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节(1 / 2)

加入书签

等一下,明夏怎么说“薛定谔的猫”的这个理论时,感觉那么了解?

顾秉钧有些疑惑,便问了明夏,这才知道,原来,她最近不仅仅是在看数学,也在带着看量子力学。

又是“哥德巴赫猜想”,又是“量子力学”,最喜欢的学科是“历史”不可能放下,还要带着不能让“英语”变得生疏……

这丫头该不会真的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吧,一点休息时间都不给自己留的吗?不然,又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一直沉浸在学习之中?她累不累啊?

在学校,顾秉钧和蒋业提到这件事时,语气不由得有些感叹。结果,蒋业却是一脸“这不是很正常吗”的嫌弃表情看着他。

“这就好比,你已经证明出来了周氏猜测,现在,你发现你可能可以有更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成果,会不会沉迷?将心比心一下都觉得正常啊。”

顾秉钧:……

好吧,坦白来说,不说是他发现自己能做出更多更高的学术研究成果了,就是发现自己有机会能证明“周氏猜测”,他都能兴奋得通宵研究,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能撑住的那种。

在曹源巡看来,他和明夏的认识真的是非常巧合,就是一个“缘”字。

可最引起他注意的,并不是明夏和曹璐璐认识的这个巧合,而是她对计算机方面的天赋。

正如明夏自己说的那般,她只是去考初级程序员的,这个难度不高,实践要求也低,只要理论相对比较了解就可以。而在聊天对话中,他也发现了,她对计算机方面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理论了解并不多,也很坦白,直说自己“不了解”,而不是不懂装懂。

但就是这样一个水平并不高的,只是参加了初级软考的普通学生,却一眼就看出了他在完成“x”布置的防火墙作业时,那个框架上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这种对代码的敏感,是怎样出色的对计算机编程的天赋?

越是聊,曹源巡就越觉得明夏是个宝藏,非常适合走计算机编程这行,肯定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而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希望自己可以作为红盟的一员,牵引她加入华国红客联盟,为祖国的网络安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因此,每次聊天,曹源巡既会发给明夏一些关于计算机编程的资料,方便她学习,也会夹带私货地和她说一些行内的消息,都是比较正面的,而明夏给出的反馈也让他很满意,学习的进步速度很快,爱国意识也很强,三观简直不要太合他的心意。

再加上,曹源巡和曹璐璐是堂兄妹,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总是听她“明姐”前“明姐”后地喊,自然也就知道了她是今年省文科状元的消息,也听说了首京大学、金陵航空航天大学、京华大学等学校,都打了很多电话去联系她,希望她报考本校的事。

竟然是文科?

曹源巡震惊了。

因为明夏之前和曹璐璐一起去首京参加培训,曹源巡就一直以为,她数学这么好,肯定是理科生,一听说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处于不敢置信之中。

是他毕业有点久,跟不上时代了吗?现在的文科生怎么都这么厉害了?

只是,他记得,按理来说,文科不是不能报考数学专业吗?怎么听璐璐说,明夏的父母,还有她就读的高中,一直收到各个高校招生办的联系,说欢迎她报考自己学校的数学专业或者其他理科类专业?

得知曹源巡的纠结,曹璐璐伸手,拍了下他的肩,叹起:“哥,不说明姐下个月就要去参加io了,也不说她拿了全球唯一的成邱宇数学奖金奖,就说她把‘周氏猜测’这个世纪难题都证明了出来……就算明姐语文什么的都是零分,那些学校也很愿意她去啊。更何况,明姐还是今年的文科省状元?”

曹源巡感觉自己被扎心了。

他当年就是偏科严重,选的理科,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都很好,就是语文,怎么都上不去,硬是拖分严重,只能去了那个并不是理想的大学读本科,然后考研才去喜欢的大学继续学计算机。

果然啊,规矩都是人定的,不觉得有例外是因为不够优秀,而一旦足够优秀,便能发现处处都是例外,还是专门为你一个人设的例外。

不过,也是出于私心吧,曹源巡还是觉得,比起数学专业、英语这些专业,他更希望明夏能去读计算机专业。但他问了问曹璐璐,发觉努力去争取明夏报考的大学虽然很多,但强烈希望她加入的专业基本都是数学和英语,接受其他同类型的专业,却没有人想过要让明夏报考计算机专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