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章 盖学堂(1 / 2)

加入书签

58、盖学堂

跟赵恒说完宋卫安又忍不住吐槽了几句, “我这也是木头啊, 就是款式不太一样, 怎么就不能做呢?”

“安弟, 这桌椅样式看起来不错。”赵恒拿着宋卫安画的几张图纸仔细看了看, 桌椅的模样倒是画的十分详细,侧面正面还有每个单件的样式都有, 赵恒看着倒是能想象出做出来大概什么样子。

“可惜用不上。”宋卫安耸了耸肩无奈道。

“那倒未必。”赵恒研究完几张图纸, 才继续道“我可以到县城找木匠师傅做。”

“县城?从县城运过来, 是不是太麻烦了?”就宋卫安看来这里的交通运输差得很。

“虽然费劲了些, 为这一套也算值得,不过安弟你这图纸卖不卖?”他在县城倒是认识一位手艺不错的师傅,赵恒觉得若是这图纸让那人看了估计也会喜欢。

“这种图纸也能卖?”他就画了外观造型, 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这种玩意还有人花钱买?

“怎么不能,我就挺喜欢你这套桌椅的,不管你卖不卖,我都要打一套就对了。”赵恒看着手里的图纸眼热不已。

宋卫安听到赵恒的话,忍不住斜眼看着他, 怎么觉得赵恒很有跟风的潜质。

“若是赵兄真有办法, 那便麻烦赵兄了,至于图纸,你看着办吧!”宋卫安现在也走不开,去县城是不可能了,如果赵恒真能找到师傅做出来, 图纸倒是无所谓。

“安弟放心,定给你办好。”赵恒没发现宋卫安的眼神,他此时的目光都在几张图纸上。

宋卫安又与赵恒解说了这套桌椅的细节,跟自己想要的木料,直到近午才从茶楼离开,又在镇上把温乐交代的东西买齐了才赶紧回去,现在家里的事情不少,宋卫安也不敢离开太久。

十月初五就是房子开工的日子,宋卫安家里请的还是原来那几人,光叔因为情况特殊,不用参与盖学堂的事,而其他几家都有儿子,只让儿子去学堂那边帮忙打地基。

学堂与宋卫安的房子选在同一天动工,位置就定在村北老祠堂旁边的空地。

老祠堂是村里人以前共用的一个祠堂,后来宋氏越来越壮大,在村里占的人口越来越多,就单独建了祠堂,现在老祠堂依旧是其他几个姓氏合在一起,新祠堂则是宋氏宗族专用。

对于学堂的位置宋氏族老还反对过,觉得书院应该建在宋氏祠堂的旁边,不过因为这件事是由唐耀辉全权操持,加上宋氏祠堂旁边的空地也不够大,最后才不得不妥协。

这次宋卫安没办法跟上次一样留在自家工地帮忙干活,跟着盖房师傅家里学堂两头跑,家里头只能让唐叔跟唐青水帮忙盯着,唐青水早上也没去镇上了,只在晚上加班加点的做赵恒茶楼的订单。

温乐依旧跟着唐婶子负责中午的伙食,一空闲下来就躲在屋里赶制冬衣,不仅是他宋卫安这一年也长高了不少,现在一天比一天凉快,宋卫安的冬衣还得重做。

日子虽然忙碌了些,不过看着两个工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宋卫安倒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过得十分充实。

学堂这边人多力量大,盖起来进度要快许多,除了一个可容纳几十人的大厅堂,后面还连着一个小院,是给夫子居住的地方。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老宋家这次没有一个人参与盖学堂的事情,唐耀辉却睁只眼闭只眼,大概也担心他们过来反而多生事端吧!

学堂仅用了十五天时间就顺利盖完,村里人时不时还要结伴到那里去参观,时间已经临近年底,学堂用的桌椅还要过段时间才能送来,唐耀辉跟夫子商量一番,索性把开学时间定在明

年正月十六。

学堂完工宋卫安的担子也轻了不少,全副身心都放在自己房子这边,内院的部分已经完成,这会正好在盖制茶的两间大屋,茶叶在室内晾干屋子需要通风,宋卫安把这两间屋子的墙体垒得高一些,在屋檐下开了一排通风口。

厨房边的火窑也被宋卫安拆了,等两间大屋盖完,再用砖头在旁边的空地重新垒上一个更大一些的。

在砌后院围墙的时候,宋卫安又去镇上找了打井的师傅过来,在家里前后院都打了水井。

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二月之前把后院的围墙砌完,等到宋卫安的房子全部完工时所有人都不禁松了口气,十二月一到村里的人便要开始准备过年的事宜,若是工期没能如期完成,可就得拖到过完春节才能继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