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节(1 / 2)

加入书签

只要是想要在华国出道的,都是挤破了头想要和唐宋经纪公司签约,明夏要是真的想要出道进娱乐圈,只要脑子没有瓦特,就不会拒绝这么好的机会,而如果签约了,就更不可能说这种自打脸的话。

至此,到底是谁在搞事,把网友们的智商扔在地上耍,也就一清二楚了。

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等华国重量级组织,也纷纷针对这件事发表了言论。

甚至,共.青团也发言了:娱乐圈,考虑市场经济和行业需要,适量的营销号是允许的。但学术圈,拖累学术进展甚至污蔑研究人员的营销号的存在,就是不被允许的。

国家都发话了,表示要维持“娱乐”和“研究”之间的界限,“留一手”终于慌了。

他赶忙发了一条长微博,表示对明夏的深深歉意。

留一手v:是我之前出言不当,对此,我感到非常抱歉。《数学年刊》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本学术期刊,明夏女士的论文写得非常好,思路清晰、严谨,成功将周氏猜测证明出来。

下面网友被逗乐了。

你看得懂论文吗?就这么死命地夸,真是求生欲让你彩虹屁。

然而,国家不吃彩虹屁。

“留一手”的营销号很快就凉了,没了消息,大家对此完全不意外,包括他之前的粉丝也不怎么关心,反正类似的营销号多了去了,换一个继续浪就好。

不过,到底是学术不端,还是营销号混乱学术圈,亦或者是娱乐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

这个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觉得不能把娱乐圈那套用到学术圈,应该留给知识和学术研究一片安静的净土。

*

不关注数学界的人可能不清楚,有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觉得这种比较知名的猜想或者理论的提出者,可能都是已经去世了的伟人,关注这方面的人真的是只能哭笑不得地日常帮忙科普。

事实上,比如“周氏猜测”的提出者周海中,是当代数学家,现任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兼任美国牛顿信息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预测研究所的顾问,曾任多本学术刊物的编委会顾问或名誉主任。

他在数学界的影响力,自然是只高不低的,而在提出“周氏猜测”后,更是在学术界颇受好评,受邀去多国参加学术会议。

但一直以来,关于他在梅森素数方面提出的“周氏猜测”,一直深受争议。

虽然被称作是一个很有“数学美”的式子,但因为他自己给不出证明,别人也一直证明不出来这个式子的成立,便愈发多的人认为他辛苦研究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提出来的,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猜想。

起初,他为自己辩驳,后来,他甚至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提出了一个错误的猜想,但转念一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什么的,不也是一直没有被证明出来吗?

那么,只要没有人成功证明他的猜测是错误的,他就不应该怀疑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

可时至今日,当真的有人把他的“周氏猜测”证明了出来,还一举写成论文,直接发表在了《数学年刊》这本sci的学术期刊上。

看着期刊上的那些文字,他的视线渐渐朦胧,随后,仰起头,微微眯眼,然后眨了眨,但眼眶的湿润却无法掩饰。

周氏猜测,真的被证明出来了。

他那么长时间的的努力,已经被数学界一半的学者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另一半的人,也将会渐渐给他肯定的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