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节(1 / 2)

加入书签

老太监这才噤口。

高五领了那老太监下去,赵踞回头看着方太妃道:“太妃听明白了?哪里有冤枉你的么?”

方太妃垂眸不语。

赵踞说道:“当时徐悯瞒天过海,你必然不知紫麟宫发生何事,但后来你必然是窥知了什么,便泄露给了太后,才导致太后一怒之下赐死了徐悯。可后来在避暑行宫里,你又对太后说了什么?”

事到如今,方太妃也无可隐瞒了。

“我跟太后说,这鹿仙草举止古怪,倒好像是徐悯借尸还魂。”太妃吁了口气,将身子往椅子里靠了靠。

此刻方太妃万念俱灰,自己实在低估了面前这位对手。

赵踞一点头:“还有呢?”

方太妃摇头苦笑道:“太后当然不信,但我也没有想太后会全信,毕竟有一点怀疑的种子就够了。”

“你是怎么给太后下的毒?”

方太妃沉默,片刻后才说道:“我曾给太后的殿内熏香中加了一点迷迭引,可以让人精神恍惚,懈怠精神,我趁着接近太后的时候,把一点黑鸩点在了太后耳垂之后。可是我先前所说并非虚言,我其实并没有想要谋害太后,毕竟谨宁已经给颜家订了亲,且谋害太后风险甚大,可是胡漫春她因又给太后责打,实在无法忍受,才逼着我……”

赵踞黯然。

方太妃闭上双眼,说完后站起身来,她望着皇帝道:“皇上,我可以把所有都坦白相告,我只有一个请求。”

“怎么?”

“请皇上不要为难谨宁。”

赵踞冷笑道:“现在你才想起谨宁?你犯的这些罪,足够诛九族的了。”

方太妃落下泪来:“谨宁她什么也不知道,是无辜的,又是皇上的妹妹,皇上你网开一面,别为难她,一切罪责我自己领了就是。”

皇帝目光涌动,半晌方道:“好,朕答应你。”

方太妃起身,缓缓跪地,向着皇帝磕了个头:“多谢皇上,我死也瞑目了。”

皇帝转身欲走,却又问道:“你先前说,你跟太后说徐悯借尸还魂,是当真的,还是故意惊吓太后?”

方太妃道:“世间哪里有借尸还魂这种事,我不过是看鹿仙草举止反常,故而异想天开,自然也是想引太后即刻召德妃前来才故意这么说的。”

皇帝笑了笑,转身往门口走去。

将出门之时皇帝回头,他最后看一眼方太妃:“你可知,太后临去的时候跟朕说,让朕好生待她。”

太妃不解何意。

赵踞又是一笑,负手出门去了。

太妃看着皇帝那意味深长的笑容,正在惘然之时,外间高五带了两名太监进内,其中一人手中捧着个托盘,里头赫然放着一盏酒杯。

方太妃的瞳仁收缩:“皇上……”

高五将那酒杯端过来,叹道:“皇上毕竟仁慈,太妃终于也可以尝尝这鸩酒的滋味了。”

向来寡言的高公公顿了顿,突然又低下头,在方太妃耳畔低语了一句。

方太妃猛然一颤:“你说什么?”

高五笑道:“不然太妃以为,像皇上这般精细英明,怎么会对那鹿仙草宠爱有加呢?”他看着方太妃错乱失神的表情,对那两名太监使了个眼色,“伺候方太妃上路吧。”

****

且说赵踞离开方太妃宫中,一路起驾往回。

虽然料理了方太妃,但皇帝的心中却丝毫轻松之感都没有。

经过延寿宫的时候,突然叫停了肩舆。

皇帝迈步往前,向着宫门口叫道:“平安。”

那边毫无动静,雪茶忙道:“皇上叫平安?奴婢给您抱来。”

皇帝一摆手,自己迈步走到宫门口,果然见平安耷拉着脑袋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赵踞俯身:“不要等了,母后不会回来了。”

平安抬头看看他,两只乌溜溜的眼睛湿漉漉的。

赵踞探手将平安抱起来,突然觉着这狗儿轻了许多,看样子雪茶说的不错,若不是因为有毛儿撑着,只怕真剩一把骨头了。

赵踞抚了抚平安,狗儿趴在他怀中动也不动,皇帝抬头看了看延寿宫的匾额,终于抱着狗儿转身离开了。

第175章

随着西南邺王兵败的消息传到夏州,西朝的进攻也随着放缓了。

禹泰起自然是临阵经验丰富,有他坐镇,就算千军万马阵列跟前,也自稳若泰山。

其实目前最让禹将军觉着不安的,不是城外的战事,而是仙草的身体。

从当初将她从避暑行宫里救了出来,一路已经刻意放慢行程,总算有惊无险地到了夏州。

又因为才换了地方,未免有些水土不服,起初几乎无法进食,请了许多地方上有名望的大夫,才算勉强度过最危险的时候,慢慢调养过来。

禹泰起之所以同意让仙草见谭伶,一是因为谭伶所说的机密非同小可,二也是想看看谭伶有没有法子可以让仙草恢复的好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