍稍的鱼腥味顿时充满了他的嘴巴,他陶醉地深吸一口气,慢吞吞地仔细咀嚼起来。

今天真是他的幸运日。即十几年后重新吃到了新鲜的米饭后,他又再隔了四五年后再一次

吃到了鱼。

这指头大点儿的肉,也成了他最难以忘怀的美味之一。作者闲话:

求收藏,求橄榄枝

第四十九章买煤炉

古镜把那竹签上沾的调料都仔仔细细地舔了一遍,随后带着卓君尧挤了出去,两人又去别的地方逛去了。

古镜看中了一个铁皮炉子,双层的还带个原始的小烤箱,可以烧柴火和煤炭,有了这个,家里的大爸就不用每天生火,控制不了火候了。

卓君尧和古镜的想法是一样的,两人都看中了这个铁炉子,卖炉子的是两口子,穿着打了补丁的旧衣服,依偎在一起,抱着肚子打瞌睡。

一看这姿势就知道这两位是在忍住饿意。这两口子卖的东西除了两只铁皮炉子之外,就是泥巴糊的煤炉子,古镜小时候奶奶家还用过这种的。看着煤炉外面糊的黄泥还没完全干透,就知道这是手工打造出来的新产品。

“煤炉子怎么卖”古镜问了一声。

靠在一起的老两口茫然地抬起了眼睛,看着古镜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是客人。他们这炉子拎过来卖了一个多月了,才卖出去几件,要不是实在不会别的手艺,力气又不够,这样的买卖真的做不下去。

“两块米饼一只。”不等老头说话,旁边的老妇先开口了。

“贵了。”古镜随口说了一句。

“后生你也别嫌贵,这东西都是我们老头子自己掏了泥巴一点点地抹起来的。我老伴儿以前年轻的时候就是干这个的,后来都用天然气了这手艺就放下了,这不,世道不好,家里又没孩子了,我们去找活干也找不到好的,这才又把手艺重新拾掇起来的。抹一只炉子也要半天功夫呢。”老妇人平平静静地解释着。

古镜把小煤炉提起来掂了掂,倒是挺有分量的,他随后看向旁边的铁皮炉子,“这不会也是你们手做的吧”

“哪里能呢”老头直摆手,“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