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59(1 / 2)

加入书签

子抵挡一气儿。

最关键是书院的位置,齐家庄的别墅区就在附近,这可都是福瑞郡主的嫡系,些许的风吹草动,齐家庄的村民就能听到消息,现在可根本不会掂着农具前来帮忙打架,家家配备的都是精良的武器,精铁棍不能算违制,可以解释成家里顶门的棍子,不过,谁要是真的不长眼一头闯进来,可都得不到好儿去。

朱阳县的汉子们跟着郡主经受过大大小小的“争斗”,宋浩尔没少做贡献,才让这个县城的男人们多了很多的阳刚之气。

所以,只要有了齐家庄这个坚实的后盾,“女子书院”的安全性就无须担心,更何况齐家庄的里正,现在又编制了一下夜间轮流巡逻的壮年汉子,那就简直到了“夜不闭户”,也能安枕而眠的境界了。

宋好好再次带着白丫丫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现在她做不成“大姐大”了,因为“大姐”太多,十几岁的姑娘们就有足足四十几个。

李薇粗略的按照年龄分了一下班,十七个老嬷嬷就摩拳擦掌的亮出看家的本事了,跟从前定好的一样,按照课程表上课,半个时辰一休息,然后更换下一个女先生。

不过,不但院长职位没从她们之间出,郡主命名的“班主任”的职务,也交给了别人,郡主府出来的大丫鬟穗儿,和两个从登州府镖局里高价聘来的女镖师,就暂时胜任了三个教学班的管理工作。

其实,说白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是“服务”,捎带着也教点自己擅长的东西,宋好好立刻靠向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镖师,一定要做人家班里的学子。

穗儿虽然做事沉稳滴水不漏,这次被放出来,连卖身契都撕毁烧掉了,小姑娘现在是自由人,但终究不如女镖师新鲜不是吗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跑那么远去聘请镖师来书院,阿圆的回答就是,女子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如男人强壮,归根究底是缺乏锻炼,在书院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女人,完全可以跑跑跳跳伸伸手脚,女镖师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李薇也没有在开学典礼上提倡什么,完全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着,一周之后,竟然大部分女学子都开始跟随三个“班主任”进行早起跑步,一个月之后,操场上闲置的健身器材和练武的家伙什,也再也不能称作“被闲置”了,人家忙碌着呢,小姑娘们都喜欢跑跑跳跳踢踢打打的动作,银铃般的笑声,在这里洒下的最多。

这样的时候,嬷嬷们的作用也凸显了出来,半个月回家一次的女孩子,完全可以骄傲的给父母亲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礼仪您再也不用操心了,王嬷嬷说了,只需要一年,站坐行走的姿态就能化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皇宫里的嫔妃也不过如此。

刺绣烹饪都学了,嬷嬷的绣品可是真漂亮呢

管家当然要学“班主任”安排我们轮流当“班长”呢,要负责整整七天的班级纪律,从睁眼到睡觉儿,班里几十个同窗的大事小情儿都要摸清楚,就连跟女先生沟通交流,同厨娘商议菜单改善生活,都是“班长”份内的事儿。

至于女镖师都教了些什么,简单,跑不动的散步也行,喜欢舞剑的也可以去学,喜欢甩飞镖暗器,那也没问题,你不喜欢女孩子打打杀杀的太野蛮,那就不学好了,没人要求你

第五百零三章 老三的妖蛾子

女孩子们一个个在家里讲的眉飞色舞,最开心就是书院里的课程可以随意选择,弹琴绘画刺绣下棋写字烹饪练武,爱学啥就学啥,只要最基础的课程不缺不旷,万事都行。

宋好好最热衷的竟然是甩飞镖,小嫩手在袖筒里转来转去,很想给三个哥哥一次偷袭

有很多学堂书院的男夫子们对这种教学方式很不认同,随便让学子们任着性子去学习,那还不翻了天去读书很来就应该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差事,怎么可以以享乐为主

可是学堂和书院的男学子们甭提多羡慕这种学习生活了,甚至有不少开始后悔自己托生成了男人,女子的福利是多么诱人啊

每一件新鲜事儿的影响都会是这样两极分化,始作俑者福瑞郡主压根儿没当回事儿,女人在这个时代受到的禁锢就够多的了,又不需要考学做官谋生活,松泛几年又能怎么的

所以,“女子书院”关起门来开心自己的,不理会外面的争论热火朝天,小姑娘们难得跟这么多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新鲜兴奋是一定的,还有各自的小脾气,需要大量的时间互相磨合相处

李薇很欣赏这种前卫的教学模式,要知道阿圆前世的大学生们就是这么选择课业的,前世的阿圆没捞到大学生活的经历,却不是没有艳羡过那样肆意的学习生活的,所以,“女子书院”的设想一出来,郡主就把这种教学模式给提上了日程,就当是让宋好好她们代替她去圆一个再也做不成的“大学梦”吧

热热闹闹的春天是个良好的开始,朱阳县迎来了与往年相同的旱情,不过,没有人担心春耕和秋收会不会受到妨碍,水库里的储存丰盈着呢,尽管挖了水渠去灌溉良田好了。今年的丰收是没跑的。

胡县令竟然委婉的拒绝了一次上司提拔的机会,登州府曾经是他渴望过的地方,现在,不渴望了,朱阳县才是他心灵皈依的风水宝地。

胡不语游历到京城之后,跟小舅子阿文亲热的不行,甚至,以一个普通书生的身份被带进了宫里,把朱阳县这几年的状况跟皇帝透了个底儿朝天,包括阿圆和宋征儿的小故事。让皇帝听的忽而扼腕。忽而唏嘘。忽而赞叹

尤其是提起胡不语亲身参加过的“地道战”“救助采莲”等惊心动魄的经历,让皇帝对这个少年大为欣赏,本来嘛,皇帝少小登基。受了不少老臣子的窝囊气,对于敢作敢为胆大心细的年轻人就更加觉得亲近,这又不是外人,自家郡主姐姐的“妹夫”,为保护自己的皇位默默出过力,也别回朱阳县了,先去京城的“皇家书院”镀镀金,等着参加今年的大比好了。

这基本上就算是内定的举人了吧不语同学前途一片光明不可限量啊也正是这个原因,胡县令没啥犹豫的拒绝了登州府的提拔。卯足了劲儿就在朱阳县跟福瑞郡主混了。

只不过,采莲跟孩子得跟去京城一家人团聚,年少夫妻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对感情没好处,也正好去陪陪小阿文,那孩子孤身在京城也混得不容易。终身大事得有人去操持操持才是正理儿。

没什么传召,阿圆是坚决不能私自进京的,采莲此番前去正好解决了个小难题,白老二带着老三打算沿路护送,也顺便帮着弟弟把把关,把最小的弟媳娶进家里。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白老三的婚事始终没有解决,哥儿俩对此讳莫如深,跟绿柳都不肯提起。

现在都开始计划小阿文成家了,怎么可以剩下这个三哥呢一辈子打光棍的主意可不是好主意,大家伙儿都陪着操心呢

送行的前一天晚上,终于被绿柳探出了点蛛丝马迹,这个累心的白老三,普通人家的好女子看不到眼里,竟然跟登州府一所妓院里的妓子看对了眼儿。

当然,白老二坚决不同意这种混账事件,你年纪大了生活寂寞去妓院松泛松泛还是不被人诟病的,但是,嫖着嫖着却要娶进家里,这可就过了点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