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33(1 / 2)

加入书签

后早休息吧告辞”

孩子谁来说也不会给,三个都是心头肉。

阿圆在皇后的诅咒声中大步离开,太后的手指抖索着,重重的“哎”了一声,不怪阿圆负气离去,换了谁如此郁闷的过日子也得不肯原谅马家的狗屁倒灶事儿。

堂堂一国皇后,竟然摆不平一件小的跟针鼻儿似的烂麻烦,还被人狠狠的抢白了几句,皇后的怒气无法宣泄,据说,回到自己的寝宫,拽过来宋征儿劈头盖脸说了一顿。

“混账齐阿圆敢跟本宫甩脸子我呸”。

宋征儿冷漠的观看着母亲的表演,这就是他现在的生活全部,一个物质丰富的宫殿,一个装潢华美的牢笼,陪伴着一位歇斯底里的母亲。

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恁的可怕,它所产生的影响足够贯穿一生。

郡主府的生活就不是这样,一家人在一起是轻松欢快的,姑姑总是在表扬自己“征儿好棒征儿真厉害”

千万别以为小孩子是无心的,其实他们对于外界的感知更敏感更敏锐。

皇后出师的结果传回将军府,宫人很尽心尽责的建议道:“郡主那个人骄横跋扈,轻易不会听进去别人的意见,最好在孝字上大做文章,迫于舆论的影响,才有可能达成老夫人的心愿。”

这是在教解决问题的法子,只不知道这是一招妙计呢,还是专门毁人不倦的招数儿。

反正,马老夫人很快就展开了一个行动。

郡主府的门前围得人山人海,一个躺倒在轮椅上的老妇人口歪眼斜,两个中年仆妇推着轮椅,对周围的人高声宣讲此行的目的。

“这是我们的老夫人,中了风,病得很严重,只想能带着三个至亲骨肉去宗祠认祖归宗,那就能死而瞑目了”

“郡主府的三个福娃就是我们马家的小少爷、小小姐,我们老夫人想孩子想的快疯了”

确实,马老夫人的状态很明显就是即将嗝屁的,人们对于这种生命垂危的老人总是充满了同情心的,郡主生气生过就好了,可千万不能让老人家带着遗憾闭眼睛,那不吉利,也太不孝了

华夏人讲究落叶归根、认祖归宗,以为先辈们都好好的在宗祠里立着,眼巴巴盼盼着子子孙孙的繁衍生息。

更加不能理解的是,现在的华夏人不讲究活着的时候到底孩子们咋样对待,对于身死之后的排场要求的很高,尤其是对于临死之人的遗言最为慎重。

马老夫人在大门外煎熬了两天之后,福瑞郡主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全城的百姓都在指责她的狠心,对于一个可怜巴巴的老妇人的一点点要求,竟然推三阻四的就是不答应。

原本想要关起大门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刮着的郡主,终于熬不住了,冲出大门来追问:“马老夫人,你到底想要什么”

老妇人照旧哆嗦着一只好手,指向阿圆:“孙孙子祠堂”。

要不是郡主府戒备森严,王妃一改柔弱的样貌,早就安排人进去抢孩子了。

为了满足老妇人的临终遗愿,瞎了眼的王妃也被激起来了火儿要来武斗了。

阿圆看着老夫人这样,心里其实也不是个滋味儿,但是在孩子的问题上责无旁贷,当母亲的有保护他们的任务。

“郡主要是个孝顺的人,那就该明白,老夫人想要让孩子去宗祠入家谱,进去磕了头才算认祖归宗。”老夫人的代言人可不怕什么郡主,她是马王爷府里的老油条儿,早就见惯了贵人们的各色派头。

阿圆站到了轮椅前面,伸手摸了摸两只车轮子,木头的,其实不算好使,但这是自己设计的图纸做出的第一辆轮椅。

“老夫人大概是忘记了,大家知不知道这辆轮椅还是我设计了图纸,专门请人加工出来的,特地送给了您,这还不算替孩子们孝敬祖母了吗”

两个中年婆子就有些羞愧了,随便就拿不孝的大帽子乱扣给人家,结果现在老夫人乘坐的车都是郡主的。

“还有啊,两个男孩子已经在迷糊阵入了宗祠,难道说还可以多上一个宋好好是被皇帝赐的姓,更加不会跟你们去马家宗祠过日子。”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可能给通融,就算是全京城的百姓都指着鼻子骂咱都没关系。

“不过,老夫人现在可以看一眼孩子们,等操办身后事的时候,我也会安排人带着孩子们去磕个头,您看如何”

s:

摘录joycf的留言:3月4日真是个好日子,可以丢3落4,可以挑3拣4,可以说3道4,可以颠3倒4,可以勾3搭4,可以朝3暮4,还可以不3不4,一年也就这麽一天可以乱来。

不过,当亲们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已经到了3月5日了。祝亲们快乐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一掰两散

这个结果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只是,感觉已经站到了上风的老夫人不肯轻易罢休,只要能将孩子认祖归宗,见面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吗将门妇人,是达不到目的就肯收兵的人

“唔唔唔”,又是摇头又是抖索手指头,直看得周围的妇人们不忍目睹。

两个代言人气势上已经不足以进行攻击,丫鬟们搀扶出了王妃正式出场。

“老白花儿”一样的人物,从着装到举止神态无一不可怜可叹,即将凋零的美丽还残存着些破败的影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