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2 梁山呼保义(2 / 2)

加入书签

他以为高大全是在为张贞娘出头,所以没有再争辩。

但是事实上,高大全此刻根本就没想张贞娘,他想的只是怎么让金人在大名府付出最大的代价。

高大全从没有想过大名府能够挡住金人,但是让他们付出足够多的代价,并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大名府可比蒲东大太多了,而且大名府内的守军以及各种军事装备也仅次于京城。

对高大全的提议,赵构若有所思。

他本来以为高大全和蔡京私下有什么亲密关系,毕竟一直以来两人都交往十分紧密。

所以他今天请来了高大全,就是为了增加他在蔡京面前的话语权。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

高大全更多的是站在朝廷角度想,丝毫不在乎蔡京会不会利益受损。

这让他对于高大全更加看重。

又看了一眼蔡京,赵构选择了告辞。

高大全和赵构一起离开了蔡府。

两人分道扬镳之际,赵构叫住了高大全,认真道:“小高,多谢你的支持。”

“国难当头,尽一份心而已,官家无需多言。”高大全谦逊道。

“尽心,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却很难。要是所有人都能够像你这样尽心,局面何至于此”

说道此处,赵构语气中不自觉露出几丝恨意。

那是针对七大派的。

江南百姓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七大派的筹谋,但是赵构和高大全这种层次的人自然早就看透了。

如果没有七大派拖后腿,战争的局势绝对不至于如此一面倒。

高大全先是沉默,随后开口劝道:“官家要早作准备,即便梁中书死战,大名府也守不住的。”

这点赵构也知道,当着高大全的面,赵构也没有隐瞒什么,直接恨声道:“朕私下里找过周侗,许诺了很多利益,他就是不答应放岳飞出山。不只是大名府守不住,有了这群心怀鬼胎的人,就连汴京城也是指日可破。”

“英雄楼要的是岳飞力挽狂澜收复河山,自然不会现在放岳飞出山。有了这些内贼,京城怕是在劫难逃。官家若有心,不用和周侗废话,私下里不妨多接触一下岳飞。我和岳飞虽然相交不深,但是看得出来岳飞并不是周侗这样的乱臣贼子,他的骨子里流的是忠君爱国的血液。”高大全建议道。

“朕知道了。”赵构点点头,道:“小高你也早做打算,朕还希望你日后能够为朕安抚人心呢。”

这就是暗示高大全可以先跑路了。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赵构对高大全还是相当可以的,虽然是看在高大全还有利用价值的份上。

高大全点头明白自己有分寸,随后便告辞离开。

京城都已经人心惶惶,更不用说大名府了。

不过赵构的动作很快,他既然采纳了高大全的建议,立刻就派死士出发前往大名府。

梁中书是一个文官,威胁他根本不用太厉害的高手。

赵构让他身边的死士带着一颗随时都有可能发作的毒丹找到了梁中书,根本就没有什么废话,直接喂梁中书吃下了毒丹。

京城和大名府距离很近,赵构又动用了全部的力量,等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距离高大全的提议还没有超过半个小时。

而这个时候,因为攻破蒲东花费了一些精力,金兀术率领的大军并没有和以往一样立即开拔,反而整修了一番,这也给大名府留下了足够的准备时间。

梁中书很想哭,但是他已经吃下了毒药,再哭也没有什么用。

既然已经没有了退路,梁中书只能放手一搏。

他立刻安排人安抚民心,并表现出一副与大名府共存亡的架势。

有了他这个最高长官的表态,大名府的人确实稍微镇定了一些。

梁中书又派人去叫大名府的守军将领,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军方已经彻底乱套。

为了增加大名府的实力,赵构提前就调遣了很多将领驻守,毕竟大名府是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

但是赵构的动作瞒不过七大派,在战时,七大派的胆子尤其大。

打着援助大名府的旗号,很多七大派的人从四面八方率军赶来。

在军中,七大派的势力并不小。

他们打定主意要搅乱大名府,事实证明也做的很成功。

而这些七大派的人中,有一个人尤其引人注目。

他身材矮小,面目黝黑,貌不惊人。

但是这些军中莽汉却全都对他表现的极为尊敬。

这个人,全名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

因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宋江的名头很大,三山四海交友广阔。

但是这些人对宋江尊重,并不仅仅是因此。

最重要的原因,是宋江和梁山第一把交椅晁盖晁天王从小一起长大,相交莫逆。

这一次,宋江是代表晁盖来招揽这些军中将领的。

而梁山,正是七大派之一,而且是七大派在军中根基最深的一派。

今日此地之人,半数都是梁山的嫡系。

宋江的态度,至关重要。

t1706231537: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