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82(1 / 2)

加入书签

,让她下半辈子被禁锢在那个金碧辉煌的皇宫,还不如给个破屋烂院子更感兴趣,要不是宋征儿拽着袖子,连小时候撒娇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光挂这个头衔都不可能

最后,说准了,阿圆这个太后只不过是在皇宫里多一个家多一个住所而已,随便她出入皇宫,也随便她周游大宋,甚至航行列国,那几个西洋贵族,现在也跟郡主成了好朋友呢

至于老臣子们翘着胡子表示反对的言辞,小皇帝轻轻松松一句话就算回绝了:“这是朕的家事儿,爱卿怒从何来”

活脱脱就是当初质疑福瑞郡主再婚时,听到的那一句“干你何事”的节奏啊

不过,对于现在的宋征儿要娶宋好好的事儿,“太后”大人可是坚决反对的,为啥年龄太小呗

有了宋家好几代早夭的皇帝的坏例子还不够说明问题吗那么早就成亲。然后广纳嫔妃,急于开花结果,自己本身就没长好,下的种子能壮实的了

“最起码。你们得等到十八岁”。这就是阿圆给的期限。

所以,宋征儿的后宫无人哪儿有后宫啊除了一处养老院似的所在,还是几个不肯离开皇宫的神宗皇帝的嫔妃居住的。

同时,这个十八岁的期限也把另外两个小子的成亲年龄规定好了,即便是依然在祁阳驻守的白承光反复催促,希望早日看到儿子们成家生孙子,也更改不掉“太后”的懿旨不是

儿子们的事情解决了,至于十八岁的时候,宋好好会不会同意宋征儿的求婚,那就不去瞎操心了。反正是一家人,谁对谁也用不了强。

不过,宋征儿小子心眼儿挺多的,已经帮着好好把“幸福医院”多开了十几处,那足迹。越来越接近京城,

现在,宋好好的大名儿可比当初的福瑞郡主还要响亮,丑小鸭不但变身成了“白天鹅”,在饱受疾病折磨的百姓眼里,懂医术心仁善的宋好好不亚于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据说。很多人家供奉的宋好好的菩萨像,“香火”还挺鼎盛。

热热闹闹的太后大典过去,两个小儿子很没义气的结伴儿跑掉了,丢下两个闲职空置,留信一封,说是要去帮着老大体察一下民情。要是遇到捉奸犯科严重的,还会帮着灭掉。

每天陪着阿圆吃饭的,除了影五,最多的反而是宋征儿这个“后儿子”。

“娘亲也别老是嫌弃皇宫,您多出去转转。其实里面有好多新鲜地方呢,现在宫里安全的很,原来封闭的宫殿也不害怕您去”,宋征儿极力推荐自家的宫殿,最担心的就是大家伙儿都跟他告辞,偌大的皇宫,就剩自己一个孤家寡人,多没意思啊

阿圆还真是呆的厌烦了,这几天就跟影五嘟念什么时候离开呢,被征儿的话这一堵,没好意思说出来。

这是个孝顺的娃儿呢

“好好,等睡完午觉儿,娘亲四下里走走,看看我们征儿的领地漂不漂亮”。

这娘儿俩,都不喜欢原来的什么“母后”啊“皇儿”啊的称呼,完全跟从前一样随便说话,更舒坦

影五这两年的络腮胡子更茂密了,而且往上打着卷儿,压根儿留不成“长髯公”,这会儿,正用手指头抻一抻腮下的卷胡子,然后松回去,自得其乐。

他还是很少说话,除了单独跟阿圆在一起的时候。

“影五叔叔等会儿还是继续去军备处吗我们一块儿走。”宋征儿放下了碗筷,笑嘻嘻的跟阿圆辞行。

“听说,这次琢磨出来的火铳威力更大”

“嗯,五、六百步的距离,绝无问题”

两个男人谈着话离开了。

阿圆微笑起来,现在,只要人在京城,影五就会每天去军备处报到,他喜欢的东西不多,武器,算是最热衷的。

外面阳光正好,秋高气爽的,让人的心情也越发轻松,小睡起床的阿圆来了兴致,干脆,真的在皇宫里寻幽探秘一番,自家的园子,没忌讳,说去就去

小丫鬟远远地跟着,因为郡主并不喜欢总有人陪着,皇宫里安安静静的,上次遣散嫔妃,太监和宫女们也走了不少,主要保留的从事洒扫和种植、清理等零碎活计的人员。

御膳房那边人气是最旺的,甭管什么时候,都红红火火的,宋征儿是个有手段的小君王,经常跟文武百官们来一场聚餐,从阿圆这里学去的自助餐的形式,君不君臣不臣的并肩走在一起,找自己爱吃的食物自己装盘,然后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天,或者围成一大桌侃大山,很是拉近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去看看今儿个新做了什么点心,我去那边转转”,阿圆回头,嘱咐后面坠着的小丫鬟。

“是,太后。”小姑娘立刻很开心的奔着御膳房跑去了。

右边是太医院,人员也稀少的不行了。宋征儿在京城新建了“幸福医院”,还没完工,已经心急的把老太医们派了出去,当街给百姓做义诊。这小子,想以此获得好好的欢心呢

阿圆的笑容更开,通常来说,老天爷也很为难,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让给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给你。可是自己怎么就觉得,老天爷对自己得天独厚,几乎把所有的好事儿都塞到自己手心里了呢

她的脚步轻盈,宛如受到了某种心灵深处的呼唤似的

前面,是一座貌似尘封已久的大殿。阿圆从来没有见到过。

一把大锁,横亘在雕花的红漆门正中,本质上是古铜色,生着重重的绿锈

阿圆恍恍惚惚的,竟然攀上了台阶。伸了手,轻轻一触,那把铜锁,“哗啦”,开了,掉落尘埃。

“吱呀哐”,红漆门也应声而开。

下午的阳光。斜斜的照射进大殿之中,并不阴暗。

心灵深处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一大块一大块的白色丝绸,好像已经风化了,碎成了一条一条或宽或窄的流苏,从屋顶。直垂到地面。

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丝绸流苏的后面,还遮挡着某种东西,某种从骨子里就感到熟悉的。聆听到呼唤的东西。

阿圆的脚步,已经完全不听大脑的使唤,或许,大脑已经当机

好多好多的轻尘,被她的裙裾带起,在斜斜的日光下飞舞,伴随着她的走动,那些薄如蝉翼的丝绸流苏,也在飘飘荡荡

可是这些不重要,都不重要,阿圆的眼睛里,只有一大片耀眼的白色,尽管,那白色很明显有些斑驳了

方方正正、扁扁的头,长长的身子,四只圆形的脚

阿圆的双手,轻轻的,抚摸上去,是了,凉凉的,是钢铁的温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