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府遗珠 第100节(1 / 2)

加入书签

“多谢母妃。”

侍琴和侍书为什么会被退回来,宁王妃和萧思姝都心照不宣。有些话,不必说在明面上。因为,说出来反而会让人更加的尴尬。

“听闻母妃最近睡眠不好,这是女儿最近给母妃绣的香囊,里面放的是黄太医配的安神的药。”

宁王妃笑了笑,握了握萧思姝的手:“你的孝心母妃自然是知道的。这事儿是母妃不对,还望你别放在心上。”

“母妃折煞女儿了。要错也是女儿的错,是那些下人的错,跟母妃无关。”

“你回去看看,还缺几个几等丫鬟,到时候母妃把府上的丫鬟召集起来,让你挑一挑。”

“多谢母妃。”说罢,两个人相视一笑。

侍琴和侍书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回去之后,萧思姝就开始清点自己这边的人了。

侍棋和侍画还算贴心,也比较得用,再算上吟绿的话,一共三个大丫鬟了。她也不打算再填补两个进来,只想要一个,凑够四个就好。

二等的话,有几个也不算满意,萧思姝调整了一下。把小柴从三等丫鬟提到了二等的位置。

一年多过去了,小柴早已经不是当初在侍郎府上烧火的那个丫头。不管怎么说,她当初帮过萧思姝,萧思姝把她要过来也算是帮了她。

在忠心方面,萧思姝觉得小柴没有问题。因为,小柴如今能靠着的也只有她了。

全都调整好之后,萧思姝又在府中挑了几个丫鬟。这一次,挑的全都是王府的家生子。外面买的不知根不知底。还是老子和娘都在王府的丫鬟更好一些。

所有的人员都安排好之后,已经是两天后了。

与此同时,查了一个多月之后,景新帝终于查出来一些各府的内应。

康郡王府、武国公府、右相府、文国公府……一共揪出来十几个内应。

其他府上都好说,内应所处的位置不高,就是个小管事,或者打杂的。但,康郡王府和威远将军府就不同了。除了王管事,康郡王府还有一名内应。威远将军府上足足有三人跟王管事互通过消息。

看到这个结果,景新帝整个人都不好了,愤怒的坐在龙椅上,双手都在颤抖。

犹豫了许久爱,脑子中过滤了很多人,最后,景新帝说道:“去把太子叫过来。”

等太子过来之后,景新帝把所有人都遣散了,独留太子一人。随后,把调查出来的结果递给了他。

太子看后也非常的震惊,许久,问道:“父皇,您觉得康郡王和威远将军知道内应的事情吗?”

景新帝心底一片冰凉。这两个人都是他非常信任的臣子,而且一直在重用。尤其是康郡王,在他没登基前两个人的关系就极好。他实在是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背叛。

“皇儿觉得呢?”

太子琢磨了一下,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密折。

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康郡王曾几次通过府中的几个管事让这位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车夫传递过信件。

若不是探子谨慎,又怎会想到车夫的身上。一般人若是觉得可疑,也只会觉得传信的管事可疑。

或许,这些管事都是清白的,只不过作为中间那一道手,看起来可疑罢了。

而威远将军府就更加的可疑了,甚至明目张胆。怪不得这几年来,他们跟启隐的对战中总是输……原来,领兵的将军心就不在他们宁国身上。

而威远将军是柔贵妃的哥哥……

“父皇打算如何处置?”

景新帝深深的呼出来一口气,整个人靠在了椅背上,闭了闭眼睛。

许久过后,睁开了眼睛,眼神里尽含凌厉之色。

“杀!”

太子心里一惊。暗道,父皇所说的杀到底指的是谁?

“内应好杀,康郡王和威远将军呢?”

景新帝冷冷的说道:“留着这种吃里扒外的东西还有何用?”

太子终于明白了,盛怒之下,父皇想杀了这两个人。

说实话,他能理解父皇的心情。这两个人都是父皇平时非常器重的人,越是被信任的人背叛,那种感觉越是难受。不光父皇想杀,他也想!

只是……

“父皇,儿臣觉得,这两个人虽然跟启隐通过消息,但未必就真的心在启隐。这二人职位非常高,如若他们真的完全背叛了宁国,想必宁国早就被启隐攻陷了。”

“呵!朕不需要他们完全背叛,光是跟启隐互通消息这一点,就够他们死个十回八回了。”景新帝咬着牙说道。

说完,又突然想到了太子的态度,疑惑的问道:“朕记得你素来不喜这二人,听到朕要杀了他们,怎么你反要劝阻?”

太子道:“父皇,儿臣虽然极讨厌他们,也恨不得杀了他们,以慰牺牲的将士们的亡灵。但,儿臣认为,此事须得调查清楚了才是。万一他们还干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呢?总归,父皇如今已经知道他们不可信了,以后加强防范便好。此是其一。”

“其二……既然他们是启隐的眼线,咱们也打算要跟启隐打一仗了,倒不如反过来利用他们来向启隐传递假消息,迷惑启隐。”

景新帝听后,深深的看了太子一眼,眯了眯眼睛,慢慢的点了点头。

“皇儿这个想法甚好!调查的事情就交由你去做吧。”

“是,父皇。”

说完,太子迟疑了一下,又道:“父皇,既然康郡王府的事情涉及到了多年前的那场战役,不如找宁王叔过来问问清楚。”

景新帝沉默了许久,对着太子摆了摆手:“此事容朕再想想,你先下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