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者的妻子 第128节(1 / 2)

加入书签

华夏日渐增强的国力,引发了米国一些人的危机感,他们拼命散布所谓间谍理论,杨思瑞就是此项理论的受害者,他的被捕之所以张扬开来,也是为了制造舆论向华夏施压,杨思瑞到底是不是间谍在薛琳重生之前都是个谜,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关机构没抓到证据,恼羞成怒的他们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为了让杨思瑞“闭嘴”,让it专家花了几秒钟向杨思瑞的电脑里导入了一些“影片”。

薛琳不在乎他是不是真的间谍,她只在乎杨思瑞这个人。财富榜第一也好,第二也罢,甚至跌出前十也没关系,那怕一切都是虚幻,她也想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做出一番成绩来,不是一栋一栋普通百姓越来越买不起的高楼大厦,不是被电商冲击逐渐痿缩的贸物中心,xx广场,而是真真正正的实业,能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那种。

之前她已经拿出了相关的技术,在一些领域不再是西方人一家独大,华夏人也有了自己的高端芯片,在民用尤其是军用领域作用突出。但这还不够,杨思瑞就是补足水桶里最短的那块板子的顶尖人材。

这件事她没有交给别人去做,而是将给了侄子薛翰文。

薛翰文做这件事有先天优势,杨思瑞是他所在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可以不着痕迹的接近杨思瑞。

车子缓缓停进停车位,杨思端抬起头看看天,今天的天略有些阴沉,停车场旁的几棵梧桐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

透过左侧倒车镜,他不用回头就能看见一辆眼熟的黑色suv停在了“老地方”。

一个月前,他发现了这些“跟踪者”,作为一个守法公民,他的第一选择是报警,警方却只给了他一个冷淡的眼神让他自己体会。向公司求助,上司跟他说“最近是不是精神压力太大?想太多?要不要休假?”还没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手里的重要项目已经被移交给了其它团队。

在那以后,跟踪者的行为越来越明目张胆,每天晚上临睡前,他都能看见一辆相同的suv停在自己家附近。

他觉得有一道无形的黑手渐渐地逼近,勒得他几近窒息,他松了松领带脚步略有些匆忙地走进校园。

一个穿着灰色套头衫,上面印着硕大无比的学校logo,牛仔裤,阿迪运动鞋,背着超大运动背包,与校园里其余六百多名学生没什么区别的男生与他擦肩而过,在两人离得极近的时候,男生往他的口袋里塞了一张纸条,“胡佛机关怀疑你是间谍。”男生轻声说道。

杨思瑞摸了摸口袋,心跳个不停,胡佛机关?间谍?他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知道跟踪他的人必定有官方背景,但是胡佛机关?间谍?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间谍?他?

在惊讶过后,是恐惧。

他深吸了几口气,走进了教学楼,佯装淡定实际心不在焉地上完了整节课,他看向那些年轻的面孔,尤其是男生,每一个人都像是那个递纸条示警的男生,每一个又都不像。

这会不会是一个陷井?对方故意向自己示警,等自己踏入陷井之后——

下完了课,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锁上了门,拉上了窗帘,掏出那张纸条,纸条是一个邮箱地址,他认得那个后缀,这是一个不记名免费邮箱,没什么“安全措施”胜在数量极大,完全匿名,用十分钟的时间就能注册完成,完全可以当成一次性产品使用。

他心知自己的办公室也很有可能被监视,将邮箱地址记了下来之后,他跟自己的秘书打了声招呼,借口查阅资料,来到了图书馆。

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一台电脑,按照邮箱的地址和密码登陆了邮箱,邮箱里除了注册成功时系统发送的邮件,收件箱里只有一封信。

陶则生先生亲启:

吾知你最近境遇,目下已无他途可想,唯有落叶归根,或有一线生机。

在信的最后有一个地址和一个电话号码。

他关掉了相关界面,离开了图书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不能走,他要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要战斗到底。

走进洗手间,他看向镜子,问自己:“你确定?”

他给自己的一个律师朋友打了个电话,对方沉默了两分钟,“胡佛机构是很讲求证据的,只是对方毕竟只是在调查阶段,根据最近的法案,他们的所做所为,完全在权限之内。做为律师我建议你不要轻举妄动。”后面的话律师朋友没有说,杨思瑞很快明白了。

三天后,他来到了信上所说的地址,那是一间很普通的四层小楼。

对方是个很年轻的华夏男子,他对他伸出了手,“欢迎加入百思高科。我们是一间注册于太平洋群岛的高科技公司,办公地点在冰岛。”

在这一阶段,对方的“明目张胆”目的之一是将这位查了一年也查不出间谍行为的男子赶出高科技企业的重要位置,杨思瑞主动辞职,跳槽到一间北欧的公司,算是“皆大欢喜”。毕竟在另一个时空,他的选择是发现情形严重,慌乱之下买机票直飞帝京,把对方吓了个半死,不得不仓促抓人。

当对方发现杨思瑞在几个月后被派驻华夏做技术支持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与杨思瑞一起回国的还有薛翰文,他投资的项目已经见到了回报,他却选择在这个时候激流涌退,将自己的投资变现之后,回国创业。

他留学生的身份,对投资已经是一种伤害,为了所有人的前途和梦想,他做出了选择。

至于对别人来讲很重要的文凭,对他来讲没那么重要。

2009年,吹了一年风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绿野第一辆整车正式下线,这款车号称百公里耗油一“杯”,充电一小时行驶三十公里,外观时尚大气,乘坐体验舒适,污染几乎为零,售价为12万至15万。

这样一款车型应该很受欢迎吧?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一片吹捧声中,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发出。

首先充电桩不足,除非自家“私人车库”可以设立充电桩,就算是在魔都,充电桩也远远不能满足车主们的使用,而新绿野在铺设充电桩时,发现公司提供的充电桩技术标准,现阶段除了有限的几个超大型城市,根本没办法满足。

其次保养困难,除了官方的4s店,在外面找不到相关配件,出点小问题都要排队一个多月维修,配件的价格更是高到天上去了,没办法,这款车保有量相对较低,配件商定价低了要赔死。维修人员技术也不过关,好好的一辆车,开了一年半载就成了摆设。

集体□□,也变成了集体唱衰……

直到此时,张少彬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三步是疯子。

再怎么高科技的先进汽车,也需要基础设施来维护,他拿二十年后的产品出来,市场和基础设施、人材储备不配套,结果只能是变成“收藏品”。

虽然新绿野没有上市,张少彬的其余投资还是受到了重大的影响,股价平均下跌了百分之二十,要不是他进场护盘,还会跌得更厉害。

败,一败涂地,先期投资建厂,牌照申请,销售渠道等等投入,十几亿元打了水漂,连个响都没有听见,流动资金更是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点,张少彬不得不卖了几百处房产回血。

第188章 代价

不同于薛琳的保守, 张少彬的张氏集团旗下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上市企业,光是新型环保建材, 就有四家不同名称的上市公司, 张氏房地产更是a股上的巨无霸, 绿野汽车在一开始也是准备成功之后立刻融资上市的。

这样的发展战略, 固然吸金迅速,膨胀极快, 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为了避免绿野的失败产生更大的影响, 他动用所有人脉, 舞动金元大棒,将新闻压了又压, 绿野失败在失媒上除汽车版块只占了极小的篇幅, 更没有上卫视。

张少彬和他的手下刚刚松了口气, 一场风暴却悄悄席卷而来。

一开始只是一个著名网络喷子上传了一段视频,他“朋友”购买的绿野混合动力汽车半路没电趴窝在路上,没有充电桩, 找公路救援队,人家一听说是绿野混合动力,立刻多收了一倍的价钱,没办法, 专修的4s店太远了,一般的汽车修理厂修不了绿野。

“我之前听人说这辆车的发动机是纯国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领先世界最高水平20年,现在终于知道所谓领先20年是什么意思了,我告诉我朋友,直接拖回家等20年以后再开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