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1节(1 / 2)

加入书签

薛副教授轻轻地叹了口气“要是真有门路运过去的话,倒是桩好事。咱们国家重工业基础薄弱,苏联恰恰相反,双方可以互补。”

今年其实应该是去年物价飞涨,各地都开足了马力生产产品,谁的货仓里头都积压了一大批货物。

可是消费市场已经相对饱和。

况且国家政策一缩紧,基建项目全停,大批企业停工,人们手上哪还有余钱买那些。

林鑫理智的很“这很难,用轻工业产品换重工业设施,我们愿意,人家可不高兴。”

林蕊却跟他姐唱反调“事在人为呗。再高门大户,过不下去了还不得上典当行。况且他家典型的政治挂帅,人治大于法治,能操作的空间多了去。”

上辈子,她上幼儿园小学放寒暑假的时候,经常跟着林主席去单位。

林主席的小办公室隔壁就是党办会议室,听得最多的就是各种会议。

每一次一说到反腐倡廉,众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就会将无辜的前苏联拖出来轮一遍。

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让林蕊深深地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前苏联在分裂之前,政府问题非常严重,经济改革的失败令他们的处境最终雪上加霜。

不过好像没打到血流成河,因为叔叔阿姨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提防像前苏联一样的和平演变。

林鑫拽了下她的小辫子,皱眉道“别说怪话,旁人的事情,我们少插手。”

林蕊立刻拖着她姐去旁边咬耳朵“姐,你知道吗孙泽的大表哥已经打算去前苏联当洋倒爷了。”

这人的嗅觉还挺敏锐。

好像当年往返于中俄之间的倒爷相当挣钱。

一直到三十年后,俄罗斯人还跑到中国来扫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转到俄罗斯去卖钱。

林鑫没好气道“他当然能去,一般人哪里能买的到去前苏联的票。”

林蕊愣了一下。

她看现在出国的人挺多,没想到买票去前苏联还有门槛,又不是去那儿定居。

不过大表哥要是能在那儿杀出条血路来,绝对是挖到第一桶金的人。

林鑫警告地点了点妹妹的脑袋,压低了声音“你不许想,这种事情不是你能碰的,别瞎胡闹。”

林蕊哼哼唧唧,猴着她姐的胳膊不撒手。

走在前头的薛副教授抬头看了眼天,突然间转过头来看相当老实不客气跟着去郑家蹭中午饭的魏镇长“你要打算种葡萄的话,那马上就应该搞起来了。葡萄两年结果子。另外就是,比起草莓,我个人更建议你套种西瓜。”

魏镇长连连点头“还是教授你想的周到,西瓜的确要比草莓好。那东西放的时间也比草莓长。”

林蕊积极地强调“网,叔叔,你可得记好了得结好网,不然肯定会被鸟给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