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00(2 / 2)

加入书签

周明落再次狐疑了一下,但也没有多问,只是笑着问了下下午在哪里见面,说了几句后才挂了电话。

“有事”那边周光磊也轻笑一声,平和的看来。

“一点小事,前阵子认识一个朋友要出售一块玉,心理拿不准想让我参谋下。”周明落也笑着解释了下,这当然是小事,而后两兄弟也都不在意了,一顿酒宴下来吃了一个多小时,酒也没少下,下午周光磊还要上班,在一点多的时候就走了。

等周明落也从饭店里出来,看了看时间后才又笑着给许采文打起来电话。

电话一打就通,问清了对方所在的酒店,又是大半个小时候,周明落才抵达了酒店,敲响房门,里面也很快露出一张清新脱俗的俏脸。

“你来了没打扰你吧”眼下的许采文,却是赤脚站在房内干净的地摊上,哪怕是赤脚,这身高一样有一米七八,小身子笔直的站着,足以和周明落平视。

一身干净的白色紧身连衣裙,裙摆垂落到膝部,勾勒出一副大好的玲珑曲线,披肩的黑发自然垂落,加上甜蜜温和的笑容,整个人都仿佛从画卷中走出的精灵一样,让周明落愕然一愣,竟是被这一幕冲击的有些小小的砰然心动之意。

上一次的许采文一身黑色连衣裙,清新中有着一股冷艳之意,还多少带着一丝高贵气息,一般男人看了怕不是都很容易有心理压力的,不过这次一袭白裙,却是平和自然,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滴落在凡尘后却又那么平易近人,她的容貌或许和杨丹之类九十分以上的小美女不相上下,但加上身高和气质,真是

急忙压下心中的胡思乱想,周明落才笑着道,“没事,我下午本是要去古玩城看看,去那里也是检漏,在你这里也是,一样的。”

随着这话许采文静静一笑,唇边抿起一抹好看的弧线,落落大方的一伸手,就邀请周明落入内,而她自己则是转身前行,边走边回头细声笑道,“你要喝点什么”

“白水吧,刚喝过酒。”周明落笑笑,视线从许采文脸上移开,心下也微微有些尴尬,不过转移之后,不知怎么的周明落的视线就落在了许采文一双不停迈动的长腿上,而后又微微失神了一下,主要是小妹子一双美腿太长,太完美。

一米七八的身高足以想象妹子的腿有多长,而且从身材比例看,这个妹子本就是腿部比例较长,这一双美腿,怕不是周明落见过的人里最修长勾魂的。

四月多的天气里,算是丝袜美女横行的时节,但不得不说丝袜的诱惑之下,有几双腿是毫无瑕疵的成长的记忆中磕磕碰碰,那斑那疤的,又或者肤色不好,毛孔粗大之类,那些丝袜美腿真不知道有多少瑕疵遗留,可许采文裙摆下的细长的小腿肚,却是白嫩无瑕,仿佛最精致的瓷器,更水嫩的可以滴出水来,赤裸裸的双足多少要比一般女性大一点,但依旧是小巧白嫩。

周明落都微微有些眼花。

“噗嗤”就在周明落眼睛微微泛直时,前方却蓦地传来一声轻笑,瞬间把他惊醒,等抬头看去时才发现许采文正翻着白眼冲他看来,隐含一丝嗔怪之意。

而周明落一张老脸也瞬间红了,很是尴尬的轻咳一声就又移开了视线,不过这次却是转移到了左右墙壁上开始打量环境。

“这是我那块玉,你帮我看看吧。”

打量中前方再次传来一阵轻语,是许采文已经走到客厅深处,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首饰盒走了过来。

“好。”周明落脸色也恢复如初,笑着走过去接过了首饰盒,等打开以后,里面却是一个精致漂亮的首饰袋,还没拿起袋子。

耳畔又传来一声仿若空谷幽兰一样的轻语,“坐啊,你傻站着干嘛。”

“呵。”周明落再次笑笑,尴尬的坐了下去,等在沙发上坐下那边才又飘然离去,而他也终于腾出时间抓起首饰袋,从里面拿出了玉。

一拿出来,周明落直接眼前一亮,忍不住就赞叹了一声好玉

这是一枚长方形的玉牌,触手温凉,手感极为舒畅,通体羊脂色泽更是足以让人一眼心动,玉牌的雕工极为出众,细细看下清雕细镂、一丝不苟,是明晚期高难度的浅度浮雕琢玉风格。

正面雕刻着一个人物,在牌子的隐秘处,还刻有篆书落款,子冈。

“羊脂白玉、子冈牌,这是真品”

打量一番之后周明落再次眼前一亮,真是好东西啊,这块牌子绝对是玉中极品。

料子是羊脂白玉,和田玉中最上等的玉料之一,极为珍贵,质地细腻、光泽滋润、状如凝脂,

古语即早有白玉无瑕之称,指的就是羊脂白玉。

而且玉石文化在我们源远流长,早已成了一种文化象征,羊脂白玉更是其中佼佼者,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等君子品德,甚至在古时,只有帝王将相才又资格佩戴这种上等白玉。

这种玉水头足、结构细、颜色也是极为出众,油性重。

若真要说起羊脂白玉的各种好,实在有太多太多语言难以形容,一句话概括,这就是国内几千年历史中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在,都是白玉里最有水准的货色之一。

早早的时候,哪怕只是未经雕琢的羊脂白玉,六七十万一公斤的价格都是很难搞得到的,因为它十分稀有,有钱也未必买得到。

这样一块羊脂白玉重量倒不是很大,不过只冲这份质地,其他什么都不看,卖个一二十万都是松松的。

但这远远不是重点,它竟然还是子冈牌,真正有陆子冈雕琢的子冈牌。

陆子冈,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琢玉工艺家、雕刻家,明末最著名的琢玉巨匠,有许多文人笔记中都有记载,比如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徐渭咏水仙簪中所述,“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