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南江十七夏 第105节(2 / 2)

加入书签

两人聊着天进了客厅,康提已放下电话在看电视,梁水去给自己倒水,苏起跟康提打招呼:“提提阿姨。”

康提笑了笑。

苏起强自镇定出了门,一溜烟跑了。

梁水放下水杯就要回屋,康提忽说:“你这臭小子别瞎搞啊,出了什么事我打断你腿。”

梁水差点儿没噎着,看向他妈,他自以为藏得很深了。

康提:“你那点儿小九九,我看不出来?”

梁水:“有那么明显么?”

康提:“你这几天吃饭都在傻笑。”

梁水:“……”

他不想跟她聊这个话题,觉得尴尬,挠挠脑袋转身要走。

“你给我站着。”康提说,“我先跟你讲啊,你跟七七年纪还小,你可别瞎搞。要是搞出什么事,我饶不了你。”

梁水被她讲得头皮发麻,却又没忍住顽劣一笑,问:“妈妈,什么是瞎搞,我听不懂。你跟我说清楚点。”

康提起身就要打他。

他飞速后撤几步,笑起来:“知道了。”正要上楼,想到什么,问,“妈妈,我跟七七一起,你喜欢吗?”

“喜欢是喜欢。”康提话一停,“你俩好好谈,我跟你英子阿姨这么多年朋友,别搞得到时候两家尴尬。”

梁水挑眉:“我跟她不会分手的。”

康提瞧他半刻,只说了句:“那就好。”

次日,梁水和李枫然都走了。

没过几天,剩下的孩子们也都启程。林声一家和路子深一道去了上海;苏起和路子灏两家一同去了北京。

离开前,苏起回望了眼南江巷,忽发现巷子真的老了。它变窄了,短了,旧了。瓦片灰白了,墙壁斑驳了,巷子里的水泥地坪也碎裂了,只有树木更加茂盛,遮掩着在岁月里渐渐破败的房屋。

路子灏拍了拍她的肩膀,说:“走吧。”

汽车启动前,苏起回头望了眼长江。

江水已漫到防洪堤,滚滚洪流奔腾而下,一如曾经的每一个夏天。

车驶入城区,一转弯,再也看不见了。

去北京的火车上,苏起有一丝淡淡的惆怅,许是对过去的告别,又许是对未来的紧张。

但一下火车,她心情就开朗了起来。

第一次来北京的她见到了宽阔的八车道,大气的过街天桥。街上车流如织,路两旁高楼林立。离奥运会只剩一年了,到处播放着《北京欢迎你》,路边屏幕上也放着mv,一堆明星在唱:“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这就是首都啊,她很喜欢这里。

苏勉勤程英英和苏落把苏起送到宿舍,苏落忙上忙下给她买水盆暖壶床垫被罩床单,比以前在家时殷勤了百倍。

苏起是他们班唯一的女生,宿舍剩下三个女孩都来自不同班级。她跟舍友们简单认识了下就出校了——爸妈和弟弟明早回云西,她晚上跟他们一起住酒店。

等到第二天早上分别,苏起很是不舍,她站在公交车站送他们,不禁眼泪汪汪。

苏勉勤和程英英也红了眼眶,交代她好好上学,多给家里打电话。苏落眼里含着泪,过来抱了抱她,说:“姐姐,你好好照顾自己。我以后考来北京找你。”

公交车到,三人上了车。

苏起站在站台上,见程英英低头在抹泪,便又是一行泪滑了下来。

车开远了,她才抹掉泪水往学校走。

走到校门口,只见天空湛蓝,校园开阔,石碑上刻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八个鲜红的大字。她深吸一口气,进了校园。

她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第65章 北京欢迎你(2)

苏起初到北京,最不适应的是干燥的气候。

寝室里四个女孩,方菲和王晨晨是北京人,薛小竹来自陕西咸阳,就她一个南方人。她进宿舍第二天就流鼻血了。

但除此之外,其他都适应得不错。她班上十九个男生,对她很友好,她本就开朗大方,很快跟同学打成一片。宿舍几个也都是典型的理工科女生,大大方方不扭捏,相处起来十分轻松。

大学刚开学,学习并不紧张。王晨晨最先买了笔记本电脑,在宿舍里头看《越狱》。那部美剧火遍大江南北,所有高校的学生都在看,苏起看完还到班上跟男生们交流剧情呢。

至于《老友记》、《肖申克的救赎》、《教父》等经典影剧,也成了大学的课余生活必备。当然,作为女生,不免还会逛报刊亭,买买《新蕾》《南风》《瑞丽》,苏起还爱看《天下足球》和《体育周报》。

她精力旺盛,报了一堆社团,什么街舞社、合唱社、户外社。她的大学生活很充实,上课、自习、追剧、社交,样样不落。她每天还有个必备项——睡前必跟梁水qq视频或打电话。

那时手机接电话也是要收钱的,梁水便往她宿舍座机打。宿舍电话在薛小竹桌子上,苏起怕打扰室友,每天就拉着电话线,抱着电话蹲在寝室外的走廊里聊。

她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今天上了什么课,社团出了什么活动,同学做了什么搞笑的事,老师讲了什么深刻的话。一聊就是近一小时。

一来二去,舍友们好奇了。

那天,梁水打电话过来,是方菲接的,她把话筒递给苏起后,说:“她男朋友声音挺好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