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节(1 / 2)

加入书签

赵踞道:“朕要去延寿宫给太后请安。”

颜珮儿含笑道:“臣妾本想送了汤药就去太后宫内,如此……臣妾可否陪着皇上?”

赵踞本是敷衍的话,听颜珮儿如此说,骑虎难下,只得答应。

颜珮儿又道:“皇上还是先喝了汤药,免得凉了不好。”

赵踞回头对雪茶道:“你拿进去,放在炉子上,等朕回来再喝。”

颜珮儿见如此吩咐,只得不语。

当下赵踞便跟颜珮儿一块儿往延寿宫而来,期间转过文华殿,阴冷的风中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香气。

赵踞自然也闻见了,仰头问:“什么气味?”

颜珮儿奇道:“却好像是有人在做菜。”

赵踞皱眉:后宫是什么地方,怎会有人敢这样胆大包天。

可一想到“胆大包天”四个字,赵踞心头一动,敏锐地预感到什么。

皇帝左右看看,循着香气往前而行,渐渐地,竟然是御花园在望。

赵踞迈步入内,走不多时,便发现了香味来的方向。

花园的凉亭之中,有两个人对面坐着,中间的石桌上放着一个铜炉,铜炉里汤肉翻滚,香气四溢,那两人似乎兴致正高,站在这里都能听见那说笑声传来。

雨雾纵横,颜珮儿看了会儿,若无其事地对赵踞道:“皇上,多半是两个宫人,交给他们处理就是了,咱们还是去见太后吧。”

赵踞盯着那两道模糊的影子,淡淡地对颜珮儿道:“这里的湿气太重,你先回去,朕去去就来。”

颜珮儿拉住他的衣袖:“皇上……”又柔声道:“表哥,我好不容易跟您一块儿去见太后,咱们一块儿去好么?”

赵踞回头对上她雾蒙蒙的眸子,伞下的美人,越发美的惊心动魄,如此温柔相求,只怕任凭是谁都无法抵抗的。

可是此刻,皇帝的心却好像也给扔在了那滚烫的肉汤里,焦灼难耐。

第101章

仙草之前的确是在宝琳宫,毕竟罗红药的身子在恢复之中,她有些不大放心。

幸而最近罗举人给押到了京内,因为罗夫人的那份“名单”的缘故,皇帝特意将这一节交代了负责审讯的刑部,记下了罗举人将功赎罪一事。

加上本来罗举人就是个懦弱老实的人,那些豪强亲戚等的确只是借了他的名字为所欲为,所以刑部按责追究,最后判了他一个流放。

相比较其他那些抄家、砍头的,这已经算是极好的结局了。

罗红药总算去了心事,加上仙草又回来了,她的心越发宽慰,身子自然更好了起来。

仙草坐了半晌,又悄悄询问罗红药紫芝是否妥帖。

罗红药笑说:“你放心,紫芝很是心细谨慎,真不愧是紫麟宫的旧人,也难怪皇上把她送到这里来,她对我很好。”

仙草听她首肯,便也放心了。

仙草是趁着皇帝上朝、又知道他散朝后必然去御书房,所以才大胆出来闲逛。

离开宝琳宫后,正欲回去,不料中途竟遇见了去延寿宫请安的颜如璋。

原来近来因为连日下雨,颜太后的骨痛犯了,颜如璋放心不下,在外又找了两个土方子,想让太后试试看,这会儿正出延寿宫。

两人见了面,颜如璋笑道:“姑姑今日好清闲啊。”

仙草笑吟吟地回答道:“忙里偷闲,这不正要回去吗?”

颜如璋看看阴沉的天色:“皇上这会儿只怕才回御书房,批改折子,也要半个时辰,姑姑倒是不忙回去。”

仙草见他似有他意,问道:“小国舅有事?”

颜如璋笑道:“我近来听人说起,仿佛在西边看见过徐慈……”

仙草的耳朵顿时支棱起来,颜如璋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姑姑愿不愿意借一步说话?”

一旦关于徐慈,仙草当然是一万个愿意。

两人来至御花园,雨打花叶,发出刷刷的声音,风自凉亭穿过,竟有些冷。

颜如璋看着她瑟瑟的样子,道:“姑姑且坐会儿。”

当下起身来到亭子边,对跟随自己的小太监如此这般交代了几句。

仙草不知他想做什么,就试探询问徐慈之事,颜如璋道:“听人说在西南道上看见过他,太师似乎派了人追踪,只是不知怎地,竟还没有碰到徐慈皮毛。”

仙草暗中松了口气。

不多会儿,又有四五个太监前来,有捧铜炉的,有提食盒的,有拿碗箸的,有拿垫子的,在桌上摆放妥当,又将垫子放在了石凳上。

仙草见这般架势,已经呆了:“小国舅,这是做什么?”

“这样湿冷的天气,最适合吃这个,姑姑大概没尝过吧。”颜如璋示意太监们退下,自己在桌边坐了。

仙草虽不知是什么东西,可却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这是什么?”

颜如璋道:“在夏州那边,这种吃法十分流行,叫做拨霞供。”

“啊,”仙草发出惊叹,双眼放光,“原来是这个,我曾经在书里看提到过,只是不曾亲自吃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