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6节(1 / 2)

加入书签

正文 营养最大化

林蕊割了浮床上的水芹菜, 直接送到校长跟前, 笑嘻嘻道“校长,您敢吃吗”

校长胆子大的很, 直接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 点头夸奖道“口感很不错。”

无土栽培的蔬菜似乎普遍都具有水分充足、肉质细嫩的特点。

oss非常赏脸,将一碟子芹菜炒香干全部干光了。

盛夏天热, 林家没冰箱,猪肉摆一夜肯定会坏掉。

林母操刀剁肉馅, 笑着招呼上门帮忙的邻居“今晚大家伙儿敞开了吃, 十斤五花肉必须统统消灭。”

照常理说, 包饺子应该用猪后臀肉最合适,白的少红的多, 调馅正好。

不过1988年的江州, 粮油肉票都还没退出市场, 城市居民食用油按人头供应。

大家肚里没油水,自然更欢迎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最好咬一口满嘴油的那种。

林家住的是典型的筒子楼,钢铁厂给已婚职工分的宿舍。

十几平方米大小的屋子装进一家人都艰难,哪里还有地方烧饭。走廊、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楼道就是大厨房。

现在煤气灶还不流行, 家家户户门口堆放的都是煤炉,烧蜂窝煤的那种。

不到两米宽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三四个人围在一处和饺子馅就转不过身。

林家更小,外屋一张双人床, 白天掀开被褥支起小方桌吃饭,连张能擀饺子皮的大方桌都没有,自然不适合当聚餐地点。

然而人民群众的智慧无极限,不少邻居翻出自家备下的面粉,直接在家里头和好面擀出皮,然后再过来包饺子。

林霏开,哦不,现在已经是林蕊,看着面前人头攒动的场景觉得稀奇。

剁肉的,洗菜的,切葱的,剥蒜的,起煤炉的,婶婶伯母们挥汗如雨,忙的不亦乐乎。

人人喜气洋洋,个个与有荣焉,好像考上大学的是他们自家的孩子。

一时间,林蕊甚至有种置身学校美食节的错觉。

她忍不住手发痒,垫着脚跃跃欲试。大一时,学院包饺子大赛,她可是第三名。

林母腰一扭,直接将小女儿攘到边上“吃你的西红柿去,一会儿饺子就下锅。”

小女儿身子弱,肠胃浅,明明大家伙儿都喜好油多肉厚,她却偏偏禁不住大荤腥。别说吃了,就是闻着都头晕。

下午蕊蕊才刚睡走了神,可别又被猪肉熏晕了头。

林鑫端起满托盘的饺子,安慰噘嘴的妹妹“水烧开了,饺子马上就好。第一锅就下你的鸡蛋黄瓜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