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节(1 / 2)

加入书签

林蕊觉得这位凭借一手漂亮钢笔字获得领导赏识调入镇政府的前任小学代课老师绝对是个人才。

他竟然趁着村委书记去镇中心小学借仪仗队的机会,愣是横插一竿子,挤进了市科委组织的送科技下乡项目中来。

郝教授生性和气,笑呵呵地自兜老底“我就是种田的,不懂什么工厂生产,有愧镇长您的厚爱了。”

临时上任的魏镇长从善如流“教授您现在郑家村试点嘛,我们港镇政府一定全力支持欢迎您。我们的发展方向就是生态农业以及农产品的深加工。”

三位教授互看一眼,颇为惊讶。

江州的乡镇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来讲,算是走在比较前的位置。这跟江州水陆交通相对发达以及历史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这其中,港镇无功无过,没什么出挑的拳头项目,但是服装厂、被单厂、油磅厂等等,订单还是稳当的。况且,镇上也有意引进化工厂跟造纸厂。

按照常理,这些工厂应该想办法提升生产技术才对。

魏镇长没有强行将人直接拉去镇政府,而是跟着大队书记等人先去村委会坐下讲述基本情况。

他将一本1987年的化工时刊恭恭敬敬地摆在桌子上,翻开来请三位教授看,上面文章标题是x县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教授,请你们看,这是去年的数据。我们全县已经有179家化工企业,占全县乡镇企业的110,职工近7000人。塑料工业也有60家,里头3700多人。”

这么多化工塑料厂,意味着产能极有可能已经过剩。

想生产紧俏商品,原料从哪儿来要走大路货,销路是问题。想上高新产品,技术想转产扩建,钱呢

“当着教授的面,我也兜兜老底。现在国家抓严了,基建项目都在停,政策紧缩,工厂的日子不好过。”

港镇的被单厂、服装厂主要靠出口外贸。

可是老外就没傻的,这些没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几乎村村镇镇都在搞,人家就卯足了劲儿等你们自己杀价。

等到你们争得你死我活之后,他们再拿低的吓死人的价格拖走货物。

魏镇长去年跟着前任领导去市里头开会的时候,听说省里要搞生态农业示范点,他就留了心。

港镇是圩区,也是鱼米之乡,但地理位置特殊。

它属于三县交汇点,好听点儿讲叫贯通东西南北,实际上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三不管地带。

县里头有什么政策优惠照顾,肯定紧着就近的乡镇来。等轮到港镇的时候,早就是挑剩下一圈的了。

否则怎么等到全县化工厂产能过剩的时候,县政府才想到要把化工厂跟造纸厂搬到港镇来

魏镇长觉得他们不能当这个冤大头。

港镇最出名的是什么是鱼米之乡。

港镇的水八仙当年可是被江州第一任市长点名表扬过的。每次公社比武,港镇的水八仙都能让评委交口称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