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节(1 / 2)

加入书签

外婆还没来得及回答,厨房窗户外头就有人打招呼“三婶婶,你们家的那个冻水饺还有”

“冻水饺”林蕊惊讶地瞪大眼睛,旋即欣喜若狂,“舅母把冻水饺做出来了啊”

她的表情过于夸张,连舅妈都有点儿羞涩了,连连摆手“就是自己多包了点儿,家里又吃不完,直接给冻起来了。”

中秋节过后,闲不住的舅妈趁着自家要收稻子之前的空闲功夫,一口气包了好几百个水饺,家里头的面粉都被她用光了。

她原本想的是先冻起来,等到自家收稻子打稻子的时候,万一忙不过来,就直接拿出来吃。

结果前脚刚冻好,后脚就有人上门求购。

“你道真嬢嬢家的侄儿,在深圳打工的那个,他儿子晚饭上桌了,非要吵着不肯吃饭要吃饺子。”

村上又没有饭店,一时半会儿,道真嬢嬢上哪儿给他弄饺子去呢。

侄儿气得要打不懂事的小孩,还是道真嬢嬢的女儿拦住了,她想起来三奶奶家里头有冻饺子,好像还不少。

舅舅从冰棒厂回来的时候,自行车后座上的大箱子显眼的很,比平常村上卖冰棍的都大。

原本舅妈他们也没想到要卖饺子,包好时,

村上人就这样,谁家烧了好菜都要左邻右舍尝尝。哪家一时来不及饭不够或者没来得及烧饭,去隔壁要一碗也寻常。

既然家里头有现成的饺子,谁家要来吃一碗,外婆他们自然直接给人家装满碗。

谁知第二天早上,道真嬢嬢的女儿把钱给送过来了,说是她表哥坚持要给的,说没有白吃的道理。

三十颗冻水饺,那位在深圳打工的侄儿给了两块钱。深圳不用粮票,村里头也收不收粮票肉票都没关系。

后面这事儿就在村上传开来,大家开始默认郑家卖冻饺子了。

这不算多稀奇,村里人农闲时候也会想办法弄点儿吃食走乡串户地卖,既挣了钱也方便了旁人。

正巧眼下秋收,家家户户都想吃点儿好的补补油水,又因为在地里头累了一天都懒得在折腾,舅妈包的冻水饺就分外受欢迎。

有菜有肉还有汤,关键下锅煮好了也方便,家里头的小孩吃到饺子还高兴。大家也就不吝啬这一两块钱了。

舅妈冻好几百个水饺愣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一扫而空。

一斤肉一斤猪皮再加上四五斤菜,能包出两百来个水饺,成本七块钱,卖出去十五块钱,净赚八块钱,舅妈觉得这钱能挣。

家里人都下田下地了也不耽误。谁来了要买饺子,跟房里头的老太说一声,自己放下钱去泡沫盒子里头拿一袋子就成。

反正谁也没发现有人贪小多拿了饺子少给钱。

舅妈特地又去隔壁村割了十斤肉,一口气又包了好几十袋子水饺冻上,照样卖的飞快。甚至还有外村的人慕名特地骑了车子摸到郑家来买饺子。

生意好到让老太都合不拢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