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53(1 / 2)

加入书签

的,一旦想明白,立刻把雷子往外撵:“你去看着马车,我跟穗儿进去帮忙。”

“可是大家都撤到高处去了”,雷子嘟囔道,虽然展护卫说了,那堤坝还有一尺的余头儿没漫过来,目前看保险的很,到底是站到高处去才能安心不是

可惜,他的意见再一次被忽视了,院门“咣当”一声。把雷子给关在了外面。

里面还真的就是一对儿妇女,老的大概是婆婆,很有经验的抓着一把大剪刀,站岗似的堵着屋门。不让阿圆和穗儿进去。

老太太一身血污还掂着凶器,得幸亏雷子没看到她,不然,少不了即刻下手搏斗。

“老人家。我们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吗”阿圆笑面如花,穗儿也是一脸的良善,老太太的戒心就放松了。

这肯定是偷偷的躲起来帮着闺女或者儿媳妇生孩子的,也确实这种情况没办法挪动,生到荒郊野外去更不方便。

老太太一脸的褶子紧抓在一起,迟疑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到小王庄来做什么这村子里,啥也没有了”

穗儿不乐意了,郡主都说清楚了想帮你家的忙,还掂着把大剪刀比比划划的。太不识抬举了吧

“这是福瑞郡主”穗儿说话了。语气重重的:“郡主担心堤坝决口子。淹到了小王庄的村民,这才下令让全部撤退的,怎么你家非得留下多危险啊”

“福瑞郡主”老太太懵了。不至于吧堂堂大宋御封的郡主,就这么浑身湿哒哒的。穿的奇形怪状的大袍子,就跑到自己家里来了

“啊”,又一声惨叫不受控制的响起,里间屋里的妇人,又经受了一波宫缩的攻击。

老太太立刻就把刚才的话题抛在脑袋后面了,掂着大剪刀扭头回屋:“别急别急,等奶奶来了再出”。

阿圆没含糊,这会儿正是用人的时候,进屋帮忙吧

穗儿到了这个时候才真心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小姑娘嘛,没成过亲,也没见过别人生孩子,压根儿听不懂说的都是些什么。

老太太身上都被血污了,证明羊水早破,产妇距离真正生产的时间很近了。

“哎你怎么进来啦郡郡主大人”,老太太口吃了。

躺在床上的妇人及时睁开了眼睛,满脸都被汗水糊住了,猛一睁开,还看不很清楚,只觉得是一个青色的大袍子,在眼前晃动。

“郡主郡主大人啊”,又一声尖叫,从妇人的口中呼出,不过,这样剧痛的时刻,产妇还能重复一下阿圆的来历,也真不简单。

能得郡主大人相帮着生孩子,这福气可不是一般的大,产妇努力的想要对阿圆笑一笑,不料,下一波剧痛随后赶到,根本没给她留时间寒暄一番。

阿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只能拣最轻松的活计,帮着产妇调整呼吸:“一二呼对了对了,就是这样使力借力就可以了”。

老太太的活计比较艰巨,老老实实地掂着剪刀随时准备给谁来那么一下似的,阿圆皱了眉头,扭脸对穗儿安排:“去灶房看看有没有热水要沸腾的,回来给剪刀消消毒”

穗儿撒腿就跑,古代人生孩子又叫“闯鬼门关”,大大小小的人儿都知道其中的厉害,得抓紧些,听那妇人叫的这样频繁,肯定是要生下来了。

其实人家老太太早就把热水煮好了,穗儿添了一把柴,就随机舀出一大盆热水来,端到了产妇的屋子。

阿圆的手其实也不干净,不过,有经验老道的老太太在,还不需要她亲自下手,当然,她也不知道怎么下手。

反倒是颇为嫌弃的对那个当婆婆的建议:“老人家,把您的手和剪刀都得清洗一下,要不然,脏东西可就传到你的小孙子身上去了,容易得病”。

“噗啊”,产妇登时忙里偷闲,喷笑了,随即,再次大叫一声,又来了

老太太动作还挺麻利,也很给福瑞郡主面子,当真蹲下身子,把自己的双手和剪刀都在滚水里走了一圈儿,烫的在嘴巴里发出“嘶嚎嘶嚎”的声音。

“郡主”产妇抓着阿圆的胳膊,手指甲掐进了肉里,仿佛这个名字一念叨,就能保佑自己平平安安生下第二胎,还得是男娃

“嘶”。阿圆也暗吸了一口冷气,这产妇的手指甲干净不干净啊,掐进肉里要是见了血怎么办

好在,“生了生了”的欢叫声唱响了,老太太欢天喜地的给新生儿擦拭了一下身上的血污,然后单手把这个光屁股小孩儿的两个脚丫子一提,另一只手利利索索的伸过去“啪啪”两下

“哇哇哇”,挨了打的小朋友委屈的大声号啕,人家来一趟容易么九死一生的,还要挨打

“嘿嘿小子真是小子”,老太太把哭过了的小人儿平放在床边儿,乐呵呵的给他包上小襁褓。

得了孙子的庄家妇人就是这般奇怪,根本不考虑生产下孩子的母亲是不是需要休息或者别的,一门心思的去逗弄它她新得的孙子去了。

“啊”,又一声惨叫响彻耳朵边儿,难道肚子里还有一个娃儿要生不成刚刚那肚子,可就是一般儿的大小啊。

“哦,我给忘了还有胞衣”,老太太把孩子放好,急忙忙回来照顾儿媳妇,生完了孩子以后,还有一个小磨难,就是把孩子的胞衣生出来

阿圆任凭产妇拽着她的胳膊闭眼睛,太累了,咱体谅她。

只是,这撤退的命令是自己发出的,小王庄有潜在的隐患,不能再留人。

“这位大嫂,请问您现在能不能挪动我外面有马车,可以把您和孩子都接过去,我们到高处的村子里暂避一下。”阿圆提议了。

这位叫啥郡主的女子实在好心,婆媳俩儿打算推心置腹了:“说来话长”。

话长就别说了,这可是一级备战时期,关于你们家为什么就剩下两个女人,阿圆没心情知道了。

那产妇很感激阿圆的到来,古代人相信命运之说,一门心思认定了,这个儿子跟郡主有缘分,这次生二胎,可真是比第一次生产时省了好几倍的时间呢

老太太抱起了新生小娃子的襁褓,也征求起儿媳妇的意见:“阿花,坐马车不会受风,要不”。

要不然怎样总不能留下一个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等着被大水冲跑吧

产妇也知道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一咬牙坐起了半拉身子,坚定的说道:“我能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