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个环节,不选比赛官方提供的三张既定图片的选手很多,选了历史人物的选手也不少,但大多都说的是“岳飞精忠报国”或者“孔融让梨”这种耳熟能详的事的。

而明夏不按套路,找了这么一个“迷弟”的犀利切入点,又结合了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关系,让演绎变得有趣新颖,的的确确是头一个。

几个评委老师的兴趣立刻就被引了起来,面带笑容地听明夏演讲,还会被她自我代入“迷弟”后因为收到“爱豆”的回复而激动难抑的表情逗得直乐。

这一环节,明夏的高分,毋庸置疑。

第三个环节考的是记忆力和反应力,名叫“gd ery”,大屏幕中出现一段英文视频,参赛选手要看完视频后复述出视频内容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20秒记忆和思考的时间,将考题全部记在脑中,10秒验证记忆,再通过60秒展示自创的内容。

明夏的记忆力当然没问题,看完一遍后的复述,视频中的任何一处关键信息点都没有漏掉,在之后的表达态度以及根据个人见解拓展内容的时候,也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第三轮的评委打分自然也高。

杜甫这么有名的历史人物,又是找的这样一个切入点,不知道是真的历史功底好还是上网查的。

出于好奇,三轮结束后,几位评委老师在明夏下台之前,又问了她几句相关问题,并表示分数已经打完,不会有任何影响。

既然选择了这个角度,无论是杜甫、李白自身,还是他们之间这种“爱豆和迷弟”的关系,明夏都详细了解过,此时,自然不会被问倒,神态镇定地对答如流。

几个评委老师满意了。

在明夏后面还有四个参赛选手,整组比赛结束,便一齐离开了。

在工作人员通知下一组进场演讲的时候,几个评委老师把打好分的评分表递交给记分员,开始讨论刚刚那组选手。

“那个演讲主题是杜甫的女孩,我感觉进省赛没问题,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坐中间的女评委老师说道。

其他评委老师点头,都是这么认为的。

几个老师又问了下记分员,得知刚刚那个女孩叫“明夏”,觉得名字还挺好听的。

先前说觉得女孩眼熟的那个评委老师想起来了,激动地轻拍了一下桌子:“哎!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我不是和你们说,我朋友是初赛的评委,他发现了一个形象和能力都不错的好苗子?那个女孩就是叫明夏!”

几个评委老师对这件事都有印象,闻言,十分惊讶。

这么巧?他朋友面试到的那个选手,居然也给他们面试到了。

不过,这个女孩确实历史知识储备量挺大,英语不错,反应能力也好,说上一句“好苗子”确实不为过。

*

还是之前的老地方,和吴琪琪会面后,两个人互相询问了一下对方的比赛情况,便出了会馆,去找明母。

明夏和吴琪琪在会馆里复赛的时候,明母将车停在门口不远处的一个停车位,自己进不去会馆,就干脆就站在门口等。

12月了,寒风冷冽刺骨,明母紧紧裹着羽绒服,在门口哆嗦着等女儿,满脸担忧和不安,全然一颗滚热的慈母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