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节(1 / 2)

加入书签

“好好好!”郝氏敷衍地应付秦川,却是笑裂了嘴。

秦家的早饭吃得很温馨,早饭过后,秦川带着许冰河,和秦山一起去河里钓鱼,其实就是在河面上挖个洞,当鱼线下去。

许冰河没玩过,对这个很是好奇。

许冰瑶则跟着郝氏去了一趟左家,把婚期告诉董云梅,顺便再约她到时候一起帮忙做喜服和被褥。

同时柳月怡也在家中忙着准备拜师礼,沈世康住在董家,吃的方面什么也不缺,用的也比他们家好,再加上沈家的底蕴在那边,金银珠宝也看不上。

这拜师礼要准备些什么才能入了沈世康的眼?

柳月怡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有些烦恼的在库房走来走去……

那边郝氏带着许冰瑶回来的时候,见柳月怡还没捣鼓好,好奇地一问,不禁也跟着心烦了起来。

连柳月怡都想不到要送什么,她又怎么会知道?

“冰瑶,你爹以前是秀才,有当过先生,收过拜师礼吗?”郝氏只是随口一问。

柳月怡的眼睛却亮了起来,一脸希翼地看着她。

许冰瑶心下一紧,赶紧努力地回忆起以前的情形,“我爹之前有在私塾当过先生,不过不是我们家自己办的,我爹是被人家请过去的。

我记得有一次听我爹念叨过,说什么有辱斯文,好像是一个土地主想把儿子送到他们私塾,还希望先生特别照顾他儿子。

就给私塾送了一盒金子,大概有两千多两。我爹说私塾里一年的束脩才四两银子,这两千两都够资助十几个穷学生念到考科举了。

当时我娘打趣我爹咸吃萝卜淡操心,我爹急了,就说人家学生的拜师礼也就一条大肥肉再加一篮子鸡蛋和一包点心,另外再交束脩银子就成了,这些合起来不过四两多,还不到五两银子。

就算是那种家境好的,人家也不会一口气给两千两,最多就是送上一头猪,一盒精致的点心,再加上上好的酒或者茶叶,一些讲究的就凑够七样礼,再加上束脩银子正好八样,要是家境不怎么样的,一般四样就够了”

这可以说是许冰瑶到秦家迄今为止说过最多的话。

郝氏和柳月怡听得很是认真,但随后就是止不住的纠结。

他们这深山老林的,上哪儿去找精致的点心,还有那些酒和茶,那不是为难人嘛!更重要的是,秦大叔他们好不容易去一趟镇上,竟然也没置办一下,就只买了普通的烧刀子和一般粗糙的茶叶,现在怎么办?

郝氏求助地看向柳月怡,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

柳月怡寻思了半天,叹气道:“娘,现在置办这些东西也来不及了,还是等小叔和冰瑶成亲之后,开春我们去镇上好好采买一下,春耕过后再和沈先生提吧。”

柳月怡虽然急得不行,但她心里明白,这拜师之事有多慎重,若是因为心急随随便便应付过去,只怕到时候让沈世康瞧不起他们就不好了。

不用提秦祖新念书的事情就好办了,郝氏直接带着许冰瑶到翠竹山就成。

出了庄子,许冰瑶立马感觉到庄子外面跟庄子里面是两个世界,在庄子里面她会以为自己是在某个村子里,但在庄子外面,她立马清晰地认识到,她现在是在深山老林里。

郝氏领着许冰瑶一直往河边走,远远的,两人就看到秦山三人在河上安静地钓鱼,走近了,许冰才发现他们是在河面上打了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