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终章(11)(1 / 2)

加入书签

两炷香的时间,锁开了。

“喀吧”一声,在万籁俱寂的时候格外清晰,也仿佛响在了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又为之一颤。

“我要跟着你,你得带着我一起!”这时,凤于绯扒着铁笼子,急吼吼地说道。

“逃跑可是九死一生,凤公子想清楚了?”

少女歪头睨着他,似是想拒绝。

此时此刻,凤于绯在心里笃定她肯定是有后招,或者黔宁王之前对她有过什么叮嘱,忙不迭地点头,道:“想清楚了,凤某跟沈小姐一起逃!”

少女想了一会,才颔首,表示勉强可以接受。于是又将头上的发簪拔下来,给凤于绯的铁笼子开锁。

朱明月的这根发簪,不是银不是金,因为质地很硬,但弯曲的角度刚刚好,尖头处包锡,可以折成任意形状。

朱明月的手很疼,每一次根据锁芯去改变撬锁的簪尾,都小心翼翼,有时还会用贝齿咬开。

其他三个笼子里的商贾们见状都开始骚动了,他们望眼欲穿地盯着朱明月开锁的动作,又面面相觑,想从彼此眼中得到一些拒绝或者鼓励的答复。然而谁都没说话,谁也没表态,这样一直到凤于绯所在的铁笼外锁被朱明月打开,终于有人绷不住了——

“敢问沈家妹子,可有逃离此处的万全之策?”

闻声朱明月抬起头,一双点漆似的眼睛,如夜的星辰,“万全之策不敢保证,但小女有办法尽量保全。”

“什么办法?”

朱明月唇角上翘,轻轻地吐出四个字:“里应外合。”

问话的那人眼睛里一瞬就燃起了亮光,他挺直了上半身,朝着她殷殷地道:“那……那沈家妹子可吝再带上一个累赘?”

只要有一个人跑,就会带动其他人。

留下来的人越多,跑的人就会越安全——每一个商贾对现在的勐海来说,都是宝贵的,就算被守城侍卫截住了,也不会对他们痛下杀手。

留下来的人越少,注定留下来的人要被牺牲——万一跑的人跑掉了呢?那么留下来的人即便心有侥幸,也不能生还了。因为数量太少,一定会被牺牲掉。

不跑,就等着被阵前祭旗。届时全部身家还是一样要贡献给黔宁王府。跑,哪怕再被抓回来,或许能争取到一线转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一咬牙,齐齐地道:“沈小姐,我们都跟你一起!”

这么多的人,怎么跑?

且不管最终能不能跑出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没有木板的情况下,从满是蛇的大坑上面过去,脱离这个露天地窖。跳过去?太远了,也没有用以助跑的条件。从土壁上踩过去?太窄,一个不慎,不是掉下万蛇坑喂了蛇,就是掉进绿矾油的浆液中,被活活腐蚀掉。

朱明月告诉众人,将关押他们的铁笼子一个个搬到蛇坑上面,搭起一座镂空的桥——蛇坑很大,但铁笼子也很大,两个铁笼子几乎足够了,余下的空隙,迈过去即可。朱明月还说,必须在蛇坑上面搭桥,不能往绿矾油里面搭,否则等不到所有人从上面走过,绿矾油就会把铁笼子给腐蚀化了。

说做就做。

土壁很高,商贾们撸起袖管、挽起裤腿,扶着土壁边缘叠罗汉,一个踩着一个。三个人叠成一摞,下面的人用身体顶着铁笼子往上递,上面的人小心再小心,将铁笼子搬上去,再往蛇坑里面放。

刚开始试了两次都没成功,要不就是商贾体力太弱,罗汉没叠起来,要不就是上面的人刚接住铁笼子,下面的人就倒了,有一次,险些没将最上面的人摔进蛇坑里。

这样一连摸索了几回,第一个铁笼子总算是放下去了。众人松了口气的同时,问题又来了,谁站在那个蛇坑上面的铁笼子上,去放第二个铁笼子?朱明月说,这是需要胆气的,于是一个中年力壮的商贾自告奋勇——镂空的铁笼子放在蛇群的身体上,随着蛇群的翻动,铁笼子也跟着摇晃。蛇会不会顺着铁笼子往上爬?蛇会不会从铁笼子的空隙中往里钻,使得笼身逐渐下沉?

众人群情紧张而忐忑,加快速度——蛇没有顺着往上爬,而铁笼子的确在下沉。但是时间足够了,当蛇群不堪负重,纷纷往铁笼子的空隙中钻,笼身越来越不稳、逐渐往坑里面坠时,最后一个中年商贾在铁笼上的人抓扶和帮助下,攀爬上了土壁,两人一前一后踩着摇摇晃晃的铁笼子,走过了土坑。

大家跌坐在生长着野蔷薇的花丛前,满身是汗,每个人的脸上却含着喜悦和骄傲,就像是刚刚打赢了一场胜仗。

这个时候,是卯时正,还有不到一个时辰,天就亮了。

众人擦了擦汗,稍作修整,就跟着朱明月,或者说是凤于绯,朝着上城西北面唯一一座小偏门走。

上城通往外面的出口只有两座城门,都开在北面。西北面的这个是很久以前建城时,特地留出来搬运砂石和木料的,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玉里知道。而在朱明月失踪之后的那天,玉里跟凤于绯耳鬓厮磨的时候,曾经跟他讨论过从这座小偏门出入的可能性。

结论是:可能性很大。

尤其有人帮他们撤掉了沿途看守的侍卫。

梨央站在小偏门前等着,直到远远瞧见了一群人的身影,松了口气的同时,转身使劲将封存已久的门扇推开。

那面皮黝黑、虎背熊腰的女人,生得一把男人力气,有些锈蚀的门扇在“嘎吱”一声后,缓缓开启。

众位商贾踩着小步子一个跟一个往偏门这边走,在见到梨央的时候,怯生生止步,脸上露出惊恐。这不是那九幽跟前的那个守卫勇士吗!她怎么会在这儿……

“别担心,她是来帮你们撤离的。”朱明月道。

商贾们回过头来,无不是惊愕地看向她,又看了看那笑意盈盈的粗壮女子——她,帮他们撤离?其中又有人听出了朱明月话里的歧义,道:“沈家妹子,你不一起走?”

朱明月道:“小女要回去找黔宁王。”

众人顿时唏嘘不已,有年长的商贾劝道:“小姑娘别犯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凤于绯也道:“王爷之前就让人安排你出城,没成功而已,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出去,你怎么还要往回走?”

朱明月没有再解释,只是跟众人告别。

大家见状也知道多说无益,抹了抹头上的汗,望着近在眼前的小城门一时喜悦,又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刚刚闯过一道难关,越往后岂不是越困难、越危险?而他们这些平素养尊处优的人,连兵器都不会使,要怎样穿过后面的层层布防,最终逃离曼景兰?逃离勐海?

这时,就听朱明月道:“放心吧,土司夫人会在外面接应你们。”

土司夫人——哪个土司夫人?刀曼罗?

朱明月接连不断抛出的惊喜,让商贾们在震惊之余,都不胜惊喜喟叹。这时候,就见一只手从外面扒住门环,然后一点点地将门扇掰开——但见是个精瘦矮小的男子,面容阴柔,一身粗布短打,力气也大得很,与梨央的长相刚好相反。

“哪位是沈小姐?”

来人探头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