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夫君养成手册 分节阅读 107(1 / 2)

加入书签

d蝶的身份,一个个都认定了,肖琴和余蝶就是刻意来找事的。

什么苏家的金饰质量就有问题,分明就是刻意抹黑,把他们当傻子。

当即,也没人管她们了,众人都找上了掌柜,说要买下那支梅花镂空翡翠金簪。

这金簪可是出自大师之手,按柳译大师本人的意思,金簪的价格远不止八百两,要是能以八百两的价格买下,那不是占大便宜了

谁敢肯定苏家下次不会涨价

再说了,柳译大师的名气,在众夫人圈还是很响亮的,有一支由柳译大师制成的金簪,也是一种脸面。

一连好几位夫人要买下梅花镂空翡翠金簪,掌柜的一时间还在愣神。

那边,几个夫人已经争抢了起来。

“我出九百两”

反正柳译大师说了,那金簪的价格,应该在千两之上,九百两也不亏。

“我出一千两”

能想到这一点的,也不止一人,顿时几人就开始加起价来。

从九百两,一直加到了一千两百两。

掌柜的既欣喜又为难。

欣喜的是,这个价格大赚了,可为难的是,梅花镂空翡翠金簪已经被那位姑娘捏扁了,铺中也没有第二支梅花镂空翡翠金簪,这可怎么办

他求救的视线,投向凤珩。

凤珩了然,“大师,那边有位夫人看上了大师的作品,只是梅花镂空翡翠金簪已经被那位姑娘损坏,不知道大师能否再制一支”

“这个自然可以。”

柳译是大师,大师都有脾气,换成别人他理都不会理。

可是自己的财主,他还是很好说话的,当即就应了下来。

那位夫人喜不自禁,当场就付了银钱,掌柜的也答应,待柳译大师制好金簪就派人送去府上。

到此,这件事总算事了。

围观的客人,也渐渐散去。

也是这时,凤珩终于看向了余蝶。

“这位姑娘。”

“嗯”

余蝶眼中一喜,面上也不住浮现点点红晕,“凤哥哥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凤珩眉梢微动,应了她的要求直言道。

“梅花镂空翡翠金簪的价值,柳译大师已经证明,小姐你毁坏了这支金簪,不知这八百两可是现在付清”

余蝶愣住了,“八八百两”

“是,八百两。”

余蝶的脸彻底红了,是羞得,“我我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

除了那些出门采买东西的夫人,谁会随身带那么多银子

“哦。”

凤珩不紧不慢,“没关系,我们苏家的伙计,可以上门去收。”

余蝶的脸更红了,嗫喏着说不出话来。

八百两银子,对于余家来自然不算什么。

可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特别是,她还败家的把簪子给捏扁了。

余家又不止她一个子嗣,想想也知道,她回去估计是要挨罚了。

这些凤珩可不管。

之前这人数落他家小姑娘的时候,他都听着呢。

别以为他不记仇。

“王东,等会你跟着这位小姐回家,去府上把银两结了。”

名叫王东的小二,机灵应了声是。

一切事了,凤珩才牵着苏曼卿的手,离开了金铺。

瞧着凤珩和苏曼卿离去的背影,余蝶不甘心的跺了跺脚,终于从凤珩的影响中回过神来。

“我不就是捏了一下嘛,哪里值那么多银子”

肖琴垂着头冷笑,懒得理她。

以前还觉得余蝶挺聪明的,现在发现,就是一蠢货。

“嗳,凤哥哥也是的,都不知道帮我说说话。”

余蝶还絮絮叨叨的,“不过小琴,凤哥哥是真的长的很好看呐,你什么时候认识他的他小时候也这么好看吗”

她越说越后悔,“早知道,我就早点来江城玩了,说不定还能早些见到他。”

虽然心里已经觉得跟余蝶划清界限,不过余家势力大,余蝶好歹也是余家的小姐,肖琴表面上还是端着的。

很是尽职的回答了她的问题。

“我是在私塾认识他的,他小时候跟现在没什么区别。”

“是嘛”

余蝶眼睛更亮了,“小时候的凤哥哥,肯定很好看”

她偏头,抓住了肖琴的手。

“小琴,我以后会经常来江城玩的,你一定要带我去找凤哥哥哈”

肖琴笑着点了点头。

心中却笑的有些冷。

常去找凤珩

虽然不知道当初赵诗诗那般喜欢凤珩,为何突然就没了念头,还自己跑到了别庄去住,现在都没回来。

但她可以肯定,这事和凤珩撇不开关系。

这样一个危险人物,还要经常去找他

、165、暗地里的麻烦2

但她可以肯定,这事和凤珩撇不开关系。

这样一个危险人物,还要经常去找他

余蝶想自己找死,她也不拦着。

余蝶和肖琴走了一路,便说了一路。

名叫王东的小二,也十分尽职的跟着两人。

凤少爷说了要把金簪的银子收回来,那就得收。

从江城到湖城,余府,余蝶刚到家,就跟父母说了这件事。

余父大怒,“好端端的,你去捏人家的金簪做什么”

余家虽然跟苏家一样,是做金饰生意的,不过余家家主是个小气鬼,他的钱都是自己一点点省下来的。

八百两银子虽然不多,却依旧让他有些肉疼。

当即就将女儿训斥了一遍。

余蝶颇有些不服气,“他们苏家的金饰质量差嘛,我只是试试而已。”

余父恨不得撬开她的脑子瞧瞧,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你有没有常识,镂空的金饰是不能捏的”

还说什么质量差,自家的镂空金饰还不是一样,你说人家的质量差,这不是也在打自己的脸么

余蝶被凶的说不出话来了,余父也懒得再跟她计较,听说苏家的伙计还在府门口等着,他也不敢赖账,当即派人送了八百两银子过去。

自从出了金饰铺这一件事后,苏家的铺子生意又变得火爆起来。

而肖家刚刚打出的一点物美价廉的名头,也被肖琴那么一闹,毁了大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