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节(1 / 2)

加入书签

但沈砚行最主要的,还是跟道具师一起商量什么怎么做,该注意什么。

比如他现在说的勾栏瓦肆,在宋代勾栏是代指所有表演场所的,“门口要贴有纸榜,上面写着当天演什么戏和名角姓名……”

他正低头指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给大家讲着,就听见一阵不大不小的喧闹,他顿了顿,抬起头匆匆看了一眼,就见叶佳妤拎了满手东西从门外走过。

其他人也看见了,但没当回事,只打趣道:“沈老师,有叶老师这么会做饭的女朋友,你是怎么保持身材的?”

“靠忍住嘴。”沈砚行笑笑,也调侃似的应了句,又继续去看电脑屏幕,鼠标一滑就切到了另一张照片。

图片里是一把曲颈、梨型身、短腹,榫卯结构,面板拱形突出周边,膛内有拱状音樑的四弦琵琶,“宋琵琶为四弦,四相十二品,弹的时候是竖抱,用手指弹,跟现代接近。”

说着他又点出一张琵琶的照片出来,“你们看,这是唐代的五弦琵琶,弹的时候是横抱的,别搞错了,道具上得小心点,古装剧里要是一把全须全尾的琵琶二十来个品会让人笑话。”

此时有人在背后叹了句,“这把唐代琵琶可真好看。”

通体施螺钿装饰,腹面镶嵌一骑驼人抚琵琶的画面,的确很漂亮,沈砚行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可这是奈良正仓院藏的传世唐代五弦琵琶,并没有在国内。”

很多的文物都在连年的战争时代远渡重洋,去到邻国甚至更远,终他们这一代的一生,也许都无法见到它们有望能回归的时候。

刚才还赞叹的同事又发出了一声遗憾的叹息,沈砚行又低下头去,指着剧本一处被他圈起来的地方问一旁的编剧,“这里是不是写错字了?”

他指着的是一处男女主角讨论皇帝过寿送什么礼的情节,里头有一句“眼见万寿节就要到了”,“万寿节”三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起来,一旁备注了一句,“仁宗朝谓乾元节。”

编剧凑过来看了眼,这一集的剧本不是这位编剧写的,不由得也惊讶了一下,因为用万寿节指代皇帝生日已经是明清时候的事了,而在宋朝时,几乎每个皇帝在位都有一个生日的代称,仁宗朝是乾元节,而英宗朝则称寿圣节。

她忙应了声,在自己的电脑文档里做了个批注,留待一会儿和其他的地方一起修改。

他们这边正忙得如火如荼,另一边临时厨房里的叶佳妤也忙得不可开交。

当一个场景需要大量食物又不需要特写时,可以给专业的道具制作公司下订单,批量制作道具,比如路边买早点的小贩蒸笼里的炊饼,还有酒店里用来展示的酒坛子。

但剧本里描写宴请的场景片段有不少,但具体描写的食物也不少,总会有些道具是无法让工厂批量制作的,这时就需要道具师自己出马了。

叶佳妤所要做的就是给道具师提供一个真实的样本,以供她们参考,而她的参考,则是来几本记载了宋代民俗的书籍,包括《吴氏中馈录》等食谱。

在《东京梦华录》中,作者孟元老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汴京的美食,那个时候还没有南渡,饮食和现在的开封有很大的不同,反而有些像江浙一带,据统计,全书共提到了三百种左右的美食。

根据记载,宋朝时的饮食比唐朝更加丰富多样,肉、蛋、禽、豆、内脏、野味、河鲜、海鲜都已经入菜,那些以“假”字开头的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把素菜做出荤菜的味道口感来,烹饪手法也丰富了起来,熘炒煎糟都已经出现,基本和现在没什么两样。

叶佳妤今天上午要整理的主题是宫廷菜,专供皇室宴请,以羊肉为主。

“炙子骨头大概就像烤羊排,炕羊类似新疆烤全羊,鼎煮羊羔应该是炖菜,胡椒醋羊头可能是用白煮的熟羊头肉,蘸胡椒和醋来吃……”叶佳妤一道菜一道菜的和同伴商量。

搭档的道具师是专门给剧组做食物道具的,本身就很有烹饪经验,叶佳妤只要一提,她就能很快想起对应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叶佳妤问她:“如果需要拍人物吃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办的?”

“提前去买,买不到就让演员假吃。”道具师笑着给她解释,“而且经常一条不过,要反复的拍,到最后演员吃不下了的都有。”

看来拍戏还是个很难的活计,叶佳妤点点头,开始按照食谱做剧本中出现的炙子骨头。

炙子骨头是北宋时期极负盛名的宫廷烧烤菜肴,曾是徽宗生日宴和南宋末年度宗为太后祝寿时的第二道下酒菜,元明时期通过食谱流传出宫廷,在中原地区长盛不衰。

烤制这道炙子骨头,用的是肉质肥嫩肋骨细小的羊肋骨,取骨头要从腰窝处开始,每扇肋骨只取六到八根,肋骨上要带肥瘦肉两厘米,将每根肋骨从中截开,每节都是十到十二厘米长,还要把每一端的骨膜刮开,使骨骼翘起。

然后将葱白段、姜块、精盐、花椒、料酒、白糖一起拌入羊肋排,腌制一个小时,古代是不是用这些□□不大清楚,但剧本也没有安排角色将这些说明白,只用调料二字一带而过,叶佳妤也就不在意了。

趁着这个时候,叶佳妤把煤炭炉搬到了门外,没错,她为了更好的还原食谱中做法,还特地去买了个烧烤用的煤炭炉。

烧烤叶佳妤吃过不少,可从来都没用过煤炭炉,更别提生炉子,她又不像木子期那样拍田园居式视频,生炉子这事儿还真是头一遭。

她努力的回忆着木子期曾经给她讲过的步骤,点燃火折子后投入煤炭炉,坐在小板凳上用扇子轻轻的扇风,冷不丁就让烟呛了个正着,不由得一阵猛咳。

烟味很快就飘到了沈砚行那边屋子,他皱了皱眉,猜测是叶佳妤那边在生火,正巧他暂时手头没事,便起身寻了过去。

“这是要做什么?”他蹲了下来,接过叶佳妤手里的扇子,一面扇风一面疑惑。

叶佳妤站起身来,抹了把咳出来的眼泪,“炙子骨头啊,得用煤炭炉烧烤。”

“干脆用个烤箱算了。”沈砚行有些无奈,鼓起腮帮子往炉子里吹了几口气,看见煤炭已经有了点若燃若灭的火星子。

叶佳妤又蹲了下来,摇摇头道:“我想试试传统的做法,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沈砚行叹了口气,“照你这样一道道试,半个月哪里能完工。”

“那就晚一点回去啊。”叶佳妤把额头靠在膝盖上,转脸去看他在浓烟里有些雾茫茫的脸,“反正你也在这里,你会陪着我的,对罢?”

沈砚行没有做声,只有一下没一下的扇着风,木炭已经开始燃起来了,烟也慢慢变小。

木炭的烟渐渐停了,抬眼就能看到红通通的碳火,熏得人有些发热,他转身把烤架放上去,转头把扇子稳稳的放在一旁的门槛上,“你都说的是什么傻话,我怎么可能把你一个人扔这里。”

叶佳妤笑了起来,蹲在地上向他伸出手去,他神情似乎有些无奈,摇了摇头才伸手拉住她的一边胳膊把她拉起来,“慢点,蹲久了腿麻不麻?”

她跺了跺脚,摇摇头,“没事,你回去罢,这里我自己来。”

沈砚行点点头,没说什么就转身回了那边屋子,叶佳妤又坐了下来,把腌好的肋条放在炭炉上炙烤,并不断刷上醋和料酒调好的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肋排肉已经烤透,色泽呈现出让人垂涎的红润,她停了下来,将肋排装入甜白瓷的盘内,骨柄向外,一一排列整齐。

烤肋排的香气早就在空气中萦绕不散,肉类经过烤制后的香气很容易就使人觉得腹中饥饿,这是人类不管如何进化都难以剔除的天性和本能。

肋排还没完全烤熟时就已经有人同沈砚行叹气了,“叶老师这样,是存心让我们无心工作啊,天天都要这样好难熬啊!”

“第一次没有被工作累死,反而被食物香死。”另一个人也附和道,还顺手就把一把做好的椅子轻轻放到了一旁。

夏明远刚还也在,忍不住笑了声,“要不然我跟郑导给你申请工伤?”

“哎哟,老大,那敢情好。”那人笑嘻嘻的应了声,又回头问沈砚行,“沈老师,要不然你替大家去讨点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