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3节(1 / 2)

加入书签

林母没好气地点女儿的脑门子“全国老百姓有几个买的起啊你外公外婆种一年的地都挣不到几个月的尿不湿。”

“那整个郑家村还没几户人家有电视机呢,外头商场的彩电不照样被人抢破头。”林蕊嘟着嘴巴强调,“消费都是有等级的。你说你年轻的时候一天到头都吃不到一块肉,那当时市场上没肉肉不是吃进了人的嘴巴,难不成还是丢掉的”

穿越的时间越长,林蕊越觉得这个时代的人们购买力惊人。

就说她举例子的彩电,好家伙,现在一台好几千块。彩电厂照样被销售员挤破脑袋,甚至连提货单都有人倒卖。

街上的烤羊肉串就那么小的一根,两毛钱一串。她姐学校食堂三毛钱就能买到盘炒肉片,学校后头的小吃街上烤串照样生意好的很。

在医疗、住房以及教育基本都由单位兜底的时代,老百姓挣了钱可不都得叉开来用在吃跟享受生活上。

她倒觉得后来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多能说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因为房价跟教育费以及医药费涨了啊。

“妈,你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的购买力。你还说九毛钱一包的卫生巾太贵,没卫生纸划算,那现在不也照样很多人用卫生巾。”

这说明什么啊说明人们愿意用钱去购买舒适与方便。只要商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他们就乐得掏这个钱。

“妈,你别忽略了一个重点,洗尿片的人基本上是奶奶、外婆跟妈妈,是女性。尿不湿的存在,可以让母亲以及母亲的母亲从繁琐的产后照顾孩子生活中解放出来。”

如果芬妮她妈可以给小宝生用尿不湿,无需没完没了的洗尿片的话,她对生活的怨气肯定会小很多。

没有那么多烦恼,自然也不容易抑郁了啊。

自己做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这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这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林母被她追着耳朵叨叨个没玩,相当头痛,什么事情到了小女儿嘴里头都能说出朵花来。

不当个销售员,真是白浪费了她这份人才。

当妈的人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你还越说越来劲了。那妈跟你说说看,这一天到晚闷着你说的尿不湿,宝宝屁股还不得起疹子啊。”

“勤更换啊。”林蕊理所当然,“大人用卫生巾还得四个小时换一回。宝宝当然也得勤快点儿换。”

林母摆摆手“不成不成,大人跟孩子不一样。”

尿片可是大小便都得管,宝宝可不得被腌得吃不消。

“妈,你该不会忘了其实血的含盐量要比汗水高多了。”林蕊嘟着嘴巴凑近郑大夫,“那你告诉我,到底是月经带包着卫生纸舒服还是卫生巾舒服”

别以为她不知道用卫生纸有多难受,时刻都得担心渗透出来了。

小宝宝垫尿布不还是一样。一泡尿下来,嚯,立刻水漫金山寺。

下面垫着皮子就有用了大人睡觉翻身,还不许小孩动到时候床上垫子上还不是一塌糊涂。

没见玲玲姐三天两头换床单嘛。

郑大夫忍无可忍,伸手敲小女儿的脑袋“你还叨叨个没完了。你这些乱七八糟的到底是从哪儿看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