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府遗珠 第159节(1 / 2)

加入书签

“不必了,我就是随便说说罢了。”季氏语气僵硬的说道,“爹那么喜欢那副墨宝,郡主现在去说岂不是扰了爹的雅致。”

要是萧思姝真的去找公爹说了这件事情,季氏想,她肯定要被公爹讨厌死了。那日公爹训斥的情形犹在眼前,季氏心里还有些犯怵。这府上说话最有分量的就是公爹,能决定他们五房在京城待着的也是公爹,万一公爹恼了他们一房,他们还怎么在京城待着?

所以,季氏内心深处还是很怕文国公的。

“哦,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去说了。不过呢,若是五嫂哪日觉得我做得不对,记得来提醒我一声,我要回来便是了。你若是觉得五哥因此伤了身子,也跟我说一声。我直接跟五哥说一声便是,想必我一说,五哥也不好意思再去看了。”萧思姝这话却是有些重了。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不下猛药就不知道收手。

“那也不必了,你五哥身子挺好的,最近看了墨宝之后也很开心。”季氏脸上讪讪的说道。

萧思姝见季氏蔫儿了,心头觉得好笑。这季氏,也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真被她怼回去了,也不敢说什么。她也不是那得理不饶人的人,也不喜欢仗势欺人,所以,见季氏如此,便不再揪着不放了。

端起来一旁的杯子喝了一口茶。

季氏见萧思姝喝茶了,也松了一口气。

在这个府上,这五个妯娌,她最怕的是何氏,因为何氏自带威仪,还是文国公府未来的女主子。最不敢说的是颜氏,因为颜氏从不惯着她,她一旦说了颜氏的不好,立马就会被颜氏给顶回来,不仅如此,还会端着嫂子的架子教训她。她最不喜欢的是魏氏,因为她刚嫁进来的时候,在魏氏手下吃过亏。那时候也是她傻,什么都不懂,才会被魏氏当枪使了。当然了,最好欺负的就是杨氏,她说什么杨氏都不吭声。

之前她还有些不了解萧思姝的性子,以为她好欺负。可经过了今日,她就不敢再这么想了。这萧思姝哪里是好欺负的人,牙尖嘴利不说,身份还那么高。

郑氏就坐在上面笑呵呵的看着两个儿媳妇斗嘴,等斗完了,这才开口说道:“他们这些个文官就喜欢这些东西,要是得了个什么墨宝,亦或者得了什么名家的手稿,恨不得几日不用睡觉。你们担心你父亲是好事,但你父亲现在身子好得很,没事儿,他开心着呢。”

萧思姝笑了笑,道:“儿媳记得我那嫁妆里面还有一些名家之作,现在到不知道要不要给父亲送过去了。万一父亲看了之后再不吃不喝的,可真就是儿媳的不是了。”

郑氏立马配合的板了脸,做出来一副惊吓的表情:“那可使不得,可不能让那老头子听到了,万一被他知道了,还不得成仙了。”

“好,那我就先放娘这里,等娘觉得合适了再给爹爹看。”

看着郑氏和萧思姝相谈甚欢的模样,季氏心里很是不得劲儿。不过,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就是了。

当天下午,萧思姝就让人把她嫁妆里面比较值钱的几个作品拿了出来,让姜嬷嬷送到了郑氏那里。

这也不是萧思姝大方,而是对她来说,这些东西真没什么用。虽然值钱,可她那文学造诣跟韩瑾陆半斤八两,两个人都不是什么才子才女,粗鄙得很。她也不缺钱,这样的东西就算贵重对她来说也不算什么。倒不如给能欣赏它们的人。

要是给了她,多半要在库房里面发霉了。

当然了,文国公和郑氏也不缺钱,不是那会贪儿媳嫁妆的人。说是借的,那便是借的,绝对不会据为己有。

当天晚上,文国公早早的就回了内院。

无他,就是因为得知了萧思姝把几样东西送到了郑氏那里。他听说过儿媳嫁妆里面有些失传的东西,毕竟那日送嫁之时全城轰动,大家都出来看过了。

但是具体有什么他就不知道了,虽然很多人向他打听过,可他哪里好意思问。

这会儿听说所萧思姝主动拿了出来,文国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郑氏见文国公来了,啐了一口:“要不是儿媳送到这里来,我看你今晚还不知道要几时才能回来。”

文国公笑呵呵的说道:“这不是刚看到墨宝,新奇么,心里一时激动,就难免看得久了一些。”

今晚几个儿媳都没来用饭,郑氏和文国公简单的吃了一些饭菜之后,便去看了看萧思姝拿过来的东西。

看了之后,文国公激动得不得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合不拢嘴。

这一晚,文国公又研究了许久。

三日后,萧思姝收到了郑氏送过来的一副头面。不过,是偷偷送的,没让外人知道。

萧思姝收下之后,也没跟别人讲。

几日后,又到了大朝会的时间。

虽然文国公对家中的墨宝爱不释手,不分昼夜的研究,但这一次还是一早起来就去参加大朝会了。因为,北边有急报传来,路城那边出事了。

☆、第159章 人选

由于今年五月份跟启隐签订了三年免战协议, 所以大家对路城放下心来。虽然风宁城被抢走了,但他们想的是这几年好好的练兵, 等三年后一举抢回来。

只是没想到,不过是过去了半年的时间,启隐那边就又有了动作。

这一次的小动作跟之前对待风宁城采取的措施何其相似,半夜在城内杀人亦或者是放火,隔个几日就来这么一遭。

如今驻守路城的依旧是之前一直驻守在这里的将领, 一个五品的武将。陆玉威见路城没什么危险, 在上个月月底已经回京了。

很显然,在跟启隐打过一仗之后, 路城已经跟从前不一样了。从前顶多算是一个离边界很近的小城, 而如今却是一个跟启隐之间对抗的重镇。

路城重要性不言而喻。

景新帝一直都想着派一位将领过去, 但一直在忙着别的事情, 暂时还没决定派谁去。

此时接到八百里加急的信件,顿时怒火中烧。

等到第二日大朝会, 便把这件事情放在朝堂上讨论了起来。

“这启隐也太嚣张了!咱们上次分明已经给了他们脸面, 放过他们了, 他们竟然得寸进尺!”

“跟咱们签订的免战协议难道不作数吗?启隐这般做,以后还有哪个国家敢相信他们?当真是背信弃义的小人!”

“从前还不觉得,如今看来, 启隐真是一群蛮横不讲理之人, 早知道当初该杀了他们的太子以振军威!”

……

以上的谴责全都是出自文臣之口。看起来一个个都很愤慨,实则一点法子都没有提到,对于解决事情毫无作用。景新帝听到这些话之后, 虽然觉得心里舒坦了不少,但,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皇上,路城对咱们来说太重要了,咱们得赶紧想法子派兵去支援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