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五六章 打响(1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在没有收获之前,东夷部落住地里的老弱妇孺们还在犹豫纠结该不该劝说自己的儿子、丈夫和父亲投降的话,那在收获之后,他们的心就坚定了许多。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炎黄人拿出的各种工具,在之前,每年到了收割的时候,便是整个东夷部落最繁忙的时候,没有足够锋利的金属工具,他们只能靠着握在手里的锋利石片或者贝壳割掉稻穗,不仅费事,而且费力。

但在今年,有了炎黄人的帮忙之后,他们突然发现,收割原来能这么简单。他们再也不用走在稻田之中瞻前顾后,生怕漏割了一个稻穗了,有了青铜铸造的镰刀,他们在炎黄人的指导下,弯腰一把一把的将稻子整株的割倒,不仅免于再去一株株稻子的寻找稻穗,割倒的稻杆,在把稻穗上的稻子都打出来之后,还能当做冬天烧火的好燃料,保暖的好材料,实在是太有用了。

而在听到了炎黄人颇为不屑的讲述了耕犁等更多的农具之后,东夷人对加入炎黄部落的渴望就更加强烈了,反正,这些东西都能够用金子和贝去交易,只要一小块金子就能够换来一把青铜制造的镰刀,一块贝就能换来青铜铸造的犁头,实在是很划算的交易。

之前,东夷人还考虑直接投降会不会让战士们心里感到被侮辱,但现在,在看到了炎黄部落这些稀奇古怪但却十分有效的各种农具之后,他们心中的顾虑直接就飞到了九霄云外,比起能够多种出一些粮食来吃,战士们被侮辱了就被侮辱了呗,反正又死不了人。

不过,事情永远不可能按照人的设想去进行,东夷部落住地里的东夷人利用自己的安全来作为筹码劝说自己的亲人向炎黄部落投降,但这些东夷部落的战士们虽然内心动摇,但却不想就这么窝囊的投降,双方最终还是下了战书:

三日后,在东夷部落住地之外的空地之上,双方进行一场公平的战斗,双方各派出三千最精锐的战士,炎黄部落若胜利了,那东夷部落便接受炎黄部落的一切要求,向炎黄部落投降。若是东夷部落胜了,那炎黄部落必须立刻离开东夷部落的住地,而且再也不许回到这里。

一场大战最终还是难以避免。

双方进行决斗式的战争,最揪心的人无疑是东夷部落的老弱妇孺们,他们都不希望自己家的战士被选中,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炎黄人武器的锋利,最终东夷部落战败的可能性很大,而战败一方的死伤无疑是谁都难以预料的。

定下了时间地点之后,双方都开始选拔参战的战士,东夷部落的参战战士很好选,之前扩大的青金军战士虽然少了祁部的一百余名战士,但起码还有七八百名,有了这些精锐战士作为骨干,一支三千战士的队伍很快的就组织了起来。

相比于东夷部落的迅速,炎黄部落就显得非常慢了,在八千战士中选出三千战士本来应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各个王都氏族都不想在这个时候损失掉自己氏族的战士,因此都不想派战士参与。在谁都不想派出战士参与的情况下,这三千人怎么都聚不齐,最终,发怒的风只好规定十一个王都氏族个派出两百战士,剩下的八百名战士则由王族出六百名,长弓氏族出五十名神弓手,小联盟的其他氏族一起派出一百五十名战士,最终组成这三千名参战的阵容。

短暂的训练之后,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平原之上,六千名战士整齐的分列两边对峙着,等待着冲锋命令的下达。

“大王,你看他们最前方的那些战士,”风站在后面搭起的高台之上,看着对面东夷部落的队伍,而站在他身边的则是各个王都氏族的大将,而这些大将不愧能够成为一个王都氏族最高的军事主官,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对面那些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东夷部落战士身上所穿护甲的不同,“看样子似乎有些像典籍记载中的鼍龙皮啊。”在千年前和九黎部落的战争之中,除了对方那些锋利的金属兵器之外,蚩尤这些头领身上穿着的皮甲也引起了不少的注意,因为炎黄部落的先祖们发现,他们的箭矢和武器都扎不穿这些皮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