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节(1 / 2)

加入书签

秦大叔想了想建议道:“这样吧,渔网我们照样做,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河上搭个桥?一旦要是成功了,以后咱们往来也方便一些。”

“搭桥?”众人异口同声的惊呼。

这搭桥顾水秀还真没想过,不是她不想,而是这条河宽有二十几米,正要搭桥还要找专业的人来才行,要不这桥若是做的不稳,人走到一半断了怎么办?

而且这河具体有多深他们也不清楚,贸然搭桥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当然,秦大叔也只是给个建议,并不是说一定要搭桥,但这个建议却在董成虎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第二日,送走秦家和左家人后,董成虎开始准备编织渔网,顾水秀正抱着董元旭在院子里看他忙活,一边晃着董元旭逗他开心。

董成虎是不是看看他们母子,露出会心的微笑,接着忙活手里的活计,眼看着日头慢慢高起来,顾水秀劝道:“先停下来休息一下,喝口水,等会儿再弄。”说完还朝另一边正在忙活的董善董孝说道:“你们也停下来休息,这东西不着急,一天两天弄不好也没关系。”

两人顺从地停下来,坐到一边阴凉处歇息。

董成虎喝了两口水,缓过来后笑道:“水秀,昨天秦大叔说的搭桥,我想了一个晚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顾水秀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而是鼓励地看着他,让他接着往下说。

董成虎一看立马来劲儿了,拿起孩子们玩的小石块,一边笔画一边说道:“这河虽然很宽,但里面并不是很深,河中央估摸着也就两三米。”

“这么浅?”顾水秀一脸惊奇。

董成虎点点头,“我以前用竹杆撑竹筏子的时候有试过,把竹杆立着插进水里,水就漫过竹杆的两米多,并不是很深。咱们山里最不缺的就是大树,到时候砍几颗大树做桩,再弄些竹子,做一条通行的桥不是问题。另外我们可以用竹筏子做桥面,渔网做防护栏。

这样即使走到桥中央不慎桥断了,也能抓住渔网或者抓住竹筏子求救。当然桥做起来了,要是你觉得不安全咱们一样可以撑船过河。”

董成虎会想着做桥也是因为家中不可能每回都有男人在,万一他们不在家中,顾水秀和孩子要过河岂不是麻烦?或者秦家和左家有人急着要过来找人也能从桥上过,速度可比撑船快了不少。

既然董成虎已经有想法了,顾水秀自然要支持。

有了顾水秀的支持,董成虎立马跑去找秦大叔他们商量了,接下来几天,他都在忙着做桥的事情,家里的田地全都交给董善董孝打理。

这两人撑船做桥的本事一点也不会,但下田却是一把好手,有他们顾着山谷里的田地,顾水秀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六月初,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董成虎搭建的木桥终于完工了,这是一座简易的木桥,底座用了三十颗大树做桥墩,两两一组,一共十五组,每组桥墩之间还有三组竹子搭建而成的之家立在水里,帮桥墩分担重量。

桥面是用竹子做的竹筏搭成的,一共铺了两层竹筏,若是人空手在上面走,桥面的竹子不会有一丝晃动,若是挑着三四百斤的东西走在上面桥面才会有轻微的变形。

为了保护这座桥,三家约定好,以后要带重物过河便只能撑船,要是空手渡河就从桥上走,这样能极大保证过河之人的安全。

至于桥两边的防护网还没做好,盘龙镇并没有渔网卖,想要卖渔网只能去知水县那样的大地方,所以他们之前说好要用渔网拼接拦河目前也还没实现,只是把藤蔓编织的的拦网先安置下去。

这条桥是董成虎的杰作,同时也是大家的骄傲,他们没想到,就靠着几人的努力,竟然能在这条大河上弄出这么一座长桥出来。

第一卷 山里篇 第一百四十四章 单独行动,惊现石花菜

为了犒劳大家,顾水秀第一次自己翻过一线天去海边弄了许多吃食,六月的海滩正是食物丰富的时候,走进海里,礁石附近可以采集到许多新鲜的生蚝和许多望不到边的海带,在这些礁石附近,顾水秀竟意外发现了石花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