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者的妻子 第112节(2 / 2)

加入书签

而薛琳自己,却选择了放假, 她要接父母。

薛校长和张秀薇稀罕够了新生的孙子,惦记着这边的村居,打算在这边种菜过夏,据张秀薇说,那边请了专业的育儿嫂, 还有杨婉玲的妈妈在,一个屁大点儿的孩子好几个大人围着转,吐个奶都有好几个人出主意,杨婉玲又盯孩子跟盯眼珠子似的,婆婆不比亲妈,很多事说轻了不是,说重了得罪人,她跟着掺和的话只会更乱,索性躲了。

说到底是因为薛翰文的事,张秀薇对杨婉玲心里留了个疙瘩,虽然稀罕新孙子,还是差了一层。

薛校长则是老伴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再说了,他现在也不是能安心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的性格,已经走“野”了。

薛琳亲自开着车,进城高速虽然被挤占的只剩下一条了,但很顺畅,她载着父母一路到了早已经装修完毕的“老薛村居”,这四个字是薛校长亲自挥毫泼墨写的,薛琳找了块老木匠用古董匾额改的。

薛校长下了车,背着手围着自己的匾转了几圈乐坏了,拉着张秀薇让薛琳给他们两个拍照,两个人在朱漆大门前拍得不亦乐乎。

“嗯,这门做得不错,讲究。就是狮子小点儿。”张秀薇弯腰低头瞧着那一对小狮子。

“土鳖,咱们这是民宅,有竖大石狮子的吗?那得是过去有的衙门或有爵人家才用的,就是有资格用的,用什么样的,用多大的,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用。用不好福气担不住。”薛校长倒是对这一对石狮子很满意,“我没看错的话,是件老玩意儿。”

“爸,您眼真毒,有人拆古建拆下来的,整适合咱们家。”薛琳竖起了大姆指。

“上院里看看。”张秀薇明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径自推开门往里面去。

院子里菜园子已经整理好了,还种了几颗果树,这个时候花已经落尽了,正在做果,被雇来照看园子的夫妻两个正在给果树喷药。

见他们进来了,都放下了手里的活,“您回来了。”两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瞧见这对老夫妻和自己相对熟悉的薛琳,不知道该叫什么,叫老爷太太吧,现在新社会了,不兴这个了,叫别的吧,总觉得不礼貌。

“爸,这是给咱们家干活老赵和赵嫂子,咱们这片宅子的宅基地是他们家的。”

“哦,那是房东了。你们以后叫我薛校长就行了,我乐意别人叫我校长。”薛校长说道,做过校长大约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耀。

“你们叫我张姐就行。”张秀薇倒是没什么话说。

“张姐?”两夫妻互视一眼,“您瞧着岁数挺小的,我们怕把您给叫老喽。”

“我都六十五的人了,你们俩个也就是五十多岁?”农村人,长得普遍比城里人显老,就算是京郊这一片的农民,这个阶段也是看起来老成的。

“那真得叫您姐了,我们俩个比您小十岁,都是五十五。”老赵说道。

“这园子种得可真好。我还说带些种子种点小白菜什么的呢,你看这儿全都有。”薛校长蹲下来看菜,到底是华夏人,看见庄稼就高兴。

“小白菜,已经收过了茬了,这些是新种的,还种了些西红柿、茄子、豆角、小葱之类的。”

“帝京这边比老家节令早啊,你看这茄子都长这么大了,今天能吃了。”薛校园蹲到园子里摘了个茄子。

“这庄稼伺候得真好。”张秀薇也跟着他到园子里细看。

薛琳笑眯眯地瞧着两人,“赵叔,您先前说家里的土狗下了小狗,现在多大了?”

“已经快两个月了,断奶了。”

“抱一只过来吧,看家护院还得是土狗。”

“唉呀,人家别人家都是养金毛之类的,土狗我怕您看不上。”老赵也知道这些人家都是养名狗的,这附近还有一家养藏獒的,天天拿生肉喂,除了主人谁都不能靠近。

“我家里有只金毛,是养着玩的,不看家,跟谁都好。”薛琳不知道自己家的金毛多大年纪了,按时间算应该是狗里的老年人了,现在整天懒洋洋的,每天出去也就是转一圈就回家了。“土狗养好了也挺好。”

“土狗好!我喜欢土狗!”正在看庄稼的薛校长站直了身体说道,“土狗养好了比那些个什么名犬通人性多了。要是有土猫从小一起养大,可好玩了。”

“您想要土猫还不容易,我小舅子家的猫就下了崽子。”

“养猫养狗可不能随便养,得挑日子,拿着肉干、盐去聘。”薛校长退休之后,颇看了些古籍,自认也是古雅之人了。

他们说得热闹,张秀薇已经手脚利落地摘了好几个茄子,小菜也摘了不少。

“妈,您摘这么多菜干嘛。”

“吃啊,摘菜不吃摆着看啊。”

“等会儿我带你们进城去吃饭呢。”

“我不去!整天吃饭店腻死了,你哥家里的厨子做菜也一股饭店味儿。这啥都有,就自己做着吃。把龙泉叫过来啊。”

“赵嫂,厨房的东西齐全吗?”

“齐全,米面都是今年新下来的,就是调料什么的没备着,得上小超市现买。”

“行,等会儿您领着我妈去买点儿吧。”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龙泉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两个“不速之客”,龙泉的母亲王金玲、姨妈王金凤。

两人手里都拎着东西,瞧着都不是“贵”的,米、面、油、鸡、鱼之类的常用食材,除了这些,王金玲还拎来了一坛子咸菜。不得不说,她实在是情商很高,做事很有“谱”。

薛校长听说她来了,亲自迎了出来,“唉哟,老妹妹来了,进来进来。”

“早就应该来看看大哥大嫂,实在是工作太忙,总有什么事儿打岔,这回我跟我妹妹说了,就算是有天大的事儿也得来。”王金玲早没了过去的影子,一身名牌的套装,大珍珠项链,耳朵上戴着的翡翠耳环翠绿翠绿的种水极好。

她妹妹则是穿了件浅绿渐边色的旗袍,头发盘起来,看起来颇有气质。

进到院里啧啧赞叹,“你看这房子造得可真好,姐,你看像不像咱们小时候住得老房子?现如今都住楼,西洋别墅,说起来还是这样的房子住得舒服。”

“咱们小时候的老房子哪有这么好。”王金玲握着张秀薇的手夸赞道,“还是老嫂子您会享受生活。”

“我哪儿会整这些,这全是薛琳弄的,我们也是头一回来。你们等会儿啊,我还有几个菜要弄。”哪里是有几个菜要弄,张秀薇实在是没想到龙泉会带来母亲和姨妈,第一次见“亲家”只有茄子酱和几样新鲜蔬菜实在是不像话。

“不用麻烦,我们都带着呢,这是稻香村的熟食,这是六必居的酱菜,这是烤鸭,切一切就能吃。”王金玲一边说一边脱了套装外套,拎着东西进厨房。

“东西我都已经预备好了,炒一炒就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