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86(1 / 2)

加入书签

高官也不少,内堂的两侧,贴着墙壁坐着的,都是关心这个案子的文武百官,实在来不了的,也会派家丁在大堂外随时通风报信。

老熟人卢尚书,小阿文,陈将军,就都在大堂的墙根处眯着,他们不能插嘴,只可以用耳朵聆听。

在谭尚书和马王爷退出政坛的这段时间里,小皇帝对他们的抱怨已经不那么强烈,此刻,安坐在堂上,重新俯瞰到两个老头子不那么精神更不那么嚣张了的身影,说实话,小皇帝还有些心中恻恻。

经历这么一遭,再回到金殿之上叱咤风云是不可能的,二人的表现也还算老实,马王爷的旧部动乱也已经平息,小皇帝暗自里是想放一把的,尤其是文官谭尚书,比马王爷祸害小。

好歹也算卖了多年的力气,安享个晚年好了。

阿福被唤出场。

最后一场审讯,小伙子精心的收拾了自己,一改前几次上堂的白袍白衣,今天,换上了立交领的黑衣袍,暗纹丝绣的领边敞开,于腰间紧束一根黑色玉带,黑裤摇曳,在脚踝处猛不丁一束,紧紧包裹着脚踝和双足的,是一双黑色皂靴。

青丝高束,黑色丝带缠紧发髻,却有一绺不听话的发丝,从前额左侧斜逸而出,弯弯的顺过鬓角,在下巴处微扫。

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苍白脸色,并不能影响他依然玉树临风潇洒俊逸,就连额角扫过的那道暗色的鞭痕,也遮掩不住他的双眼的魅力四射,上天对男人何其偏爱,脸上留的疤痕,都只证明了他的英武,却不抵消他的英俊。

这一刻,就是阿福最美的时刻,不需要掩藏不需要化妆,一个男人,以一个美丽的姿态,盛开在众人的面前。

大堂外的观众,有了悸动,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起了:“阿福公子,我们支持你”

然后,无数个声音在叫:“阿福公子支持你”

甚至,人群中有了哭泣的声音,那是内心仁善的姑娘们,看不得心爱的“男神”受委屈。

小皇帝也有些呆痴了,在阿福拜倒在地,口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的时候,竟然忘记了喊那句“平身。”

接下来,被告马王爷和谭尚书出场了。

他们是有身份的人,不可能先自在大堂内等待开庭审判,他们的轿子停在大理寺衙外,有了传召,才在护卫们的开道中悠哉悠哉的上场才对。

可是今天,大理寺的大堂外太挤了,人群关注着风采蹁跹的阿福公子,舍不得回过头来给两个过了气儿的老大人让道,护卫们只得来硬的,御前不得配挂武器,于是用双拳和双腿为两位大人开辟道路。

一时之间,尖叫声谩骂声忽然响起,被挤歪了的挤倒了的被打倒的被打痛的百姓们忽然的就不肯忍耐了,当马王爷和谭尚书的身影就要通过人流的最前端,步入大堂里面的时候,谩骂声演变成了

好吧,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砸的第一下,总之,原本拾掇的干干净净的尚书大人和王爷,开始承受臭鸡蛋跟烂菜叶子的攻击。

那些为虎作伥的护卫们,也无一幸免,个个身上挂着菜叶子,滴答着臭鸡蛋的粘汁。

永远不要看不起最平庸的老百姓,他们也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对你发难,而你又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的过气儿尚书和马王爷,终于颤颤巍巍站到了大堂之上,臭鸡蛋的味道直冲各位审判长和陪审员的鼻腔。

别说是闻,就是捂着鼻子看,与玉树临风的阿福公子相比较,这二位也实在是太有辱众人的视线了。

要不是皇帝金口玉言,说过今日一定结案,那就可以给两位老大人点时间回家洗漱一番,更衣再来。

可是现在,那么多老百姓看着,陪审旁听的文武百官也准备好了,皇帝的御驾也摆来了,还能再怎么延误时机大家都忍耐着点儿,捏着鼻子站远点儿,继续开审吧

s:

感谢绿水芙蓉衣的两张粉红票,感谢izzie110的打赏。亲们,寂寞晕了头,记错了今天就是上大封推的好日子,那个,今儿三更,晚上11点半再补一章。

介绍好友的一本民国文:2983425少帅别惹我,看穿越女强调戏各路少帅司令。

第二百六十一章 审判

大理寺卿是今天的主审,照旧一拍惊堂木,开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审判。

为什么叫别开生面呢被告这俩是有身份的,得赐座吧告状的这个呢,大病初愈,又有这么多百姓支持着关注着,也不能站着跪着吧

“堂下告状者何人”又一遍老套的问话,堂下百姓们异口同声一句:“咦”

“小人不知自己是何人,在朱阳县流落失所时,有人称呼小人为阿福,自那以后,就以阿福为名了。”

阿福清澈的声音像一泓冷泉,他的半路结巴本来就是心理上的疾病,学了几天鸟语,大宋的国语也不结巴了。

观众里,女子的哀泣的声音又若有若无的传了出来,这样优秀的少年公子,却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可怜孩子。

每次审判都是这样,阿福拒绝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哪里度过,只提西疆打仗,回还后被关押被残害殴打的经历,要求惩处那两个狼狈为奸的官员。

可是明明大家私下里的调查就是这小子是谭家的种儿

顽固的三个人,今天还会继续顽固吗

出乎大家意料的,却是谭尚书。

他是个官,一个在生活上,稍稍,有那么点洁癖的官。

他这一生,爱惜自己的名誉,就像一只臭美的鸟,爱惜自己的羽毛,同时,爱惜自己的每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形象。

衣衫上蹭了灰尘他都会浑身不舒服,可是今天。顶着臭鸡蛋坐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于谭尚书来说,不亚于重刑侍候,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崩溃,憋在心头的种种痛苦愤恨,就在爆发的边缘。

坐在对面的这个儿子,就是他毕生的耻辱,现在,所有人都逼迫着他来面对这份耻辱。

为什么自己心软。一次次不亲手杀掉这个耻辱为什么要留他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提醒他耻辱的存在

大理寺卿的声音,就像夏日里最讨厌的苍蝇一样龌龊:“谭尚书,请问您跟阿福公子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串通马王爷关押阿福公子”

每一次都这么问,这群笨蛋就问不烦

一滴臭鸡蛋的粘汁,顺着谭尚书的发际线。流淌了下来,他的全身都在颤栗,他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恐怖的发抖。

腌臜肮脏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